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料涂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2145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16
浆料涂覆装置(10、1000)具有:第一进给移动部(30、30A),其使第一带状部件(20)进给移动;安装部(100、1100),其将多个电子部件(1)的各自的一端部(2a)与第一带状部件接合;第一涂覆部(200、1200),其向安装于第一带状部件的多个电子部件的各自的另一端部(2b)涂覆浆料;第一干燥部(300、1300),其对浆料进行干燥;第二进给移动部(50、50A),其使第二带状部件(40)进给移动;转移部(400、1400),其使多个电子部件从第一带状部件转移到第二带状部件;第二涂覆部(500、1500),其向安装于第二带状部件的多个电子部件的各自的一端部涂覆浆料;第二干燥部(600、1600),其对浆料进行干燥;以及回收部(700、1700),其卷绕并回收第二带状部件。其卷绕并回收第二带状部件。其卷绕并回收第二带状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浆料涂覆装置
[0001]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2080008783.1(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20/000472)、申请日为2020年01月09日、专利技术名称为“浆料涂覆装置”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浆料涂覆装置等。

技术介绍

[0003]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了如下装置和方法:在例如层叠陶瓷电容器、电感器、热敏电阻等电子部件的端部以浸渍的方式涂覆浆料(例如导电浆料),从而在电子部件形成外部电极(专利文献1、2)。
[0004]以往,浆料涂覆装置例如在橡胶板上的二维面沿垂直的两个轴具有多个孔,使用在该孔嵌合支承有电子部件的治具,一次性向多个电子部件涂覆浆料(专利文献2)。
[0005]为了提高生产率,各种领域较多地提出了采用辊对辊方式。在这些情况下,通过辊对辊方式输送的片本身是被处理体。也就是说,在通过辊对辊方式输送的片或薄膜基板上对用于电子部件的各种膜进行成膜并层叠。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

