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模双出型汽车零部件注塑模具,包括前模组件、后模组件及浇筑组件,前模组件包括成型前模,成型前模上设置有第一成型凸台及第二成型凸台,后模组件包括成型后模,成型后模上开设有第一成型槽及第二成型槽;浇筑组件包括浇口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前模组件、后模组件及浇筑组件,从而能通过第一成型凸台及第一成型槽,第二成型凸台及第二成型槽实现两种产品的成型操作,提高生产效率;通过使第一浇筑斜孔与浇口套大于第二浇筑斜孔与浇口套的距离,以保证第一零部件及第二零部件填充料液的饱和度,同时使第二连接体的分型面高于第一连接体的分型面,以实现在同等脱模力下都能对两个零部件进行顺利脱模,从而提高产品质量。而提高产品质量。而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模双出型汽车零部件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一模双出型汽车零部件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模具是生产塑料制品的工具,具体是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过冷却固化后,得到的具有一定形状的产品。
[0003]如图1及图2所示,为应用于汽车上的两种零部件20,分别为第一零部件21及第二零部件22,所述第一零部件21包括第一短边21a、第一长边21b及第一连接体21c,所述第一短边21a及所述第一长边21b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体21c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二零部件22包括第二短边22a、第二长边22b及第二连接体22c,所述第二短边22a及所述第二长边22b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体22c的两端连接,且所述第二短边22a的长度大于第一短边21a的长度,所述第二长边22b的长度大于第一短边21b的长度。
[0004]现有的注塑模具大多是单出型模具,也就是一副模具只能生产一种产品,对于同系列多种产品,则需要设计多个单出型模具去分别生产各个产品,但是这种生产方式不仅效率低下,生产周期长,而且模具制造成本高,占用空间大。所以对于上述的两种零部件20采用单出型模具,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相对低下的,但同时一模双出型模具的设计难度高于单出型模具,由于第一零部件21与第二零部件22的尺寸不同,分型面及浇筑系统等部位的选择与设计一旦不当,将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脱模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一副模具生产出两种产品,且能够保证产品顺利脱模,从而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的一模双出型汽车零部件注塑模具。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一种一模双出型汽车零部件注塑模具,包括:前模组件、后模组件及浇筑组件,所述前模组件包括成型前模,所述成型前模上开设有前模浇筑槽,且所述成型前模上设置有第一成型凸台及第二成型凸台,所述前模浇筑槽位于所述第一成型凸台及所述第二成型凸台之间;所述后模组件包括成型后模,所述成型前模与所述成型后模相对齐设置,所述成型后模上开设有第一浇筑斜孔、第二浇筑斜孔及后模浇筑槽,所述第一浇筑斜孔及所述第二浇筑斜孔分别与所述后模浇筑槽连通,所述成型后模上还开设有第一成型槽及第二成型槽,所述第一浇筑斜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成型槽连通,所述第二浇筑斜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成型槽连通;所述浇筑组件包括浇口套,所述成型前模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前模浇筑槽连通,所述浇口套设置于所述安装孔上,且所述浇口套的出料端位于所述后模浇筑槽内,所述第一浇筑斜孔与所述浇口套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浇筑斜孔与所述浇口套的距离。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模组件还包括前模固定件,所述前模固定件包括前模固定板,所述成型前模设置于所述前模固定板上,所述浇口套的固定端设置于所述前模固定板上。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型前模上设置有定位凸台。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型后模上开设有定位凹槽,所述成型前模与所述成型后模相扣时,所述定位凸台容置于所述定位凹槽内。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型后模上还开设有排气槽。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后模组件还包括后模固定件,所述后模固定件包括后模固定板,所述成型后模设置于所述后模固定板上,且所述后模固定板与所述前模固定板连接。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一模双出型汽车零部件注塑模具还包括脱模组件,所述脱模组件与所述后模组件滑动连接,所述成型后模向远离所述成型前模的方向移动时,第一零部件及第二零部件分别留在所述成型后模上,所述脱模组件用于推动第一零部件及第二零部件向远离所述成型后模的方向移动。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脱模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推动杆、多个第二推动杆及推动件,各所述第一推动杆及各所述第二推动杆的一端分别设置于所述推动件上,各所述第一推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零部件的内侧壁相抵持,各所述第二推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零部件的内侧壁相抵持。