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发光二极管为发光源的全彩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3163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以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为发光源的全彩发光装置,其包括:发光源,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裸芯片;导光单元,可传导发光源的发光;以及控制装置,可调控发光源的光出量大小,藉以达到全彩发光的效果。(*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以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为发光源的全彩发光装置,特别是涉及利用二颗或二颗以上的发光二极管裸芯片作为发光源,而藉由控制装置个别调控LED裸芯片的光出量大小,以及导光单元传导发光源的发光,而藉以达到全彩发光的可全彩发光的电子荧光棒,以改良目前LED阵列光棒的无法全彩或混色不均匀的缺点。
技术介绍
荧光棒是利用化学发光的原理来产生光线的产品,在大自然中,最佳的化学发光范例就是萤火虫。一般来说,化学发光的机制是将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直接转换成光能。为了方便使用,现有的化学荧光棒都会制作成如图1所示的双层结构,其中外层是由塑料制成的密封保护管,内层则是密封的玻璃管。荧光棒的玻璃管中存有溶液A,而在玻璃管与塑料管之间,则存放有溶液B。当然,溶液A与溶液B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化学溶液。使用者只要将外层塑料管折弯,内层的玻璃管就会被折断,溶液A与溶液B就会互相接触混合,产生化学反应并立刻发出光线。使用者可再摇晃荧光棒,以促进两种溶液的完全混合。可参考美国专利第4379320号Chemical Lighting Device。现有的化学荧光棒由于有外层密封塑料管的保护,所以正常使用下荧光棒内的化学发光液不会外泄。但若不慎发生泄漏,因荧光液所含成分为苯二甲酸和苯二甲酸二丁酯具有毒性,被人体误吸或碰触,会造成恶心、头晕、麻痹甚至昏迷等伤害人体健康的现象。另外,目前市面上尚有如图2所示的电子荧光棒,是将封装好的发光二极管排成一整列不同色的LED模块,再以电流或脉冲控制其整列LED发光,通常为单色或基本的三原色两两混光,无法达到任一色光皆可调配出的全彩荧光棒。因此,为了兼顾荧光棒在使用上的安全性,以及发光色彩能够更加多变与丰富,达到全彩发光的理想,有必要针对现有的化学荧光棒与电子荧光棒做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可自行混合红、绿、蓝三原色以产生单一混色的发光装置,以改良化学荧光棒无法变色的缺点及现有的电子荧光棒的无法达成全彩的缺点。本技术以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Diode)为发光源的全彩发光装置,尤指利用二颗或二颗以上的发光二极管裸芯片作为发光源,而藉由控制装置个别调控LED裸芯片的光出量大小,以及利用管状的导光单元传导发光源的发光,藉以达到全彩发光,可改良目前LED阵列光棒的无法全彩或混色不均匀的缺点,并且兼顾使用上的安全性及发光色彩的丰富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以发光二极管(LED,LightEmitting Diode)为发光源的全彩发光装置,其包括一发光源,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裸片;一导光单元,其传导该发光源的发光;以及一控制装置,其调控该发光源的光出量大小,藉以达到全彩发光的效果。如所述的以发光二极管为发光源的全彩发光装置,为一可全彩发光的电子荧光棒。如所述的以发光二极管为发光源的全彩发光装置,其中该多个发光二极管裸芯片为二颗或二颗以上的发光二极管裸芯片。如所述的以发光二极管为发光源的全彩发光装置,其中该多个发光二极管裸芯片为可见光(波长380~780nm)的发光二极管裸芯片。如所述的以发光二极管为发光源的全彩发光装置,其中该多个发光二极管裸芯片可为红(AlInGaP、AlGaAs)、绿(InGaN)、蓝(InGaN)三原色的发光二极管裸芯片。