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载串并联开关加切换开关满足双电压设计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668853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7 1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载串并联开关加切换开关满足双电压设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大容量油浸式变压器的低压侧设计三组低压绕组,分别为低压绕组一、低压绕组二及低压绕组三,其中,低压绕组一与低压绕组二轴向排列,轴向排列后的低压绕组一及低压绕组二与低压绕组三辐向排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低压双电压电力变压器因同时采用串并联无载开关和无载切换开关后,其负载损耗和器身重量降低,这对于降低变压器的整体研制成本大有裨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的设计,尤其涉及一种大容量低压双电压要求的电力变压器的设计。
技术介绍
对于大容量油浸式变压器来说,当低压侧为双电压要求时(即要求低压侧能够达到不同的低压电压值),传统的设计方法是设计出两只低压绕组,结合图1,即设计低压绕组一LV1和低压绕组二LV2(图1中,A为铁芯心柱,HV为高压绕组,HT为高压调压绕组)。低压绕组一LV1和低压绕组二LV2呈辐向排列,通过一个无载切换开关选择是单独一个低压绕组一LV1运行,还是低压绕组一LV1加低压绕组二LV2一起运行,从而满足双电压的设计要求。上述方法有如下缺陷:当低压双电压值相差很大时,低压绕组二LV2的匝数及平均匝长急剧增加,此时会使导线用量和负载损耗急剧增加,容量越大越不经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降低大容量油浸式变压器的低压侧为双电压要求时的设计成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无载串并联开关加切换开关满足双电压设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大容量油浸式变压器的低压侧设计三组低压绕组,分别为低压绕组一、低压绕组二及低压绕组三,其中,低压绕组一与低压绕组二轴向排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载串并联开关加切换开关满足双电压设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大容量油浸式变压器的低压侧设计三组低压绕组,分别为低压绕组一(LV1)、低压绕组二(LV2)及低压绕组三(LV3),其中,低压绕组一(LV1)与低压绕组二(LV2)轴向排列,轴向排列后的低压绕组一(LV1)及低压绕组二(LV2)与低压绕组三(LV3)辐向排列,低压绕组一(LV1)与低压绕组二(LV2)通过串并联切换开关使得低压绕组一(LV1)与低压绕组二(LV2)间的连接方式在串联连接与并联连接间切换,同时,通过无载切换开关(III)使得并联连接后的低压绕组一(LV1)及低压绕组二(LV2)与低压绕组三(LV3)间的连接方式在串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载串并联开关加切换开关满足双电压设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大容量油浸式变压器的低压侧设计三组低压绕组,分别为低压绕组一(LV1)、低压绕组二(LV2)及低压绕组三(LV3),其中,低压绕组一(LV1)与低压绕组二(LV2)轴向排列,轴向排列后的低压绕组一(LV1)及低压绕组二(LV2)与低压绕组三(LV3)辐向排列,低压绕组一(LV1)与低压绕组二(LV2)通过串并联切换开关使得低压绕组一(LV1)与低压绕组二(LV2)间的连接方式在串联连接与并联连接间切换,同时,通过无载切换开关(III)使得并联连接后的低压绕组一(LV1)及低压绕组二(LV2)与低压绕组三(LV3)间的连接方式在串联连接及非串联连接间切换,通过串并联切换开关及无载切换开关(III)要么使得低压绕组一(LV1)与低压绕组二(LV2)并联,达到低压电压一的要求,要么使得低压绕组一(LV1)与低压绕组二(LV2)串联后再与低压绕组三(LV3)串联,达到低压电压二的要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载串并联开关加切换开关满足双电压设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任意一相而言,所述低压绕组一(LV1)及所述低压绕组二(LV2)为等匝数设计,所述低压绕组一(LV1)及所述低压绕组二(LV2)的线圈采用单螺旋双层式结构,均为轴向出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载串并联开关加切换开关满足双电压设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任意一相而言,所述低压绕组一(L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东单良祝志祥黄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