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机器人的手臂双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5936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器人的手臂双动结构,包括上舵机(3)和下舵机(8),上舵机(3)连接大臂;下舵机(8)连接小臂,所述上舵机(3)与下舵机(8)通过手臂舵机连接件连接在一起;上舵机(3)与下舵机(8)相连接端均为半圆弧结构,从而保证手臂前后摆动的角度更大。下齿轮(6)固定在下舵机(8)的外壳上;上齿轮(4)通过螺钉固定在上舵机(3)的下方。工作时,下舵机(8)通电带动左内壳(2)转动,下齿轮(6)与上齿轮(4)啮合产生相对运动,从而带动手臂的前后摆动。摆动。摆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机器人的手臂双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机器人的手臂双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现有技术中的机器人基本分为工业和教育两大类,对于娱乐类的机器人比较少见,比如玩具游戏类机器人,而且现有技术中的玩具游戏类机器人通常是独立站立在桌面上或者通过遥控器控制缓慢的行走,但手臂的摆动角度较小,整体形象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机器人的手臂双动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机器人手臂摆动角度小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方案如下:
[0005]本技术的用于机器人的手臂双动结构,包括上舵机和下舵机,上舵机连接大臂;下舵机连接小臂,所述上舵机与下舵机通过手臂舵机连接件连接在一起;上舵机与下舵机相连接端均为半圆弧结构,从而保证手臂前后摆动的角度更大。
[0006]优选的是,所述所述手臂舵机连接件包括左内壳和右内壳,右内壳上开有上下两个通孔,所述两个通孔中分别设置有上齿轮和下齿轮。
[0007]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下齿轮固定在下舵机的外壳上;上齿轮通过螺钉固定在上舵机的下方。工作时,下舵机通电带动左内壳转动,下齿轮与上齿轮啮合产生相对运动,从而带动手臂的前后摆动。
[0008]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右内壳的外部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与右外壳连接在一起;左内壳的外部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与左外壳连接在一起。
[0009]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右内壳与右外壳的组装件通过螺钉与左内壳与左外壳的组装件固定在一起。
[0010]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该机器人包括头部、胸部、胳膊、裙甲、大腿、小腿和脚部,所述手臂双动结构位于胳膊的大臂与小臂之间,从而控制大臂与小臂前后摆动角度的大小。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按照本技术的用于机器人的手臂双动结构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按照本技术的用于机器人的手臂双动结构的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与机
器人的组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的说明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而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应用或用途。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用于机器人的手臂双动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4]如图1所示,按照本技术的用于机器人的手臂双动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本技术的用于机器人的手臂双动结构,包括上舵机3和下舵机8,上舵机3连接大臂;下舵机8连接小臂,所述上舵机3与下舵机8通过手臂舵机连接件连接在一起;上舵机3与下舵机8相连接端均为半圆弧结构,从而保证手臂前后摆动的角度更大。
[001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手臂舵机连接件包括左内壳2和右内壳7,右内壳7上开有上下两个通孔,所述两个通孔中分别设置有上齿轮4 和下齿轮6。
[001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齿轮6固定在下舵机8的外壳上;上齿轮 4通过螺钉固定在上舵机3的下方。工作时,下舵机8通电带动左内壳2转动,下齿轮6与上齿轮4啮合产生相对运动,从而带动手臂的前后摆动。
[001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右内壳7的外部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与右外壳5连接在一起;左内壳2的外部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与左外壳1连接在一起。
[001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右内壳7与右外壳5的组装件通过螺钉与左内壳2与左外壳1的组装件固定在一起。
[0020]如图2所示,按照本技术的用于机器人的手臂双动结构的图 1所示优选实施例与机器人的组装图。
[0021]在本实施例中,该机器人包括头部10、胸部20、胳膊30、裙甲 40、大腿50、小腿60和脚部70,所述手臂双动结构位于胳膊30的大臂与小臂之间,从而控制大臂与小臂前后摆动角度的大小。
[0022]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难理解,本技术的用于机器人的手臂双动结构包括本说明书中各部分的任意组合。限于篇幅且为了使说明书简明,在此没有将这些组合一一详细介绍,但看过本说明书后,由本说明书构成的各部分的任意组合构成的本技术的范围已经不言自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机器人的手臂双动结构,包括上舵机(3)和下舵机(8),上舵机(3)连接大臂;下舵机(8)连接小臂,其特征在于:上舵机(3)与下舵机(8)通过手臂舵机连接件连接在一起;上舵机(3)与下舵机(8)相连接端均为半圆弧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器人的手臂双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舵机连接件包括左内壳(2)和右内壳(7),右内壳(7)上开有上下两个通孔,所述两个通孔中分别设置有上齿轮(4)和下齿轮(6)。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机器人的手臂双动结构,其特征在于:下齿轮(6)固定在下舵机(8)的外壳上;上齿轮(4)通过螺钉固定在上舵机(3)的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森
申请(专利权)人:乐森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