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片及使用EL片的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8873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用作各种电子设备的操作部的背景灯,操作时能够得到良好、稳定的有节度的触感,加工容易的EL片和使用EL片的开关。在隔膜部的根部外围的弯折部近旁不形成EL元件层,而只形成与透光性电极层和与背面电极层连接的导电性图形。又可以在该处不形成任何东西,而使绝缘膜坯料露出。(*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各种电子设备的操作部作为背景灯等使用的一种EL片及使用EL片的开关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各种电子设备的多样化的发展,在操作部后方配备照明用的背景灯,在暗处也能够识别开关等和进行操作的开关越来越多。该背景灯往往使用EL片。下面使用图7对这样的已有的EL片的开关加以说明。为了便于理解,将画面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加以放大。图7是使用已有的EL片的开关的侧剖面图。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透光性绝缘膜1的规定的地方形成向上方隆起成钟罩形隔膜部2,同时在下表面的整个面上利用溅射法或电子束法等形成氧化铟锡构成的透光性电极层3A。然后在隔膜部2根部外围的弯折部2A以外的地方,依序重叠印刷形成在氟橡胶或氰基系树脂等高介电性树脂中分散作为发光的母材的硫化锌等的发光体层3B、高介电性能的树脂中分散钛酸钡等的电介质层3C、银或碳树脂系的背面电极层3D、环氧树脂或聚酯树脂等的绝缘层3E等。用这些层构成EL元件层3。在形成于隔膜部2的下表面上的EL元件层3的下表面印刷分散有银或碳等导电性颗粒的环氧树脂或聚酯树脂形成可动接点,构成EL片5。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的绝缘膜制的配线板6配置于EL片5的下方,其上表面形成EL片5的可动接点4和保持规定的间隙相对的一对固定接点6A及与其连接的多个配线图形(未图示),构成开关。其下表面的整个面上形成透光性电极层3A的绝缘膜1上,在印刷形成发光体层3B和电介质层3C、背面电极层3D、绝缘层3E的EL元件层3、以及可动接点4之后,用成型模具形成隔膜部2制作EL片5。利用粘接剂或热熔融焊接等方法将EL片5粘贴于配线板6上制作开关。将开关安装于电子设备的操作部,由电子设备的电路在EL片5的透光性电极层3A与背面电极层3D之间施加交流电压,发光体层3B即发光。该光线从后方照射电子设备的操作部,因此即使是周围黑暗的情况下也容易识别操作部,对其进行操作。又,一旦通过操作按钮等从上方按压隔膜部2进行操作,隔膜部2就以弯折部2A近旁为支点适度地挠曲。然后可动接点4向下方移动,与固定接点6A接触形成电气连接。一旦操作力解除,由于隔膜部2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恢复图7所示的状态。已有的EL片以及使用EL片的开关中,绝缘膜1的整个下表面上形成金属硬质膜的透光性电极层3A,因此隔膜部2操作时的触感受到妨碍,同时可挠性变差。因此在进行隔膜部2的成型加工时,或反复进行按压操作时会发生透光性电极层3A破裂的情况,而且操作力容易变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操作时能够得到良好、稳定的有节度的触感,加工容易的EL片和使用EL片的开关。所述EL片具备下述要素,即(a)具有向上方隆起成钟罩形的隔膜部的透光性绝缘膜、(b)在绝缘膜的下表面,设置于隔膜部根部外围的弯折部近旁以外的部分的透光性电极层、发光体层、电介质层、以及背面电极层依照这一顺序叠层的EL元件层、(c)在绝缘膜的下表面设置的,连接于透光性电极层的第1导电图形、以及(d)在绝缘膜的下表面设置的,连接于背面电极层的第2导电图形。所述开关具备EL片和设置于隔膜部下方的弹性的电气接点。附图说明图1是使用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形态的EL片的开关的侧面剖面图。图2是该EL片的平面剖面图。图3是该EL片的平面剖面图。图4是该EL片的侧面剖面图。图5是该EL片的侧面剖面图。图6是使用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形态的EL片的开关的侧面剖面图。图7是使用已有的EL片的开关的侧面剖面图。具体实施形态下面参照附图1~6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为了容易理解,将附图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放大表示。