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制备磁性碳纳米管的技术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8267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等离子体制备磁性碳纳米管的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冷却水、氩气通入等离子体发生器,在电流为70-90A,电源功率为3.5-5.0kW,工作压力为一个大气压的条件下,等离子体发生器使气体持续放电形成等离子体射流;    (2)给等离子体发生器内通入甲烷,在无氧环境下将其与高温等离子体射流混合并且被电离分解为纳米级活性炭颗粒,甲烷的通入量与氩气的体积之比为15-30∶1;    (3)分解成的纳米级活性炭进入磁场强度为70-200G的反应器,并通过负载铁粉或三氧化二铁粉的镍制筛网,生成磁性碳纳米管,其中镍与铁的质量比为2-5∶1。(*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制备碳纳米管的技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等离子体制备磁性碳纳米管的技术及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际上对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很多,比如离子或激光溅射法、热解聚合物法、固相热解法等,还有最新报导的利用太阳能来制备碳管的方法。但目前相对成熟的工艺化学气相沉积法,此工艺制备的碳纳米管粗产品中管状结构产物比例不高,管径不整齐,存在较多结晶缺陷。同时人们也利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方法来制备碳纳米管(如《Massproduction of single-wall carbon nanotubes by the arc plasma jetmethod》Chem.Phys.Lett.323(2000)580-585),在阴极上得到含有碳纳米管的沉积物。但由于电弧温度高,所产生的纳米碳管被烧结成一体,造成较多的缺陷。而且它采用石墨棒作为电极,在实验过程中要不断调节电极之间的距离,阻碍了反应体系的稳定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利用等离子体的特性开发一种实用、价廉,收率高的磁性碳纳米管的技术及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1)将冷却水、氩气通入等离子体发生器,在电流为70-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静梁新宇晁兵周立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