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等离子体处理装置、上部电极组件及其制造和再生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等离子体处理装置、等离子体处理装置中使用的上部电极组件、上部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和上部电极组件的再生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等离子体处理装置中的复合喷淋头电极组件的结构。在专利文献1中,在构成复合喷淋头电极组件的多个部件中的电极板与背衬板之间,配置例如由硅酮形成的界面凝胶,在确保导电性的同时进行电极板的温度控制。
[0003]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等离子体处理装置的上部电极结构。在专利文献2的上部电极结构中,面向等离子体处理空间的第1板的温度控制,是通过在位于其上方的第2板中形成制冷剂用的流路来进行。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2
‑
500471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
‑
21626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9]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等离子体处理腔室;配置在所述等离子体处理腔室内的基片支承部;配置在所述基片支承部内的下部电极;导电性部件,其配置在所述基片支承部的上方,具有至少1个制冷剂入口和至少1个制冷剂出口,且与RF电位或DC电位连接;和上部电极组件,所述上部电极组件具有:导电性板,其以可拆装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导电性部件的下表面,具有与所述至少1个制冷剂入口和所述至少1个制冷剂出口连通的1个或多个制冷剂流路;配置在所述导电性板的下方的电极板;和配置在所述电极板与所述导电性板之间的导电性接合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性接合片由具有400℃~1000℃的熔点的第1导电性材料形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导电性材料包括金属。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导电性材料包括Al
‑
Si合金、Al
‑
Mg合金或Al
‑
Si
‑
Mg合金。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性板与所述电极板之间的线膨胀系数差为2ppm/℃以下。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性部件由第2导电性材料形成,所述导电性板由与所述第2导电性材料不同的第3导电性材料形成。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3导电性材料包括Mo或金属基复合材料。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导电性材料包括Al。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板由Si或SiC形成。10.一种在等离子体处理装置中使用的上部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性板,其以可拆装的方式连接于所述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具有1个或多个制冷剂流路;电极板,其具有等离子体暴露面;和配置在所述电极板与所述导电性板之间的导电性接合片。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上部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性接合片由具有400℃~1000℃的熔点的第1导电性材料形成。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上部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导电性材料包括金属。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上部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导电性材料包括Al
‑
Si合金、Al
‑
Mg合金或Al
‑
Si
‑
Mg合金。14.如权利要求10~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上部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性板与所述电极板之间的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诚人,
申请(专利权)人: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