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结构及应用该铰链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9484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铰链结构,包括轴杆及随动件,该轴杆和随动件中的一方上设有螺纹,另一方设有与该螺纹接触的至少一抵持部,该轴杆和随动件的一方可相对另一方滑动及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应用该铰链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铰链结构组成组件个数较少,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铰链结构,尤其是关于一种用于折叠型便携 式电子装置中的铰链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无线通讯与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移动电话、PDA等便携 式电子装置竟相涌现,令消费者可随时随地充分享受高科技带来的 种种便利,而其中可折叠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因其结构玲珑新颖而为 广大消费者所青睐。如今生产厂商正努力减小可折叠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体积、尺 寸及重量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要求。可折叠的便携式电子装置通常 通过铰链结构连接本体及翻盖。铰链结构通常包括主轴、凸轮、随 动件及弹簧,弹簧套在主轴上,凸轮、随动件之一与弹簧直接接触, 凸轮与随动件在弹簧弹性作用力下,始终保持接触并且相配合。以上所述铰链结构虽然能实现行动电话的开启与关闭,然而由 于凸轮和随动件的表面为凹凸的曲面,其加工较为复杂。另外,凸 轮和随动件上的凸峰常常较尖,在滑动过程中,易于磨损,由此影 响铰链结构的使用寿命。此外,该种铰链结构在盖体相对本体打开 时,由于随动件的凸轮面较陡硝,在弹簧的作用下,凸轮的凸峰会 沿着随动件的凸轮面快速下滑,易对盖体产生较大的冲力,从而易 破坏盖体及本体相互连接的部分。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缺点,有必要提供一种加工简单,使用寿命长的铰链 结构。另外,有必要提供 一 种具有所述铰链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它在打开时,盖体与本体间产生的冲击力较小。本专利技术公开 一 种铰链结构,包括轴杆及随动件,该轴杆和随动件中的 一 方上设有螺紋,另 一 方设有与该螺紋接触的至少 一抵持部, 该轴杆及随动件可相对滑动及转动。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本体、盖体及一使盖体 活动连接至本体上的铰链结构,所述铰链结构包括轴杆及随动件, 该轴杆与本体和盖体中的一方相配合,该随动件与本体和盖体的另一方相配合,该轴杆和随动件中的 一方上i殳有螺紋,另一方i殳有与 该螺紋接触的至少一4氐持部,该轴杆和随动件的一方可相对另 一方 滑动及转动。相较现有技术,所述铰链结构组成组件个数较少,加工简单, 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通过铰链结构的螺紋对盖体相对于本体打开有 阻挡作用,从而使得在该打开过程中移动电话本体及盖体受到的沖 击力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铰链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铰链结构的随动件的正视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铰链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组装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铰链结构第 一 实施例应用在移动电话上的立体分 解图5是本专利技术铰链结构第一实施例应用在移动电话上的组装图6是本专利技术铰链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本专利技术铰链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组装图; 图8是本专利技术铰链结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9是本专利技术铰链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0是本专利技术铰链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的随动件的正视图; 图U是本专利技术铰链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的组装图; 图12是本专利技术铰链结构的第四实施例应用在移动电话上的部 分剖示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铰链结构适用于一具本体和盖体的折叠型或翻盖型便携 式电子装置(图未示)。