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显示面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7980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车载显示面框,所述车载显示面框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上设有内边框、外边框以及处于所述内边框和所述外边框之间的功能设置区,所述车载显示面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功能设置区的限位组件、卡扣组件、加固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插接件和若干段限位边,所述限位插接件在所述框架的左右两边上呈镜像分布,所述限位边沿着所述内边框设置,所述卡扣组件包括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所述第一扣件沿着所述限位边设置,所述第二扣件在所述框架的左右两边上呈镜像分布,所述加固件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下边上。所述框架的下边上。所述框架的下边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显示面框


[0001]本技术涉及塑料制品
,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显示面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尤其是电动汽车的发展,人们对汽车功能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与以往相比,汽车内饰变得更加智能化且更具有科技感。大尺寸的屏幕显示、智能表面以及多样化的氛围灯是汽车内饰设计的重要元素。
[0003]汽车的中控显示面板集导航、娱乐、车况显示等多功能于一体,现阶段的中控显示面板的显示屏安装的方式,大多数是利用螺丝锁附(螺钉固定组装结构),然而,在锁附螺丝的过程中力度使用过度时,会对显示屏压坏,进而提升了不良品率;同时,螺钉固定组装的结构设计不仅会增加车载显示面框的结构复杂程度(如需要在面框上设计螺孔、考虑螺孔的数量、位置关系以及与面框壁厚的关系等),也会增加车载显示面框模具的设计难度,并且由于需要螺钉固定,面框的组装也较为繁琐,进而影响了组装效率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载显示面框,所述车载显示面框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上设有内边框、外边框以及处于所述内边框和所述外边框之间的功能设置区,所述车载显示面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功能设置区的限位组件、卡扣组件、加固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插接件和若干段限位边,所述限位插接件在所述框架的左右两边上呈镜像分布,所述限位边沿着所述内边框设置,所述卡扣组件包括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所述第一扣件沿着所述限位边设置,所述第二扣件在所述框架的左右两边上呈镜像分布,所述加固件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下边上。/>[0005]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插接件为十字结构。十字结构有利于增强所述限位插接件的限位作用,防止所述限位插接件滑移。
[0006]进一步地,至少一段所述限位边上设有用于设置所述第一扣件的第一凹槽。在所述限位边上设置所述第一凹槽,并在所述第一凹槽上形成第一扣件,有利于减小所述框架的边框宽度,有利于实现窄边框的效果。
[0007]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连接块,所连接块一端连接所述限位插接件另一端连接所述限位边。所述连接块一方面实现所述限位插接件和所述限位边的连接,有助于限位组件的一体成型降低注塑模具的设计难度,另一方面有助于加固所述限位插接件,增强其牢固性,降低其断裂的风险。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扣件和所述第二扣件上均设有避让斜面。所述避让斜面有利于降低所述卡扣组件进入对应安装凹槽时被撞断裂的风险。
[0009]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扣件远离所述内边框的一侧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用于增强所述第二扣件的牢固性。
[0010]进一步地,所述框架的底端上与所述加固件相对应的区域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
二凹槽用于方便操作人员对面框进行组装和拆卸。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凹槽上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设置利于操作人员沿着所述导向块对所述车载显示面框进行组装和拆卸,降低所述加固件断裂的风险。
[0012]进一步地,所述加固件上设有卡扣口。所述加固件采用卡扣连接的方式增强车载显示面框的牢固性。
[0013]进一步地,所述加固件的底端与所述框架连接,所述加固件的顶端为自由端,所述加固件的顶端在所述框架上的投影面积不大于所述加固件的底端在所述框架上的投影面积。即所述加固件呈顶端小底端大的结构,该设计有利于降低所述加固件进入对应安装凹槽的难度。
[001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提供的车载显示面框采用全扣式连接结构代替了螺钉固定组装结构,避免了在车载显示面框锁附螺丝的过程中因使用力度过度而压坏显示屏的情况,同时也节省了车载显示面框的螺钉工位,降低了车载显示面框的结构复杂程度和组装难度,操作人员可以快速组装车载显示面框,提高了车载显示面框的生产效率和组装效率;
[0016]2.本技术提供的车载显示面框结构新颖,可通过设置凹槽的方式将第一扣件设置在限位边上使得第一扣件和限位边在同一垂直面上,有利于减少功能设置区的面积从而减小框架的边框宽度,进而让框架边框更窄,有利于实现产品的外观美化,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0017]3.在车载显示面框的底端设置了第二凹槽和导向块,操作人员可通过作用于第二凹槽并沿着导向块对车载显示面框进行安装或者拆卸,该设计既方便操作人员对车载显示面框进行组装和拆卸又降低了加固件断裂的风险;
[0018]4.在车载显示面框上增设了加固件,并对加固件的结构进行了设计,使得增设的加固件较为容易地即可进入对应安装凹槽内,有效地确保在增强车载显示面框的牢固度的同时避免增加车载显示面框的安装及拆卸难度。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0]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显示面框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车载显示面框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附图标记为:10

车载显示面框、110

内边框、120

外边框、130

功能设置区、1

框架、2

限位组件、21

限位插接件、22

限位边、221

第一凹槽、23

连接块、3

卡扣组件、31

第一扣件、311

第一避让斜面、32

第二扣件、321

第二避让斜面、322

支撑块、4

加固件、41

卡扣口、5

第二凹槽、6

导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
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2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显示面框,所述车载显示面框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上设有内边框、外边框以及处于所述内边框和所述外边框之间的功能设置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显示面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功能设置区的限位组件、卡扣组件、加固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插接件和若干段限位边,所述限位插接件在所述框架的左右两边上呈镜像分布,所述限位边沿着所述内边框设置,所述卡扣组件包括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所述第一扣件沿着所述限位边设置,所述第二扣件在所述框架的左右两边上呈镜像分布,所述加固件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下边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显示面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插接件为十字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显示面框,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段所述限位边上设有用于设置所述第一扣件的第一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显示面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文景廖纪文周剑彬张西夫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博越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