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达林顿管电流能力的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5142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达林顿管电流能力的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包括基区和设置于基区上的锯齿状结构的发射区,所述锯齿状结构凹陷处设置有基区孔;所述发射区和基区孔之前设置有氧化层;本申请通过提高发射区的有效边长,可在不改变芯片面积的情况下,使芯片电流能力在原基础上提高67%,显著提高芯片的电流能力;同样,可用更小的芯片面积来满足电流能力的需求,降低了芯片的成本。降低了芯片的成本。降低了芯片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达林顿管电流能力的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芯片制作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达林顿管电流能力的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达林顿管又称复合管,它是将两个三极管适当的串联在一起,以组成一只等效的新的三极管。这个等效的三极管就是达林顿三极管,其放大倍数是原二者放大倍数的乘积,因此它的特点是放大倍数非常高。达林顿管的作用一般是在高灵敏的放大电路中放大非常微小的信号,如大功率开关电路。在电子学电路设计中,达林顿接法常用于功率放大器和稳压电源中。
[0003]达林顿管的典型应用是:用于负载驱动电路,用于大功率开关电路、电机调速、逆变电路;用于自动控制电路;用于音频功率放大器电路;驱动小型继电器;驱动LED智能显示屏等。在达林顿管应用时,可以一只达林顿管单独使用,也可若干达林顿管组成多路达林顿管阵列使用,本专利技术主要以单路达林顿管设计举例,也可应用于多路达林顿的结构设计中。
[0004]对于半导体三极管器件,其电流能力主要由发射区的有效边长决定,发射区边长越长,三极管电流能力越大,所谓发射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达林顿管电流能力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区(1)和设置于基区(1)上的锯齿状结构的发射区(2),所述锯齿状结构凹陷处设置有基区孔(3);所述发射区(2)和基区孔(3)之前设置有氧化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达林顿管电流能力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区(2)的锯齿状结构的齿宽度为20

3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达林顿管电流能力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区(2)的锯齿状结构的齿长度为20

30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达林顿管电流能力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区(2)的锯齿状结构的齿间距为20

40μ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达林顿管电流能力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区孔(3)与发射区(2)间隔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达林顿管电流能力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区孔(3)与发射区(2)间隔距离为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照杨晓文侯斌王怡鑫张文鹏杨庚赵帆鲁红玲黄山圃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