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推动件包括固定块及推板,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推板连接,各所述第一推动杆及各所述第二推动杆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块上。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脱模组件还包括导向杆及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设置于所述导向杆上,所述导向杆滑动穿设于所述后模固定板上,且所述导向杆的连接端设置于所述固定块上。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18]本技术的一模双出型汽车零部件注塑模具通过设置前模组件、后模组件及浇筑组件,从而能够通过第一成型凸台及第一成型槽对第一零部件进行成型操作,通过第二成型凸台及第二成型槽对第二零部件进行成型操作,如此,可以实现一副模具生产两种产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使第一浇筑斜孔与浇口套的距离大于第二浇筑斜孔与浇口套的距离,同时使第二连接体处的分型面高于第一连接体处的分型面,不仅可以使料液先流入尺寸较大的第二零部件上,从而保证第一零部件及第二零部件填充料液的饱和度,还能够实现在同等脱模力下,都能顺利对第一零部件及第二零部件进行脱模操作,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0]图1为两种零部件的第一零部件及第二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两种零部件的第一零部件及第二零部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一模双出型汽车零部件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图3中的一模双出型汽车零部件注塑模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图3中的一模双出型汽车零部件注塑模具的成型前模、成型后模及浇口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图3中的一模双出型汽车零部件注塑模具的成型前模、成型后模及浇口套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图3中的一模双出型汽车零部件注塑模具的成型前模、成型后模及浇口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及图7所示,一种一模双出型汽车零部件注塑模具10包括:前模组件100、后模组件200及浇筑组件300,前模组件100包括成型前模110,成型前模110上开设有前模浇筑槽111,且成型前模上设置有第一成型凸台112及第二成型凸台113,前模浇筑槽111位于第一成型凸台112及第二成型凸台113之间,后模组件200包括成型后模210,成型前模110与成型后模210相对齐设置,成型后模210上开设有第一浇筑斜孔211、第二浇筑斜孔212及后模浇筑槽213,第一浇筑斜孔211及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模双出型汽车零部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组件,所述前模组件包括成型前模,所述成型前模上开设有前模浇筑槽,且所述成型前模上设置有第一成型凸台及第二成型凸台,所述前模浇筑槽位于所述第一成型凸台及所述第二成型凸台之间;后模组件,所述后模组件包括成型后模,所述成型前模与所述成型后模相对齐设置,所述成型后模上开设有第一浇筑斜孔、第二浇筑斜孔及后模浇筑槽,所述第一浇筑斜孔及所述第二浇筑斜孔分别与所述后模浇筑槽连通,所述成型后模上还开设有第一成型槽及第二成型槽,所述第一浇筑斜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成型槽连通,所述第二浇筑斜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成型槽连通;及浇筑组件,所述浇筑组件包括浇口套,所述成型前模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前模浇筑槽连通,所述浇口套设置于所述安装孔上,且所述浇口套的出料端位于所述后模浇筑槽内,所述第一浇筑斜孔与所述浇口套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浇筑斜孔与所述浇口套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模双出型汽车零部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组件还包括前模固定件,所述前模固定件包括前模固定板,所述成型前模设置于所述前模固定板上,且所述浇口套的固定端设置于所述前模固定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模双出型汽车零部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前模上设置有定位凸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模双出型汽车零部件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后模上开设有定位凹槽,所述成型前模与所述成型后模相扣时,所述定位凸台容置于所述定位凹槽内。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文景,廖纪文,周剑彬,张西夫,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博越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