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后部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2512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及车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身后部结构应用于具有C柱和D柱的车身上,车身后部结构包括位于C柱和D柱下方的轮罩总成,轮罩总成包括连接于一起的轮罩外板和轮罩内板,车身后部结构还包括轮罩内板传力部、C柱传力部和D柱传力部,轮罩内板传力部包括设于轮罩内板上的减震器支座和减震器支座加强部,C柱传力部和D柱传力部均与轮罩总成相连,并分别沿C柱和D柱延伸设置,且C柱传力部和D柱传力部与轮罩内板传力部形成呈Y形的传力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身后部结构不仅利于提高车身后部结构的强度,而且也利于地面激励沿轮罩内板传力部向C柱及D柱方向分解传递,提升传力效果及车身吸振减振能力。提升传力效果及车身吸振减振能力。提升传力效果及车身吸振减振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后部结构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身
,特别涉及一种车身后部结构。本技术还涉及一种配置有该车身后部结构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在SUV或非承载式车身车型中,轮罩总成与C柱D柱焊接在一起组成车身内板后段总成,为减振器及复杂电器件和线束提供合适的安装点。然而,现有的车身后部结构,因设计不合理,存在结构复杂、车身强度偏弱,车辆在碰撞过程中容易击溃车身内板后段总成,导致后排乘客的安全性降低。另外,安装点布置过于凌乱,占用过多车内空间,且内饰不易布置。此外,在车辆行走过程中车身震动较大,无良好的缓震吸震的能力,导致后排乘客乘坐舒适性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车身后部结构,以能够提高结构强度的同时,利于地面激励的分解传递。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应用于具有C柱和D柱的车身上,所述车身后部结构包括位于所述C柱和D柱下方的轮罩总成,所述轮罩总成包括连接于一起的轮罩外板和轮罩内板,所述车身后部结构还包括轮罩内板传力部、C柱传力部和D柱传力部;
[0006]所述轮罩内板传力部包括设于所述轮罩内板上的减震器支座,以及与所述减震器支座连接的减震器支座加强部,且所述减震器支座加强部与所述轮罩内板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沿所述轮罩内板向下延伸;
[0007]所述C柱传力部和所述D柱传力部均与所述轮罩总成相连,并分别沿所述C柱和所述D柱延伸设置,且所述C柱传力部和所述D柱传力部与所述轮罩内板传力部形成呈Y形的传力结构。
[0008]进一步的,所述轮罩内板传力部还包括设于所述轮罩内板上的轮罩内板加强部,所述轮罩内板加强部与所述减震器支座加强部相对布置,并分设在所述轮罩内板的两侧。
[0009]进一步的,所述轮罩内板加强部包括连接在所述轮罩内板内侧的轮罩内板加强板,所述轮罩内板加强板与所述轮罩内板之间形成有腔体。
[0010]进一步的,所述车身后部结构还包括与所述轮罩总成上端连接的侧窗内板,所述C柱传力部包括设于所述侧窗内板一侧的C柱加强板,所述C柱加强板的下部与所述轮罩总成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侧窗内板的远离所述C柱的一端与所述D柱中的D柱内板相连,所述D柱传力部包括与所述D柱内板连接的D柱加强板,以及设于所述侧窗内板上的D柱内板支撑件;所述D柱加强板的上部与所述侧窗内板连接,所述D柱内板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D柱加强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轮罩总成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D柱内板包括连接于一起的上D柱内板和下D柱内板;所述D柱加强板包括连接于一起的上D柱加强板和下D柱加强板;所述上D柱内板和所述上D柱加强板的上部均与所述侧窗内板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D柱内板和所述D柱加强板之间形成有空腔;和/或,所述D柱内板支撑件包括呈三角状的板体,所述板体和所述D柱加强板位于所述侧窗内板的同一侧。
[0014]进一步的,所述侧窗内板上设有安全带卷收器安装支架,所述安全带卷收器安装支架与所述轮罩内板加强板的上部相连;所述安全带卷收器安装支架内具有腔体,所述轮罩内板加强板和所述轮罩内板之间形成有腔体,且所述安全带卷收器安装支架内的腔体,以及所述轮罩内板加强板和所述轮罩内板之间的腔体,两者均沿所述轮罩内板传力部的传力方向排布。
[0015]进一步的,所述轮罩外板和所述轮罩内板之间连接有连接加强板。
