铰链结构及应用该铰链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9506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铰链结构及应用该铰链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一种铰链结构包括壳体、主轴、卡销、第一弹性体及换位装置,该壳体为中空柱体且周缘开设有第一手动槽及第一自动槽,该第一手动槽包括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该第一自动槽包括一第五端部及一第六端部,该第一端部的几何中心与该第五端部的几何中心的连线及该第二端部的几何中心与该第六端部的几何中心的连线分别与该壳体的轴线相交,该主轴贯穿该壳体且开设有第一卡销孔及沿其轴向贯穿的通道,该卡销可滑动地容置于该第一卡销孔中,该第一弹性体提供弹力作用于该壳体,该换位装置部分伸出该通道的方式容置于该主轴内,藉由该换位装置使卡销在该第一手动槽和第一自动槽间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一 种铰链结构及应用该铰链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 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具自动开启功能的铰链结构及应用该铰链结构 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近来,市场上所见的电子设备品种繁多,如便携式电子装置、PDA(个人数字助理器)、商务通等。这些电子设备大多设置有与 本体枢接并可枢转翻开的盖体,以保护电子设备的表面器件(如按 键、屏幕等),且盖体有打开与合上两种状态。当电子设备处于待 用状态时,盖体可以盖住本体的部分或全部,使按键或屏幕免受意 外的碰撞或挤压。当电子设备处于使用状态时,盖体则可以打开。现有技术中,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盖体打开方式主要为手动的方 式。如公开于2006年6月7曰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第200410052435.7 号的铰链结构60,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铰链结构60包括主轴 61、销62、压簧63和壳体64,主轴61 —端设置卡固端612,壳体 64为 一端开口的中空柱体,壳体64上一端i殳置卡固部642且其周 缘上开设滑槽644,压簧63和主轴61容置在壳体64内,销62的 一端固设于主轴61,另一端伸入滑槽644中,并可在其中滑动,壳 体64的卡固部642和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盖体(图未示)和本体(图 未示)其中一方卡固,主轴61的卡固端612和另一方卡固。当便携式电子装置处于非使用状态,其盖体相对本体闭合时,销 622在压簧63的推顶作用下位于壳体64滑槽644的一端,此为稳 定状态。当需使用便携式电子装置时,对盖体施力,使盖体带动主 轴61相对壳体64旋转,销62在壳体64的滑槽644中滑动,当其 滑过滑槽44的凸部6442时,停止对盖体施力,此时该铰链结构处 于不稳定状态,主轴61及销62在压簧63的作用下继续转动,直到 销62滑到滑槽644的另 一端。盖体即到达打开位置。这种铰链结构虽可使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盖体相对本体打开,但 是盖体于打开过程中,使用者须手动开启盖体相对本体打开至一定 的角度,盖体才自动打开至完全开启状态,这样给使用者的操作带 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开启功能的铰链结构。 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应用该铰链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一种铰链结构,包括一壳体、 一主轴、 一卡销及一第一弹性体, 该壳体为一中空柱体且周壁开设有一第一手动槽,该第一手动槽包 括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该主轴贯穿该壳体,该主轴开设一第 一卡销孔,该卡销可滑动地容置于该第一卡销孔中,该第一弹性体 提供弹力作用于该壳体,该壳体周壁还开设一第一自动槽,该第一 手动槽和该第一 自动槽分居该壳体的两侧,该第一 自动槽包括一第 五端部及一 第六端部,该第 一 端部的几何中心和该第五端部的几何 中心的连线与该壳体的轴线相交,该第二端部的几何中心和该第六 端部的几何中心的连线与该壳体的轴线相交,该铰链结构还包括一 换位装置,该主轴开设有沿其轴向贯穿的通道,该换位装置部分伸 出该通道的方式容置于该主轴内,通过操作该换位装置使该卡销在 该第一手动槽和第一 自动槽间切换。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本体、 一盖体及一铰接该本体及 盖体的铰链结构,该铰链结构包括一壳体、 一主轴、 一卡销及一第 一弹性体,该壳体为一中空柱体且其上设有止转结构,该壳体通过 该止转结构与该盖体配合,该壳体为一中空柱体且周壁开设有一第 一手动槽,该第一手动槽包括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该主轴设 有卡固部,该主轴通过该卡固部与该本体配合,该主轴贯穿该壳体, 该主轴开设一第 一卡销孔,该卡销可滑动地容置于该第一卡销孔中, 该第一弹性体提供弹力作用于该壳体,该壳体周壁还开设一第一自 动槽,该第一自动槽和该第一手动槽分居该壳体的两侧,该第一自 动槽包括一第五端部及一第六端部,该第一端部的几何中心和该第 五端部的几何中心的连线与该壳体的轴线相交,该第二端部的几何 中心和该第六端部的几何中心的连线与该壳体的轴线相交,该铰链 结构还包括一换位装置,该主轴开设有沿其轴向贯穿的通道,该换 位装置部分伸出该通道的方式容置于该主轴内,藉由该换位装置使 卡销在该第一手动槽和第一 自动槽间切换。