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装置及液压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1488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液压技术领域,公开了热交换装置及液压系统,工作管路中的工作介质可通过第一换热管路入口端进入热交换装置,在经过第一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后由第一换热管路出口端排出,通过第一连接管路连接第一换热管路入口端和第二换热管路入口端,通过第二连接管路连接第一换热管路出口端和第二换热管路入口端,因而可通过打开第二阀、关闭第三阀的方式使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并联设置,以适应大流量的工况;还可以通过打开第三阀、关闭第二阀的方式使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串联设置,以提升工作介质换热前后的温度变化幅度,该热交换装置可根据实际工况的不同灵活调整热交换器的连接方式,使热交换器串联或并联设置。并联设置。并联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交换装置及液压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液压
,尤其涉及热交换装置及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液压系统中,随着系统的运行,液压油的温度会逐渐升高,因而需要设置散热装置对液压油进行冷却降温。
[0003]散热装置通常由换热器组成,换热器能够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完成热交换。传统的散热装置一般由单个换热器组成,或者是设置多个换热器串联以提升待换热介质换热前后的温度变化幅度,又或者是多个换热器并联以提升进入散热装置的待换热介质的流量,满足大流量工况的需求。但是散热装置的功率是固定的,如果需要增大换热功率则通常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换热器的数量,此时,当实际需求功率减小时,会导致能量的浪费,空耗换热器寿命。
[0004]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串联板式换热器组,换热器组包括多个串联设置的热交换器,每一个热交换器均并联设置有旁通阀,可通过控制旁通阀以及热交换器两端的截止阀将部分热交换器连接到管路中,另一部分热交换器退出运行,不参与换热过程,从而灵活地适应和调节待换热介质换热前后的温度变化幅度。但是其仍然存在的问题是,无法根据待换热介质的流量变化灵活调节换热工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热交换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组无法根据待换热介质的流量变化灵活调节换热工况的问题。
[0006]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热交换装置,能够与工作管路中的工作介质进行热交换,包括:
[0008]第一换热组件,包括第一换热管路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管路的第一热交换器,所述第一换热管路具有第一换热管路入口端和第一换热管路出口端,所述第一换热管路入口端与所述工作管路通过第一入口管路连接,所述第一入口管路设置有第一阀,所述第一阀用于使所述第一入口管路连通或断开;
[0009]第二换热组件,包括第二换热管路和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管路的第二热交换器,所述第二换热管路具有第二换热管路入口端和第二换热管路出口端;
[0010]第一连接管路,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管路入口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换热管路入口端,所述第一连接管路设置有第二阀,所述第二阀用于使所述第一连接管路连通或断开;
[0011]第二连接管路,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管路出口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换热管路入口端,所述第二连接管路设置有第三阀,所述第三阀用于使所述第二连接管路连通或断开。
[0012]作为热交换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换热管路入口端与所述工作管路通过第二
入口管路连接,所述第二入口管路设置有第四阀,所述第四阀用于使所述第二入口管路连通或断开。
[0013]作为热交换装置的优选方案,还包括:
[0014]第三连接管路,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换热管路出口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管路入口端,所述第三连接管路设置有第五阀,所述第五阀用于使所述第三连接管路连通或断开。
[0015]作为热交换装置的优选方案,还包括:
[0016]第四连接管路,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管路出口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换热管路出口端,所述第四连接管路设置有第六阀,所述第六阀用于使所述第四连接管路连通或断开。
[0017]作为热交换装置的优选方案,还包括:
[0018]第一溢流阀,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管路入口端,出口端连接溢流出口。
[0019]作为热交换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热交换器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串联设置,所述第一换热组件还包括第一旁通阀,所述第一旁通阀与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并联设置。
[0020]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液压系统,包括上述热交换装置,所述工作介质为液压油,所述工作管路用于液压油流动。
[0021]作为液压系统的优选方案,还包括:
[0022]油箱,用于储存液压油;
[0023]第一出口管路,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管路出口端,另一端与所述油箱连接,所述第一出口管路设置有第七阀,所述第七阀用于使所述第一出口管路连通或断开;
[0024]第二出口管路,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管路出口端,另一端与所述工作管路连接,所述第二出口管路设置有第八阀,所述第八阀用于使所述第二出口管路连通或断开。
[0025]作为液压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出口管路还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被配置为仅允许液压油由所述第一换热管路出口端流向所述油箱。
[0026]作为液压系统的优选方案,还包括:
[0027]第三出口管路,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换热管路出口端,另一端与所述工作管路连接,所述第三出口管路设置有第九阀,所述第九阀用于使所述第三出口管路连通或断开;
[0028]第四出口管路,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换热管路出口端,另一端与所述油箱连接,所述第四出口管路设置有第十阀,所述第十阀用于使所述第四出口管路连通或断开。
[002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0]本技术提供热交换装置,工作管路中的工作介质可通过第一换热管路入口端进入热交换装置,在经过第一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后由第一换热管路出口端排出,通过第一连接管路连接第一换热管路入口端和第二换热管路入口端,通过第二连接管路连接第一换热管路出口端和第二换热管路入口端,因而可通过打开第二阀、关闭第三阀的方式使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并联设置,以适应大流量的工况;还可以通过打开第三阀、关闭第二阀的方式使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串联设置,以提升工作介质换热前后的温度变化幅度。该热交换装置可根据实际工况的不同灵活调整热交换器的连接方式,使热交换器串联或并联设置,以适应不同的换热工况。
[0031]本实施例还提供液压系统,包括上述热交换装置,使用者可根据液压系统的实际工况调整该热交换装置中热交换器的连接方式,以适应液压系统的不同工况。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热交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003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热交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003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热交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003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热交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
[0036]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热交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五;
[0037]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热交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六;
[0038]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热交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七;
[0039]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热交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八;
[0040]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热交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九;
[0041]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热交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十;
[0042]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热交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十一。
[0043]图中:
[0044]1、第一换热组件;11、第一换热管路;111、第一换热管路入口端;1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热交换装置,能够与工作管路中的工作介质进行热交换,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换热组件(1),包括第一换热管路(11)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管路(11)的第一热交换器(12),所述第一换热管路(11)具有第一换热管路入口端(111)和第一换热管路出口端(112),所述第一换热管路入口端(111)与所述工作管路通过第一入口管路(13)连接,所述第一入口管路(13)设置有第一阀(131),所述第一阀(131)用于使所述第一入口管路(13)连通或断开;第二换热组件(2),包括第二换热管路(21)和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管路(21)的第二热交换器(22),所述第二换热管路(21)具有第二换热管路入口端(211)和第二换热管路出口端(212);第一连接管路(3),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管路入口端(111),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换热管路入口端(211),所述第一连接管路(3)设置有第二阀(31),所述第二阀(31)用于使所述第一连接管路(3)连通或断开;第二连接管路(4),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管路出口端(112),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换热管路入口端(211),所述第二连接管路(4)设置有第三阀(41),所述第三阀(41)用于使所述第二连接管路(4)连通或断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管路入口端(211)与所述工作管路通过第二入口管路(23)连接,所述第二入口管路(23)设置有第四阀(231),所述第四阀(231)用于使所述第二入口管路(23)连通或断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连接管路(5),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换热管路出口端(212),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管路入口端(111),所述第三连接管路(5)设置有第五阀(51),所述第五阀(51)用于使所述第三连接管路(5)连通或断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连接管路(6),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管路出口端(112),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换热管路出口端(212),所述第四连接管路(6)设置有第六阀(61),所述第六阀(61)用于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欣武孙光明杨飞杨忠健朱方镇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