237403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

10045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1]作为浆料涂覆的对象的层叠陶瓷电容器等电子部件是被分割成一个个的微小尺寸的电子部件。因此,为了对分割成一个个的微小尺寸电子部件进行处理,使用上述的橡胶板等治具。但是,对治具进行处理并向各工序输送需要时间,而且输送机构也复杂化。
[0012]本专利技术的几个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显著提高生产率的浆料涂覆装置。
[0013]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4](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浆料涂覆装置,该浆料涂覆装置具有:
[0015]第一进给移动部,其使第一带状部件进给移动;
[0016]安装部,其将多个电子部件的各自的一端部与停止的所述第一带状部件接合,将所述多个电子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带状部件;
[0017]第一涂覆部,其向安装于停止的所述第一带状部件的所述多个电子部件的各自的另一端部涂覆浆料;
[0018]第一干燥部,一边通过所述第一进给移动部使所述第一带状部件进给移动,一边通过该第一干燥部对涂覆于所述多个电子部件的各自的所述另一端部的所述浆料进行干燥;
[0019]第二进给移动部,其使第二带状部件进给移动;
[0020]转移部,其将在所述另一端部具有干燥的所述浆料的所述多个电子部件的各自的所述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二带状部件接合,将所述多个电子部件的各自的所述一端部从所述第一带状部件分离,将所述多个电子部件从所述第一带状部件转移到所述第二带状部件;
[0021]第二涂覆部,其向安装于停止的所述第二带状部件的所述多个电子部件的各自的所述一端部涂覆浆料;
[0022]第二干燥部,一边通过所述第二进给移动部使所述第二带状部件进给移动,一边通过该第二干燥部对涂覆于所述多个电子部件的各自的所述一端部的所述浆料进行干燥;以及
[0023]回收部,其回收所述第二带状部件。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多个电子部件与通过第一进给移动部进给移动的第一带状部件,或通过第二进给移动部进给移动的第二带状部件接合从而被输送,因此不需要对橡胶板等治具进行输送,从而生产率提高。通过第一进给移动部进给移动的第一带状部件通过安装部接合有多个电子部件的一端部,从而直接输送多个电子部件。第一涂覆部向接合于第一带状部件的电子部件的另一端部涂覆浆料。第一干燥部对涂覆于电子部件的另一端部的浆料进行干燥。转移部将多个电子部件从第一带状部件转移到所述第二带状部件。通过第二进给移动部进给移动的第二带状部件使具有干燥的浆料的另一端部与第二带状部件接合从而直接输送多个电子部件。第二涂覆部向接合于第二带状部件的电子部件的一端部涂覆浆料。第二干燥部对涂覆于电子部件的一端部的浆料进行干燥。处理结束的第二带状部件被回收部回收。另外,可以保持回收的第二带状部件接合有电子部件的状态,也可以回收使电子部件脱离后的第二带状部件。
[0025](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1)中,可以是,该浆料涂覆装置包含:
[0026]第一辊,其配置于比所述安装部靠所述第一带状部件的第一进给移动方向的上游的位置,卷绕有所述第一带状部件;
[0027]第二辊,其配置于比所述转移部靠所述第一进给移动方向的下游的位置,卷绕有所述第一带状部件;
[0028]第三辊,其配置于比所述转移部靠所述第二带状部件的第二进给移动方向的上游的位置,卷绕有所述第二带状部件;以及
[0029]第四辊,其配置于所述回收部,卷绕有所述第二带状部件。
[0030]由此,能够将多个电子部件作为一批次处理的量,通过第一带状部件的辊对辊方式和第二带状部件的辊对辊方式,将多批次处理的量的电子部件依次输送并进行处理。
[003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2)中,可以是,
[0032]所述第一干燥部具有:
[0033]一对第一环形带,它们在所述第一带状部件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与所述第一带状部件的第一面抵接;
[0034]一对第二环形带,它们在所述第一带状部件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与所述第一带状部件的第二面抵接;
[0035]至少一个第一驱动辊部,其与所述一对第一环形带转动接触;以及
[0036]至少一个第二驱动辊部,其与所述一对第二环形带转动接触,
[0037]通过所述一对第一环形带和所述一对第二环形带夹持所述第一带状部件的所述两端部,使所述第一带状部件进给移动。这样,通过一对第一环形带和一对第二环形带夹持第一带状部件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从而输送第一带状部件。由此,即使在输送异常时切断第一带状部件,也能够输送第一带状部件。第二干燥部也可以与第一干燥部同样地构成。
[0038](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1)~(3)中,也可以是,该浆料涂覆装置通过将多个单元依次配置而构成,
[0039]该多个单元包含配置有所述安装部的安装单元、配置有所述第一涂覆部的第一涂覆单元、配置有所述第一干燥部的第一干燥单元、配置有所述转移部的转移单元、配置有所述第二涂覆部的第二涂覆单元、配置有所述第二干燥部的第二干燥单元以及配置有所述回收部的回收单元。这样,通过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搬运,搬运空间实现了省空间化。而且,能够在现场用第一带状部件或第二带状部件连结相邻的单元之间,从而组装性也提高。
[0040](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4)中,可以是,所述第一进给移动部包含第一张紧辊部,该第一张紧辊部在所述多个单元中的在所述第一带状部件的第一进给移动方向的上游和下游相邻配置的各两个单元的一方进行升降移动,
[0041]所述第二进给移动部包含第二张紧辊部,该第二张紧辊部在所述多个单元中的在所述第二带状部件的第二进给移动方向的上游和下游相邻配置的各两个单元的一方进行升降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浆料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浆料涂覆装置具有:进给移动部,其以辊对辊的方式使带状部件进给移动;安装部,其将多个电子部件的各自的一端部与停止的所述带状部件接合,将所述多个电子部件安装于所述带状部件;涂覆部,其使形成于平台的浆料的浸渍层向安装于停止的所述带状部件的所述多个电子部件相对移动,向所述多个电子部件的各自的另一端部涂覆所述浆料;以及干燥部,一边通过所述进给移动部使所述带状部件进给移动,一边通过该干燥部使涂覆于所述多个电子部件的各自的所述另一端部的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英儿坂本仁志
申请(专利权)人:新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