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内外同步抛光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管抛光机,特别涉及一种钢管内外同步抛光机。
技术介绍
[0002]无缝钢管的生产工艺流程通常为将管坯经过剥皮、加热、穿孔、酸洗、修模、润滑风干、冷拔、冷轧、内外抛光等工艺而加工成特定尺寸、质量合格的钢管。
[0003]其中,内外抛光是钢管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抛光机将内外壁粗糙的钢管进行抛光,使得钢管的内外壁表面更加的光亮、平整。
[0004]其中,现有的抛光机均为单一侧的抛光机,即抛光机只可进行钢管外周的抛光或进行钢管内周的抛光,外周壁的抛光可参考CN201520135060.4公开的一种不锈钢管外壁抛光装置等专利或现有设备,采用将钢管经过传输而接触位于钢管外周的抛光轮,从而实现对外周的抛光,内周壁的抛光可参考CN202022263828.X公开的一种不锈钢钢管的内壁抛光装置等专利或现有设备,采用将抛光辊伸入钢管内,并通过依次对钢管的内周壁进行接触实现抛光,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钢管通常长度较长,为防止抛光辊长度不足,内周壁抛光通常需要分为两步,即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内外同步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于机架(1)上侧的夹持机构(2)、转动机构(3)、外周抛光机构(4)、内周抛光机构(5),所述夹持机构(2)用于夹持钢管,所述转动机构(3)用于驱动钢管转动,所述外周抛光机构(4)用于抛光钢管外周,所述内周抛光机构(5)用于抛光钢管内周,所述外周抛光机构(4)与内周抛光机构(5)位于夹持机构(2)的左右两侧,所述夹持机构(2)包括第一支撑辊(21)、第二支撑辊(22)、第一夹持辊(23)、第二夹持辊(24)、第一翻转座(25)、第二翻转座(26)以及锁定组件(27),所述第一支撑辊(21)、第二支持辊、第一翻转座(25)、第二翻转座(26)均转动安装于机架(1),所述第一夹持辊(23)转动安装于第一翻转座(25),所述第二夹持辊(24)转动安装于第二翻转座(26),所述第一支撑辊(21)、第二支撑辊(22)、第一夹持辊(23)、第二夹持辊(24)的轴向以及第一翻转座(25)的转动轴向、第二翻转座(26)的转动轴向均沿左右方向,所述第一支撑辊(21)位于第二支撑辊(22)的前侧,所述第一翻转座(25)位于第一支撑辊(21)前侧,所述第二翻转座(26)位于第二支撑辊(22)后侧,所述锁定组件(27)用于将第一夹持辊(23)与第二夹持辊(24)压置于钢管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内外同步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前侧设置有前端面(11),所述机架(1)后侧设置有后端面(12),所述第一翻转座(25)设置有第一定位面,所述第二翻转座(26)设置有第二定位面,所述前端面(11)位于第一翻转座(25)的转动轨迹上,且当第一翻转座(25)相抵前端面(11)时,第一定位面与前端面(11)贴合,所述后端面(12)位于第二翻转座(26)的转动轨迹上,且当第二翻转座(26)相抵后端面(12)时,第二定位面与后端面(12)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内外同步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周抛光机构(5)包括第一竖向调整座(51)、第一竖向驱动装置(52)、第一左右递进座(53)、第一左右驱动装置(54)、内抛光辊(55)、内抛光驱动装置(56),第一竖向调整座(51)沿竖向滑移安装于机架(1),第一竖向驱动装置(52)用于驱动第一竖向调整座(51)滑移,第一左右递进座(53)沿左右方向滑移安装于第一竖向调整座(51),第一左右驱动装置(54)用于驱动第一左右递进座(53)滑移,内抛光辊(55)转动安装于第一左右递进座(53),且内抛光辊(55)位于第一竖向调整座(51)朝向夹持机构(2)侧,内抛光辊(55)的轴向沿左右方向,内抛光驱动装置(56)用于驱动内抛光辊(55)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管内外同步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抛光机构(4)包括第二左右递进座(41)、第二左右驱动装置(42)、外抛光辊(43)、外抛光驱动装置(44),第二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鲁林,张晓茜,孙崇浦,孙炜,孙飞龙,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鹏象管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