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内外同步抛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2890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管内外同步抛光机,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侧的夹持机构、转动机构、外周抛光机构、内周抛光机构,夹持机构用于夹持钢管,转动机构用于驱动钢管转动,外周抛光机构用于抛光钢管外周,内周抛光机构用于抛光钢管内周,外周抛光机构与内周抛光机构位于夹持机构的左右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利用新机械结构,采用夹持机构与转动机构的作用实现需要钢管的稳定转动,并在转动过程中利用外周抛光机构、内周抛光机构同时进行钢管内外抛光达到了高效抛光的目的。进行钢管内外抛光达到了高效抛光的目的。进行钢管内外抛光达到了高效抛光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内外同步抛光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管抛光机,特别涉及一种钢管内外同步抛光机。

技术介绍

[0002]无缝钢管的生产工艺流程通常为将管坯经过剥皮、加热、穿孔、酸洗、修模、润滑风干、冷拔、冷轧、内外抛光等工艺而加工成特定尺寸、质量合格的钢管。
[0003]其中,内外抛光是钢管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抛光机将内外壁粗糙的钢管进行抛光,使得钢管的内外壁表面更加的光亮、平整。
[0004]其中,现有的抛光机均为单一侧的抛光机,即抛光机只可进行钢管外周的抛光或进行钢管内周的抛光,外周壁的抛光可参考CN201520135060.4公开的一种不锈钢管外壁抛光装置等专利或现有设备,采用将钢管经过传输而接触位于钢管外周的抛光轮,从而实现对外周的抛光,内周壁的抛光可参考CN202022263828.X公开的一种不锈钢钢管的内壁抛光装置等专利或现有设备,采用将抛光辊伸入钢管内,并通过依次对钢管的内周壁进行接触实现抛光,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钢管通常长度较长,为防止抛光辊长度不足,内周壁抛光通常需要分为两步,即抛光辊从钢管一端进入抛光后(抛光长度大于钢管长度的一半以上),需要将钢管进行调转端头再进行抛光,从而保证钢管的完全抛光。
[0005]现有的抛光机存在的问题在于:虽然将钢管分别通过内周抛光机以及外周抛光机可实现钢管的全面抛光,但是设备数量的增加不但使得生产线更加的复杂、成本更高,而且钢管需要分别单独进行内抛光以及外抛光,将会降低钢管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采用夹持机构与转动机构的作用实现需要钢管的稳定转动,并在转动过程中利用外周抛光机构、内周抛光机构同时进行钢管内外抛光达到了高效抛光的目的。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侧的夹持机构、转动机构、外周抛光机构、内周抛光机构,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夹持钢管,所述转动机构用于驱动钢管转动,所述外周抛光机构用于抛光钢管外周,所述内周抛光机构用于抛光钢管内周,所述外周抛光机构与内周抛光机构位于夹持机构的左右两侧,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支撑辊、第二支撑辊、第一夹持辊、第二夹持辊、第一翻转座、第二翻转座以及锁定组件,所述第一支撑辊、第二支持辊、第一翻转座、第二翻转座均转动安装于机架,所述第一夹持辊转动安装于第一翻转座,所述第二夹持辊转动安装于第二翻转座,所述第一支撑辊、第二支撑辊、第一夹持辊、第二夹持辊的轴向以及第一翻转座的转动轴向、第二翻转座的转动轴向均沿左右方向,所述第一支撑辊位于第二支撑辊的前侧,所述第一翻转座位于第一支撑辊前侧,所述第二翻转座位于第二支撑辊后侧,所述锁定组件用于将第一夹持辊与第二夹持辊压置于钢管上。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抛光的钢管通过夹持机构进行外周夹持,具体的为
将钢管放置于第一支撑辊与第二支撑辊上,通过翻转第一翻转座与第二翻转座而实现第一夹持辊与第二夹持辊夹持于钢管对周,最后通过锁定组件而保证第一夹持辊与第二夹持辊稳定压置于钢管,钢管夹持完毕后在转动机构的作用下进行周向转动,之后外周抛光机构与内抛光机构依次从钢管的轴向两端对钢管进行抛光,且单次抛光长度大于钢管长度的一半,该次抛光完成后,通过取下钢管并调转钢管朝向而对另外一端进行抛光,实现钢管的全面抛光,其中,单一设备便可实现钢管的内外均抛光,使得钢管生产线更加的简单,设备成本以及人工成本更低,此外,内周抛光的同时便可实现外周抛光,使得抛光效率更高而提升钢管生产效率。
[0009]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前侧设置有前端面,所述机架后侧设置有后端面,所述第一翻转座设置有第一定位面,所述第二翻转座设置有第二定位面,所述前端面位于第一翻转座的转动轨迹上,且当第一翻转座相抵前端面时,第一定位面与前端面贴合,所述后端面位于第二翻转座的转动轨迹上,且当第二翻转座相抵后端面时,第二定位面与后端面贴合。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夹持辊与第二夹持辊无需使用时,通过转动第一翻转座与第二翻转座相抵机架,此时由于前端面与第一定位面面面相抵,使得第一翻转座更加稳定的放置于机架,同理,由于后端面与第二定位面面面相抵,使得第二翻转座更加稳定的放置于机架。
[0011]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周抛光机构包括第一竖向调整座、第一竖向驱动装置、第一左右递进座、第一左右驱动装置、内抛光辊、内抛光驱动装置,第一竖向调整座沿竖向滑移安装于机架,第一竖向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竖向调整座滑移,第一左右递进座沿左右方向滑移安装于第一竖向调整座,第一左右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左右递进座滑移,内抛光辊转动安装于第一左右递进座,且内抛光辊位于第一竖向调整座朝向夹持机构侧,内抛光辊的轴向沿左右方向,内抛光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内抛光辊转动。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周抛光机构采用第一竖向调整座的竖向调整保证钢管的内周位于内抛光辊的运动轨迹上,且调整完毕后,通过第一左右递进座来带动内抛光辊进行左右运动,从而在钢管转动的同时,使内抛光辊沿钢管的轴向运动来对钢管的内周壁进行抛光。
