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吉马烷型倍半萜内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696388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提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吉马烷型倍半萜内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将干燥后的龙脑樟根粉碎,加入乙酸乙酯,充分浸泡,旋转蒸发,减压浓缩后得到龙脑樟根乙酸乙酯粗提物,将龙脑樟根乙酸乙酯粗提物用温水打散,加入等量二氯甲烷于分液漏斗萃取,用二氯甲烷萃取,除去根中含有的大量木脂素类化合物,剩余后的样品通过硅胶柱层析,再用石油醚:乙酸乙酯进行梯度洗脱,最终减压浓缩得到单体化合物,即为吉马烷型倍半萜内酯衍生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吉马烷型倍半萜内酯衍生物可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制备抗肿瘤药物。制备抗肿瘤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吉马烷型倍半萜内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提取
,涉及一种吉马烷型倍半萜内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龙脑樟是目前获取天然冰片的最佳植物选择,但除了从龙脑樟枝叶从提取冰片外,在现有技术中未见对龙脑樟根的研究开发。对龙脑樟根化学成分研究为了充分利用植物资源,减少浪费。本专利技术研究从龙脑樟根中提取有效物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拓展龙脑樟根的应用价值,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吉马烷型倍半萜内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吉马烷型倍半萜内酯衍生物,其结构为:
[000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吉马烷型倍半萜内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将干燥后的龙脑樟根粉碎,加入乙酸乙酯,充分浸泡,旋转蒸发,减压浓缩后得到龙脑樟根乙酸乙酯粗提物,将龙脑樟根乙酸乙酯粗提物用温水打散,加入等量二氯甲烷于分液漏斗萃取,用二氯甲烷萃取,除去根中含有的大量木脂素类化合物,剩余后的样品通过硅胶柱层析,再按体积比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9:1,8:2,7:3,6:4进行梯度洗脱,选取石油醚:乙酸乙酯6:4洗脱出来的馏分,再过硅胶柱,用体积比为石油醚:乙酸乙酯8:2的等度洗脱,分段收集20瓶馏分,合并第6

16瓶馏分,再经C18柱、55%甲醇等度洗脱,分段收集40瓶馏分,合并10

30瓶馏分,减压浓缩得到单体化合物,即为吉马烷型倍半萜内酯衍生物。
[000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吉马烷型倍半萜内酯衍生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0007]特别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吉马烷型倍半萜内酯衍生物在制备治疗人乳腺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0008]特别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吉马烷型倍半萜内酯衍生物在制备治疗肝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000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制备得到了新的吉马烷型倍半萜内酯衍生物,其对人乳腺癌细胞MCF

7、HepG2肝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可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实施例1所得吉马烷型倍半萜内酯衍生物主要的COSY和HMBC相关图。
[0011]图2为实施例1所得吉马烷型倍半萜内酯衍生物的氢谱。
[0012]图3为实施例1所得吉马烷型倍半萜内酯衍生物的碳谱。
[0013]图4为实施例1所得吉马烷型倍半萜内酯衍生物的Dept谱。
[0014]图5为实施例1所得吉马烷型倍半萜内酯衍生物的HSQC谱。
[0015]图6为实施例1所得吉马烷型倍半萜内酯衍生物的COSY谱。
[0016]图7为实施例1所得吉马烷型倍半萜内酯衍生物的NOESY谱。
[0017]图8为实施例1所得吉马烷型倍半萜内酯衍生物的HMBC谱。
[0018]图9为实施例1所得吉马烷型倍半萜内酯衍生物的HR