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铰链结构和应用该铰链结构的便携式电 子装置通过按压该按钮,从而使该卡销从手动槽中切换到该自动槽 中,进而在该第一弹性体的作用下,该卡销沿着该自动槽滑动,其 进一步带动盖体相对本体打开,实现单手操作即可自动打开盖体。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铰链结构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铰链结构的组装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 一 较佳实施例的铰链结构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 一较佳实施例的铰链结构的另 一视角的分解立 体示意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铰链结构的主轴沿其轴线的剖 视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 一 较佳实施例的铰链结构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 一较佳实施例的铰链结构的壳体的另 一视角的 立体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铰链结构的组装图; 图9是图6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铰链结构的沿VII-VII线 的剖视图10是图6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铰链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11是图6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铰链结构按压按钮后沿VII-VII线的剖视图12是图6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铰链结构按压按钮后的局部剖 一见图13是图6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铰链结构释放按钮后沿 VII-VII线的剖碎见图14是图6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铰链结构释放按钮后的局 部剖视图15是本专利技术第二佳实施例的铰链结构的剖视图16是本专利技术第三佳实施例的铰链结构的示意图17是图16本专利技术第三佳实施例的铰链结构的剖视图18是本专利技术第四佳实施例的铰链结构的分解图19是图18本专利技术第四佳实施例的铰链结构组装后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铰链结构的第 一较佳实施例适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如移 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等(图未示)。请参照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铰链结构10包括一 主轴11、 一壳体12、 一换位装置13、 二卡销14、 一第一弹性体16、 一套筒18及一螺钉19。请参阅图3及图5所示,主轴11包括一卡固部112及一轴部 114,主轴11沿着其轴线开设有一贯通的通道116。卡固部112 乂人 轴部114的一端延伸,卡固部112外周缘对称突设二作为固持结构 的第一突起1122,卡固部112通过所述第一突起1122与便携式电 子装置的本体(图未示)配合。轴部114的直径小于卡固部112的 直径。轴部114上开设有一第 一卡销孔1141、 一第二卡销孔1142、 一 第一导销槽1143及一第二导销槽1144。第一卡销孔1141和第二卡销孔1142均为沿主轴11的轴部114 的径向将轴部114贯穿的通孔,且第一卡销孔1141和第二卡销孔 1142的形状和大小相当。第一卡销孔1141和第二卡销孔1142的轴 线均与主轴11的轴线垂直,且第一卡销孔1141和第二卡销孔1142 沿轴部114的轴向排列,第一卡销孔1141和第二卡销孔1142分别 用以容置一卡销14。第一导销槽1143和第二导销槽1144均为沿着轴部114的圆周 向方向延伸的狹长槽,且第一导销槽1143和第二导销槽1144的形 状和大小相当。第一导销槽1143在其延伸方向上的中心线与第 一卡销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铰链结构,包括一壳体、一主轴、一卡销及一第一弹性体,该壳体为一中空柱体且周壁开设有一第一手动槽,该第一手动槽包括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该主轴贯穿该壳体,该主轴开设一第一卡销孔,该卡销可滑动地容置于该第一卡销孔中,该第一弹性体提供弹力作用于该壳体,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周壁还开设一第一自动槽,该第一手动槽和该第一自动槽分居该壳体的两侧,该第一自动槽包括一第五端部及一第六端部,该第一端部的几何中心和该第五端部的几何中心的连线与该壳体的轴线相交,该第二端部的几何中心和该第六端部的几何中心的连线与该壳体的轴线相交,该铰链结构还包括一换位装置,该主轴开设有沿其轴向贯穿的通道,该换位装置部分伸出该通道的方式容置于该主轴内,通过操作该换位装置使该卡销在该第一手动槽和第一自动槽间切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安明陈瑞豪秦中树刘晔苏志伟涂小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