又,与已有技术中说明过的结构相同的部分标以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实施形态1图1是使用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形态的EL片的开关的侧剖面图。图2是该EL片的平面剖面图。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透光性绝缘膜1的规定的地方形成向上方突出为钟罩形的隔膜部2。在隔膜部2根部外围的弯折部2A近旁以外的,隔膜部2下表面及绝缘膜1的平坦部分下表面印刷形成各种透光性电极层13A。透光性电极层13A由分散有氧化铟锡或氧化锡、氧化铟等等导电性颗粒的苯氧基树脂、环氧树脂、氟橡胶等透光性树脂构成。在透光性电极层13A上依序重叠印刷形成在高介电性的氟橡胶或氰基系树脂等中分散作为发光的母材的硫化锌等的发光体层3B、同样高介电性能的树脂中分散钛酸钡等的电介质层3C、银或碳树脂系的背面电极3D、环氧树脂或聚酯树脂等的绝缘层3E等,构成EL元件层13。而且,导电性图形14A、14B延伸到一端分别连接于透光性电极层13A和背面电极层3D,另一端通过弯折部2A从其外形突出的尾部(未图示)等上。导电性图形14A、14B是利用分散有银或碳等的环氧树脂或聚酯树脂等印刷形成。然后,在形成于隔膜部2的下表面上的EL元件层13的下表面上用分散有银或碳等的环氧树脂或聚酯树脂等印刷形成可动接点4,这样构成EL片15。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的绝缘膜制的配线板6配置于EL片15的下方。其上表面形成EL片15的可动接点4和保持规定的间隙相对的一对固定接点6A及与其连接的多个配线图形(未图示),构成开关。EL片15利用粘接剂或热熔融焊接等方法粘贴在配线板6上制作开关。在上述结构中,将开关安装于电子设备的操作部,由电子设备的电路在EL片15的透光性电极层13A与背面电极层3D上分别连接的导电性图形14A、14B上施加交流电压,发光体层3B即发光。该光线从后方照射电子设备的操作部,因此即使是周围黑暗的情况下也容易识别操作部,对其进行操作。又,一旦通过操作按钮等从上方按压隔膜部2进行操作,隔膜部2就以只形成导电性图形14A、14B的弯折部2A近旁为支点,有节度地挠曲。借助于此,可动接点4向下方移动,与固定接点6A接触形成电气连接。一旦操作力解除,由于隔膜部2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恢复图1所示的状态。采用本实施形态,进行按压操作时隔膜部2挠曲之际,在作为支点的弯折部2A近旁不形成EL元件层13,而只形成具有可挠性的导电性图形14A、14B。因此在操作时能够得到良好、稳定的有节度的触感,能够得到隔膜部的加工也容易的EL片和使用EL片的开关。又,透光性电极层13A利用分散有导电性颗粒的具有可挠性的透光性树脂印刷形成,整个隔膜部2的可挠性也高,因此操作时的更有适度感。还有,在形成于隔膜部2的下表面上的EL元件层13的下表面形成可动接点4,因此只要将EL片15与具备固定接点6A的配线板6等加以组合,就能够容易地构成开关。还可以如图3的平面剖面图所示,将各导电性图形与透光性电极层13A和背面电极层3D形成一体。透光性电极层13A和与其连接的导电性图形、以及背面电极层3D和与其连接的导电性图形可以分别同时印刷形成。因此可以减少EL元件层的印刷次数,廉价地制作EL片。还有,在上述说明中,对隔膜部2根部外围的弯折部2A近旁以外的隔膜部2下表面及绝缘膜1的平坦部下表面上分别形成EL元件层13的结构加以说明。也可以如图4的侧剖面图所示,只在隔膜部2的下表面形成EL元件层13。又可以如图5的侧剖面图所示,也可以只在绝缘膜1的平坦部的下表面形成EL元件层13,在隔膜部2的下表面上只形成可动接点4。在将隔膜部2挠曲之际,在作为支点的弯折部2A近旁不形成导电性图形。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绝缘膜1露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EL片,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向上方隆起成钟罩形的隔膜部的透光性绝缘膜、具有在所述隔膜部根部外围的弯折部近旁以外的所述绝缘膜下表面设置的透光性电极层、在所述透光性电极层下表面设置的发光体层、在所述发光体层下表面设置的电介质层、以及在所述电介质层下表面设置的背面电极层的EL元件层、在所述绝缘膜的下表面设置的,连接于所述透光性电极层的第1导电图形、以及在所述绝缘膜的下表面设置的,连接于所述背面电极层的第2导电图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花原哲朗大隈信二石川隆幸三户宏一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