如所述的以发光二极管为发光源的全彩发光装置,其中该导光单元为一管状物。如所述的以发光二极管为发光源的全彩发光装置,其中该导光单元的表面可部分反射光、部分穿透光。如所述的以发光二极管为发光源的全彩发光装置,其中该导光单元可为不规则形状的实体,且其表面可部分反射光、部分穿透光。如所述的以发光二极管为发光源的全彩发光装置,其中该导光单元的外侧可加上文字及图案以产生不同的光影变化。如所述的以发光二极管为发光源的全彩发光装置,其中该导光单元的内侧可加上文字及图案以产生不同的光影变化。如所述的以发光二极管为发光源的全彩发光装置,其中该控制装置可为模拟式控制装置。如所述的以发光二极管为发光源的全彩发光装置,其中该控制装置可为数字式控制装置。如所述的以发光二极管为发光源的全彩发光装置,其中该控制装置更包括多个电流控制器,可个别独立控制该多个发光二极管裸芯片的光出量大小。如所述的以发光二极管为发光源的全彩发光装置,其中该控制装置包括一调控装置,所述调控装置可同步控制该多个发光二极管裸芯片的光出量大小。如所述的以发光二极管为发光源的全彩发光装置,其中该控制装置包括一单键,所述单键可调控该发光源输出一特定色光。附图说明图1现有的化学荧光棒示意图。图2现有的电子荧光棒示意图。图3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以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为发光源的全彩发光装置示意图。图4控制装置33具有可独立控制红色LED裸芯片311、绿色LED裸芯片312及蓝色LED裸芯片313的电流控制器331、331及333。图5等能光谱色的相对亮度图。图6红光625nm、绿光525nm及蓝光470nm,以1∶1∶2的比例混合的波形。图7红光625nm、绿光525nm,以1∶2的比例混合的波形。图8红光625nm、蓝光470nm,以1∶1的比例混合的波形。图9三色分布系数曲线图。图10x-y色坐标图的颜色区域。简单符号说明图标主要元件的符号如下31发光源 311红色LED裸芯片312绿色LED裸芯片 313蓝色LED裸芯片32碗杯 33控制装置331、332、333电流控制器34握把35传导光源发光的管状物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以发光二极管(LED,LightEmitting Diode、)为发光源的全彩发光装置示意图,为一支可全彩发光的电子荧光棒。如图所示,本技术所采用的发光源31,为红311、绿312、蓝313三原色的发光二极管裸芯片(不限于单一颗,多颗可增加整体亮度),发光源31置于承载的碗杯32中,且连接可调控个别LED芯片光出量大小的控制装置33(可设置于荧光棒的握把34上)。使用者可以藉由调整,以达到其理想输出颜色。控制发光颜色最简单的方式,提供红、绿、蓝三色皆各自有一可调装置,即如图4所示,控制装置33内具有电流控制器331、电流控制器332及电流控制器333,可分别独立控制红色LED裸芯片311、绿色LED裸芯片312及蓝色LED裸芯片313的亮度,使其从全暗到全亮的连续变化作不同的选择。但其变化不限于此,例如控制装置33可采用数字输入方式,或提供快速键直接按出特定发光色等等,皆在本技术权利要求范围内。图3中的管状物35为本技术全彩发光装置的导光单元,用以传导发光源31的发光,须经雾化处理以达到发光均匀的效果。管状物35内侧的反射系数,须足以将光源经多重反射后到达管状物35的后端,以达到整体荧光棒皆能发光的要求。其原理为利用部分光全反射及部分光散射而达成。至于荧光棒亮度增加的方式,除了增加LED裸芯片的数目外,另一方法可以使用高功率LED(High power LED)来增强其发光强度。如此,本技术的应用范围,便可取代现有的化学或电子荧光棒在演唱会、秀场、钓鱼、露营、求生及指挥交通等方面的运用。至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发光二极管为发光源的全彩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发光源,包括多个发光二极管裸芯片;    一导光单元,其传导该发光源的光;以及    一控制装置,其调控该发光源的光出量大小,藉以达到全彩发光的效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明丰戚务圣陈泽澎
申请(专利权)人:晶元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