[0013]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周抛光机构包括第二左右递进座、第二左右驱动装置、外抛光辊、外抛光驱动装置,第二左右递进座沿左右方向滑移安装于机架,第二左右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二左右递进座滑移,外抛光辊转动安装于第二左右递进座,且外抛光辊的轴向沿左右方向,外抛光辊与第二支撑辊呈同轴设置,且外抛光辊的半径与第二支撑辊的半径相同,外抛光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外抛光辊转动。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周抛光机构采用第二左右递进座的左右运动带动外抛光辊进行左右运动,从而在钢管转动的同时,使外抛光辊沿钢管的轴向运动来对钢管的外周壁进行抛光,此外,由于外抛光辊与第二支撑辊等径且同轴,因此,压置于第二支撑辊上的钢管无论半径大小均可保证与外抛光辊有效接触,使得结构更加的简洁。
[0015]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机构位于夹持机构背离内周抛光机构侧,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三竖向调整座、第三竖向驱动装置、转动电机、三爪卡盘,第三竖向调整座沿竖向滑移安装于机架,第三竖向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三竖向调整座滑移,转动电机设置于第三竖向调整座,且转动电机的输出轴沿左右方向朝向夹持机构侧,三爪卡盘设置于转动电机的
输出轴。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1.转动机构采用第三竖向调整座实现对三爪卡盘的竖向调整,使得三爪卡盘与钢管呈同轴设置,从而适配不同半径的钢管,之后通过三爪卡盘伸入钢管内周,并撑紧于钢管的内周壁实现与钢管固定连接,从而可在转动电机的驱动作用下带动钢管轴向转动;2.由于转动机构与内周抛光机构位于钢管的轴向两侧,因此,三爪卡盘撑紧于钢管内周壁不会对内抛光机构起到干扰;3.由于夹持机构夹持于钢管外周,而外抛光机构对钢管外周进行抛光,为保证外抛光机构单次抛光大于钢管的长度一半,需要使得夹持机构位于钢管朝向内抛光机构的半段侧,而转动机构位于钢管背离内抛光机构侧,使得转动机构与夹持机构之间的间距大于钢管的长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内外同步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于机架(1)上侧的夹持机构(2)、转动机构(3)、外周抛光机构(4)、内周抛光机构(5),所述夹持机构(2)用于夹持钢管,所述转动机构(3)用于驱动钢管转动,所述外周抛光机构(4)用于抛光钢管外周,所述内周抛光机构(5)用于抛光钢管内周,所述外周抛光机构(4)与内周抛光机构(5)位于夹持机构(2)的左右两侧,所述夹持机构(2)包括第一支撑辊(21)、第二支撑辊(22)、第一夹持辊(23)、第二夹持辊(24)、第一翻转座(25)、第二翻转座(26)以及锁定组件(27),所述第一支撑辊(21)、第二支持辊、第一翻转座(25)、第二翻转座(26)均转动安装于机架(1),所述第一夹持辊(23)转动安装于第一翻转座(25),所述第二夹持辊(24)转动安装于第二翻转座(26),所述第一支撑辊(21)、第二支撑辊(22)、第一夹持辊(23)、第二夹持辊(24)的轴向以及第一翻转座(25)的转动轴向、第二翻转座(26)的转动轴向均沿左右方向,所述第一支撑辊(21)位于第二支撑辊(22)的前侧,所述第一翻转座(25)位于第一支撑辊(21)前侧,所述第二翻转座(26)位于第二支撑辊(22)后侧,所述锁定组件(27)用于将第一夹持辊(23)与第二夹持辊(24)压置于钢管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内外同步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前侧设置有前端面(11),所述机架(1)后侧设置有后端面(12),所述第一翻转座(25)设置有第一定位面,所述第二翻转座(26)设置有第二定位面,所述前端面(11)位于第一翻转座(25)的转动轨迹上,且当第一翻转座(25)相抵前端面(11)时,第一定位面与前端面(11)贴合,所述后端面(12)位于第二翻转座(26)的转动轨迹上,且当第二翻转座(26)相抵后端面(12)时,第二定位面与后端面(12)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内外同步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周抛光机构(5)包括第一竖向调整座(51)、第一竖向驱动装置(52)、第一左右递进座(53)、第一左右驱动装置(54)、内抛光辊(55)、内抛光驱动装置(56),第一竖向调整座(51)沿竖向滑移安装于机架(1),第一竖向驱动装置(52)用于驱动第一竖向调整座(51)滑移,第一左右递进座(53)沿左右方向滑移安装于第一竖向调整座(51),第一左右驱动装置(54)用于驱动第一左右递进座(53)滑移,内抛光辊(55)转动安装于第一左右递进座(53),且内抛光辊(55)位于第一竖向调整座(51)朝向夹持机构(2)侧,内抛光辊(55)的轴向沿左右方向,内抛光驱动装置(56)用于驱动内抛光辊(55)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管内外同步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抛光机构(4)包括第二左右递进座(41)、第二左右驱动装置(42)、外抛光辊(43)、外抛光驱动装置(44),第二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鲁林张晓茜孙崇浦孙炜孙飞龙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鹏象管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