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扩增实时荧光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4528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核酸扩增实时荧光检测装置,特征在于该检测装置由列阵排列的光源组(1)、置于光源组正下方的列阵排列的滤光片组(2)、置于滤光片组正下方的带有列阵排列通孔的加热板(3)、置于加热板正下方的带有列阵排列锥孔的温度控制装置(5)、安装于温度控制装置内的一根多芯光纤束(6)、与光纤束聚集端同一轴心的滤光片(7)、与光纤束聚集端,滤光片同一轴心的光信号检测器(8)、信号处理器(9)组成,其中每根光纤分别与放置样品管(4)的带有列阵排列锥孔的温度控制装置(5)的锥孔连通。(*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物和医学检测仪器,特别是涉及核酸扩增实时荧光检测系统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核酸扩增荧光检测系统是将激发光照射到样品管内的试剂,然后接收从样品管内试剂瞬间激发出的荧光,以实现样品定性和定量检测的系统。目前,现有的核酸扩增荧光检测系统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将激发光照射到样品管顶部,样品管内试剂激发荧光后,再经样品管顶部返回接收激发的荧光。第二种模式是将激发光照射到样品管底部,样品管内试剂激发荧光后,再经样品管底部返回接收激发的荧光。第三种模式是将激发光照射到样品管侧部,样品管内试剂激发荧光后,再经样品管侧部返回接收激发的荧光。第一种模式激发的荧光要经过样品管顶部的散射后再接收,光强有较大损失,导致检测的灵敏度下降。第二模式中,由于样品管底部血清杂质的存在,导致检测结果的不稳定性,同时检测的灵敏度也将大受影响。第三种模式中,由于入射光由空间较小的侧面进入,并且难以进行温度控制,导致激发光强度大为减小。本技术试图通过改变所说系统和装置中光源入射和被激发的荧光信号途径,进一步提高系统及其装置的检测灵敏度和准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良的、用于临床样品中待检核酸存在及其含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核酸扩增实时荧光检测装置,特征在于该检测装置由列阵排列的光源组(1)、置于光源组正下方的列阵排列的滤光片组(2)、置于滤光片组正下方的带有列阵排列通孔的加热板(3)、置于加热板正下方的带有列阵排列锥孔的温度控制装置(5)、安装于温度控制装置内的一根多芯光纤束(6)、与光纤束聚集端同一轴心的滤光片(7)、与光纤束聚集端,滤光片同一轴心的光信号检测器(8)、信号处理器(9)组成,其中每根光纤分别与放置样品管(4)的带有列阵排列锥孔的温度控制装置(5)的锥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志相双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