MS谱。
[0019]图10为实施例1所得吉马烷型倍半萜内酯衍生物对人乳腺癌细胞MCF

7抑制实验结果。
[0020]图11为实施例1所得吉马烷型倍半萜内酯衍生物对HepG2肝癌细胞表现弱抑制实验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1
[0022]样品的提取与分离:龙脑樟根,由江西樟乡天然冰片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将13kg龙脑樟根洗干净剪短放在烘箱65℃干燥两天,将干燥后的龙脑樟根经10目过筛器筛土完成后粉碎机粉碎,取粉碎后的龙脑樟根6kg放入20L大白桶,加入乙酸乙酯至桶高一半,充分浸泡24h,每隔4h超声搅拌,提取3次,旋转蒸发,减压浓缩后得到龙脑樟根乙酸乙酯粗提物(1.4kg),将粗提物龙脑樟根乙酸乙酯粗提物用温水打散,加入等量二氯甲烷于分液漏斗萃取,用二氯甲烷萃取,除去根中含有的大量木脂素类化合物,剩余后的样品(689g)通过硅胶柱(内径3cm,有效长度75cm)层析(湿法装柱、干法上样),操作具体为:先往柱子里面加有机溶剂石油醚至柱子的5cm左右关好活塞,再往柱子里面加细、长、薄的棉花条状,使石油醚完全没过棉花,用长玻璃棒捅紧压实棉花,棉花高度为2

3cm,用4.6g(200

300目)硅胶装了3L烧杯中,用石油醚浸泡玻璃棒搅拌超声,除去气泡,至均一体。将泡好的硅胶一次性匀速倒入硅胶柱中,并用洗耳球从下往上敲到柱子外壁,将气泡赶出,打开活塞并加压使硅胶压实,硅胶沉降至柱子的3/4左右不再沉降,上面保留3

4cm液体,关闭活塞,待上样,样品加1g硅胶充分混合50℃烘干研磨至粉尘状,通过漏斗往柱子里面缓慢均匀一次性加入研磨好的样品。再用吸管将柱子内壁上的冲洗干净,少量多次至上面液体没有颜色,再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9:1,8:2,7:3,6:4,5:5(体积比),每个系统过600mL,梯度洗脱收集,TLC点板跟踪合并,选取石油醚:乙酸乙酯6:4洗脱出来的馏分,再过硅胶柱(内径2cm,有效长度50cm)石油醚:乙酸乙酯8:2(体积比)等度洗脱400mL,共收集20瓶,20mL一接,通过TLC点板特征合并6

16瓶,样品6

16再经C18柱(内径2cm,有效长度50cm),55%甲醇等度洗脱2L,共收集40瓶,50mL一接,合并10

30瓶,减压浓缩得到单体化合物,经一维、二维核磁和质谱鉴定为新化合物Borneolactone C(4.7g)。
[0023]Borneolactone C(Bl

C)的结构鉴定:在紫外灯254nm和高效液相波长254nm下吸收很淡,波长210nm下吸收较为明显。TLC斑点遇碘化铋钾显色剂显橘黄色,可能含氮。质谱
提示存在376.2160[M+H]+
和398.1927[M+Na]+
离子峰,推测分子量为375。氢谱已知29个氢信号,碳谱21个碳信号,且分子量为奇数,推测含有奇数N原子。综上所述,推测分子式为C
21
H
29
O5N。计算不饱和度为8,包括3个羰基,3个环,2个双键。该化合物的核磁共振碳谱中δ178.9(内酯环羰基的特征信号)、δ128~143范围的4个烯烃碳信号(十元环两个双键的碳信号)、δ17.4左右的2个碳信号(甲基碳信号)符合十元环并五元内酯环的吉马烷型倍半萜内酯的骨架特征。再结合COSY和HMBC谱图确定化合物的平面结构:H

11/H

13、H

19/H

20/H

21的COSY相关信号,H

21/C

18,C

19,C

20、H

13/C

18的HMBC相关信号证实了13位点取代1

吡咯
‑2‑
酮的存在,H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吉马烷型倍半萜内酯衍生物,其特征是,结构为: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吉马烷型倍半萜内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干燥后的龙脑樟根粉碎,加入乙酸乙酯,充分浸泡,旋转蒸发,减压浓缩后得到龙脑樟根乙酸乙酯粗提物,将龙脑樟根乙酸乙酯粗提物用温水打散,加入等量二氯甲烷于分液漏斗萃取,用二氯甲烷萃取,除去根中含有的大量木脂素类化合物,剩余后的样品通过硅胶柱层析,再按体积比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9:1,8:2,7:3,6:4进行梯度洗脱,选取石油醚:乙酸乙酯6:4洗脱出来的馏分,再过硅胶柱,用体积比为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勇吴磊谢传奇刘云飞章力文学方顾震彭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