[00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17]本技术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通过在减震器支座加强部与轮罩内板之间形成的空腔,以及设置的内板传力部、C柱传力部和D柱传力部形成呈Y形的传力结构,有利于提升车身后部结构的强度,且也利于地面激励沿轮罩内板传力部向C柱及D柱方向分解传递,提升传力效果,提高车身吸振减振能力,而有着很好的实用性。
[0018]此外,设置轮罩内板加强部和减震器支座加强部相对布置,并分设在轮罩内板的两侧,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内板传力部的结构强度,及车身碰撞强度,从而利于提升后排乘客的安全性能。
[0019]另外,通过设置在侧窗内板上的呈三角状的D柱内板支撑件,与D柱加强板和轮罩总成连接,可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有利于引导地面激励沿轮罩总成和D柱内板支撑件向D柱方向传递,且结构简单,并能够提升传力效果。
[0020]与此同时,设置安全带卷收器安装支架上腔体,以及轮罩内板加强板和轮罩内板之间的腔体,两者均沿轮罩内板传力部的传力方向排布,不仅能够提升结构强度,而且使得结构更为紧凑,并利于周边电器件的布置安装,而可提升车内空间。
[0021]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的车身中配置有如上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
[0022]本技术的车辆通过应用上述的车身后部结构,有利于提高车身的吸振减振能力,增强车辆的越野能力,而有着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23]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的立体图;
[0027]图4为图1中A

A断面图;
[002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的传力路径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轮罩内板;2、轮罩外板;3、侧窗内板;4、C柱加强板;5、C柱加强板下段;6、D柱加强板;601、上D柱加强板;602、下D柱加强板;7、减震器支座;8、D柱内板支撑件;9、减震器支座加强板;10、D柱内板;101、上D柱内板;102、下D柱内板;13、安全带卷收器安装支架;14、轮罩内板加强板;15、锁扣安装板;16、座椅靠背转轴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3]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后部结构,应用于具有C柱和D柱的车身上,所述车身后部结构包括位于所述C柱和D柱下方的轮罩总成,所述轮罩总成包括连接于一起的轮罩外板(2)和轮罩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后部结构还包括轮罩内板传力部、C柱传力部和D柱传力部;所述轮罩内板传力部包括设于所述轮罩内板上的减震器支座(7),以及与所述减震器支座(7)连接的减震器支座加强部(9),且所述减震器支座加强部(9)与所述轮罩内板(1)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沿所述轮罩内板(1)向下延伸;所述C柱传力部和所述D柱传力部均与所述轮罩总成相连,并分别沿所述C柱和所述D柱延伸设置,且所述C柱传力部和所述D柱传力部与所述轮罩内板传力部形成呈Y形的传力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罩内板传力部还包括设于所述轮罩内板(1)上的轮罩内板加强部,所述轮罩内板加强部与所述减震器支座加强部(9)相对布置,并分设在所述轮罩内板(1)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罩内板加强部包括连接在所述轮罩内板(1)内侧的轮罩内板加强板(14),所述轮罩内板加强板(14)与所述轮罩内板(1)之间形成有腔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后部结构还包括与所述轮罩总成上端连接的侧窗内板(3),所述C柱传力部包括设于所述侧窗内板(3)一侧的C柱加强板(4),所述C柱加强板(4)的下部与所述轮罩总成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窗内板(3)的远离所述C柱的一端与所述D柱中的D柱内板(10)相连,所述D柱传力部包括与所述D柱内板(10)连接的D柱加强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雒满禄刘绍安付鹏袁王锋郭青华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长城汽车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