本实施例以其应用在移动电话为例加以说明。请参阅图l,本专利技术第 一较佳实施例的铰链结构10包括轴杆12、 弹簧14及随动件16。轴杆12 —端的外圆周上设有螺紋122,另一端设有变形端部 124。该螺紋122为单线螺紋,是由一条螺旋线在轴杆12上围绕所 制成的螺紋。相邻该变形端部124的轴杆12外圓周上,开有一销孔 126。该弹簧14是一柱状压缩弹簧,套于轴杆12上。该弹簧14的一 端沿径向延伸一卡持部142,该卡持部142的直径与轴杆12上的销 孔126大小相当,其可卡持在销孔126内,以使该弹簧14延伸有卡 持部142的一端卡持在轴杆12上。请结合参阅图2,随动件16是一柱状体,外圆周壁上对称设置 二平坦部162,其中部开有一通孔164。该通孔164的内周壁上设有 一突起166,该突起166大致成半圓柱状,其弧形面朝外。请一并参阅图3,装配时,该弹簧14套在轴杆12上,且其卡 持部142插入该轴杆12的销孔126内,以将该弹簧14一端卡持在 该轴杆12上。再将该随动件16通过通孔164套在轴杆12上,且其 上的突起166与轴杆12上的螺紋122配合。该螺紋122的螺紋升角 需大于螺紋面的摩擦角,以使当随动件16的突起166与轴杆12的 螺紋122配合时,该随动件16在弹簧14的作用力下,使其突起166 在克服摩擦阻力的情况下,沿着轴杆12的螺紋122既转动又滑动。该铰链结构IO应用在移动电话中时,轴杆12与随动件16分别 与移动电话本体与盖体之一相连接,以下结合例子加以说明。请参 阅图4,移动电话100包括盖体110及本体120,该盖体110的一端 具一连接部112。该连接部112 —端开有一容置腔1122,该容置腔 1122的底壁开有第 一止转槽1124。该连接部112的另 一端开有一环 形凹槽1126。该本体120 —端的两侧分别具有一配合部121,该本 体120的配合部121之一上开有第二止转槽1212,另 一个配合部122上轴向延伸一连接轴1214。请参阅图5,该铰链结构10装配在移动电话100时,首先将组 装好的铰链结构10具有随动件16的一端装入盖体110的容置腔 1122内,同时随动件16与盖体110的第 一止转槽1124相配合,而 轴杆12具有变形端部124的一端显露在容置腔1122外。然后,将盖体110的连接部112配合在本体120的二配合部121 之间,同时本体120具有连接轴1214的一端可转动的配合在环形凹 槽1126内,而另 一端的变形端部124与本体120的第二止转槽1212 配合,此时弹簧14一端卡持在轴杆12上,另一端抵持在随动件16 上。初始状态时,盖体110相对本体120闭合,轴杆12通过变形端 部124与本体配合,而使轴杆12不可相对于本体120旋转,随动件 16通过所述平坦部162与盖体110相连接,而使随动件16不可相 对于盖体110旋转,但可相对盖体110滑动。弹簧14 一端与轴杆 12相对固定,另一端抵顶随动件16。弹簧14处于压缩状态,其弹 性力使随动件16有相对轴杆12旋转的趋势,而使得盖体110有相 对本体120有旋转打开的趋势,然而,由于该盖体110或该随动件 16被一锁扣装置(图未示)锁扣在本体120上,使其无法相对本体120 旋转。打开盖体110时,首先解开锁扣装置使盖体110或随动件16 脱离束缚,弹簧14推动随动件16沿着轴杆12既滑动又转动,/人而 带动盖体110相对本体120开启。在螺紋122与突起166的配合下, 随动件16带动盖体110开启的同时,相对盖体110滑动并沿轴杆 12轴向释放弹簧14,弹簧14为其原始长度,此时,移动电话本体 120与盖体110处于相对打开的状态。关闭盖体110时,手动扳动盖体110,盖体110带动随动件16 相对轴杆12^:转,在螺紋122与突起166的配合下,随动件16也 相对盖体110滑动,从而进一步推顶弹簧14压缩。当盖体110完全 关闭时,随动件16或盖体110被锁扣装置锁定,此时,盖体110 相对本体120完全闭合。如此,当再次开启盖体110时,只要将锁 扣装置的锁扣解除,盖体110即会通过弹簧14弹性势能的释放而自 动反演上述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铰链结构,包括轴杆及随动件,其特征在于:该轴杆和随动件中的一方上设有螺纹,另一方设有一与该螺纹接触的至少一抵持部,该轴杆和随动件的一方可相对另一方滑动及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骅段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