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式发光二极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4784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交流式发光二极管装置,包含有基板、整流单元以及发光二极管。整流单元为一具有四个二极管的桥式整流器,且包含第一交流端与第二交流端用以接收一交流讯号以及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用以输出整流讯号。发光二极管是电连接于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整流单元以及发光二极管是固着于六角星形的铝基板上,其中整流单元是围绕于发光二极管排列于基板上。(*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特别是涉及一种交流式电源驱动的 发光二极管装置。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由于其反应速度快、体积小、低 耗电、低热量、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已逐渐取代白炽灯泡以及卣素灯等传 统照明灯具。此外,发光二极管的应用很广,如交通信号灯、汽车尾灯、 面板的背光模组、公共照明等,仍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渐增加当中。然而,发光二极管的缺点在于需要对流入发光二极管的正向电流进行 较精确的控制,以达到预期的性能。另外,由于发光二极管是电流驱动元 件,不能与低压电源直接连接,因为供电电压变化时电流波动较大,不仅 照明度将不稳定,而且如果正向电流超过最大额定值,发光二极管可能会 损坏。现有的发光二极管欲在交流电源下使用时,需经过交流/直流转换器将 交流电转成直流电后在3.5V左右电压下才能发光,不仅造成产品成本较高, 且占用体积大的缺点。请参照图1以及图2所示,图1是绘示现有的发光 二极管以交流电驱动的电路示意图,而图2是绘示图1中A点弦波讯号的 示波图。在交流供电产生逆向偏压(Reverse Bias)时,可能会造成发光二极 管700的损毁或能量的损失,使得发光二极管在运用上受到了限制。举例 来说,脚踏车的车头灯其发电方式为交流式电源,若以发光二极管为光源,则 无法直接以发电机驱动发光二极管。因此,如何发展出一种交流式发光二极管,使其不需经过交直流转换 器产生一稳定的直流电并且具有稳定正向讯号,即成为追求的目标。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发光二极管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 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 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交流式发光二极管装置,能够改进 一般现有的发光二极管,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 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流式发光二极管装置,用以提供 一种可借由交流式电源驱动的发光二极管,解决现有交流式发光二极管因逆向偏压所造成的能量损失以及装置损毁问题。本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电分离的发光二极管,利用具有 较佳导电性以及散热性的铝材质基板作为交流式发光二极管的基板用以达 到热电分离的效果。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交流式发光二极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基板; 一整流单元,是为一桥式整流器,并固着于该基板上,且包含一 第一交流端以及一第二交流端用以接收一交流讯号,以及一第一电极以及 一第二电极用以输出一整流讯号,该桥式整流器包含相互连接的一第一二 极管、 一第二二极管、 一第三二极管以及一第四二极管;以及一发光二极 管,固着于该基板上且电连接于该第一电极以及该第二电极;其中,该整 流单元是围绕于该发光二极管排列于基板上。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可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 进一步实现。前述的交流式发光二极管装置,其中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是固着于该基 板的中心处。前述的交流式发光二极管装置,其中所述的整流单元的该些二极管是呈菱形排列配置于该基板上。前述的交流式发光二极管装置,其中所述的整流单元的该第一电极、该第二电极、第一交流端以及该第二交流端是排列于菱形对角位置。前述的交流式发光二极管装置,其中所述的基板是为铝基板。前述的交流式发光二极管装置,其中所述的基板是为一多角形基板。前述的交流式发光二极管装置,其中所述的多角形基板的每一 内角设有一凹部。前述的交流式发光二极管装置,其中所述的凹部为半圓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根据本新型的上述目的,提出一种交流式发光二极管装置,包含有基 板、整流单元以及发光二极管。整流单元是为桥式整流器,且固着于基板 上。整流单元包含第一交流端与第二交流端用以接收一交流讯号,以及第 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用以输出整流讯号。其中桥式整流器包含相互连接的第 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以及第四二极管。发光二极管是固着 于基板上且电连接于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其中整流单元是围绕于发光 二极管排列于基板上。依照本新型交流式发光二极管装置的一 实施例,发光二极管是固着于 基板中心处,而整流单元的二极管是呈菱形排列配置于基板上,而第一电 极、第二电极、第一交流端以及第二交流端是排列于菱形对角位置。此外,基板可为一六角形基+反,并于六个内角位置分别i殳有一凹部,且凹部为半 圓形,使基板整体呈现星状外形。基板的材质是采用具有较佳导电性以及 散热性的铝材质,因此发光二极管于作工状态下所产生的热能可平均传导 至基板用以进行散热,而铝基板的导电性则可提升装置整体的工作效率,借 此达到热电分离的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交流式发光二极管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1) 交流式发光二极管装置利用二极管整流的功能,解决现有交流式发 光二极管因逆向偏压所造成的能量损失以及装置损毁问题。2) 此外,交流式发光二极管装置利用具有较倖导电性以及散热性的铝 材质基板达到热电分离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产品 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 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发光二极管具有增进的突出功效,从而更加适于 实用,并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 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 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l是绘示现有发光二极管的电路示意图。图2是绘示图1中A点测得的弦波讯号示波图。图3是绘示依照本新型实施例的交流式发光二极管装置的电路示意图。图4是绘示图3中A点测得的弦波讯号示波图。图5是绘示依照本新型实施例的交流式发光二极管装置的示意图。100交流电压源' 110第 一 交流端120第二交流端200整流单元210第一二极管220第二二极管230第三二极管240第四二极管300发光二极管410第一电极420第二电极500基板520凹部700发光二极管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交流式发光二 极管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照图3以及图4,图3是绘示依照本新型实施例的交流式发光二极 管装置的电路示意图。图4是绘示图3中A点测得的弦波讯号示波图。此 交流式发光二极管装置的电路包含一交流电压源100、 一桥式整流器200以 及一发光二极管300。交流电压源100产生一交流讯号至桥式整流器200, 再利用整流过后的讯号驱动发光二极管300发光。桥式整流器包含四个二极管,分别为第一二极管210、第二二极管220、 第三二极管230以及第四二极管240。利用二极管顺向导通的特性,当交流 讯号为正半波时,第二二极管220以及第三二极管230导通,而第一二极 管210以及第四二极管240则不导通。另一方面,当交流讯号为负半波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流式发光二极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基板;    一整流单元,是为一桥式整流器,并固着于该基板上,且包含一第一交流端以及一第二交流端用以接收一交流讯号,以及一第一电极以及一第二电极用以输出一整流讯号,该桥式整流器包含相互连接的一第一二极管、一第二二极管、一第三二极管以及一第四二极管;以及    一发光二极管,固着于该基板上且电连接于该第一电极以及该第二电极;    其中,该整流单元是围绕于该发光二极管排列于基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盈助郭慧樱
申请(专利权)人: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