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轮增压器双层流道变截面涡轮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2402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涡轮增压器双层流道变截面涡轮机,涉及涡轮增压器技术领域,包括增压器壳体,连接壳体,增压机构,润滑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润滑机构,通过涡轮转子轴在连接壳体转动带动连接齿轮转动,机油管将机油流入连接壳体内部,并滴落在涡轮转子轴某一表面,连接齿轮转动带动往复丝杆转动,带动滑块转动,通过限位块在连接壳体内部往复移动,滑块往复移动带动圆弧块移动,从而将涡轮转子轴表面的机油进行涂抹,使机油对涡轮转子轴表面进行均匀的润滑操作,同时多余的机油通过连接壳体底端的机油管进行排出,即可完成对涡轮转子轴表面机油的涂抹,从而减少涡轮转子轴转动磨损。动磨损。动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涡轮增压器双层流道变截面涡轮机


[0001]本技术涉及涡轮增压器
,具体是一种涡轮增压器双层流道变截面涡轮机。

技术介绍

[0002]涡轮增压器包括涡轮机和压缩机,其中在涡轮机中,第一过程气体膨胀,在过程中提取的能量被使用从而在压缩机的区域中压缩第二过程气体。涡轮增压器的涡轮机以及压缩机两者包括壳体和转子,其中压缩机和涡轮机的转子经由安装在轴承壳体中的轴连接,而空气进入增压器后被螺旋压缩,空气与增压器之间高速碰,可能导致压缩的空气量降低。
[0003]而根据公告号“CN101598038B”为一种涡轮增压器双层流道变截面涡轮机,包括涡轮壳、涡壳扩压通道、动力涡轮,所述涡轮壳空腔内设有涡壳进气流道分隔壁,涡壳进气流道分隔壁将涡轮壳空腔分隔成涡壳进气外流道和与涡壳扩压通道连通的涡壳进气流道,所述涡壳进气外流道套装在涡壳进气流道的外侧,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内外双层的进气通道组合,形成了不同的通流截面,有效地分段利用发动机的废气能量。通过改进传统流道实现了变截面涡轮机的功能,同时兼顾了常规的无叶扩压器的具有较宽流量范围的优点。本专利技术中的变截面涡轮机继承性好、结构简单,产品容易升级切换、成本低,容易快速实现工程化。
[0004]上述公开专利中虽然能够充分利用发动机的废气能量,提高压缩空气质量的问题,但是现有的涡轮增压器双层流道变截面涡轮机在转动时内部的转轴需要添加机油,而现有的机油一般通过管道直接流入壳体内部后,而机油会直接掉落至管道接触的转轴进行润滑操作,而未与接触的转轴不能很好地进行润滑操作,因此使转轴润滑不够均匀导致转轴在使用时的磨损较大,从而影响涡轮增压器双层流道变截面涡轮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机油通过管道直接流入壳体内部后容易导致转轴的润滑不均匀从而导致转轴使用时的磨损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涡轮增压器双层流道变截面涡轮机。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涡轮增压器双层流道变截面涡轮机,包括增压器壳体,所述增压器壳体有两个,两个所述增压器壳体之间连接固定有连接壳体,所述增压器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贯穿增压器壳体至连接壳体内部包含有涡轮转子轴的增压机构,所述连接壳体的底端设置有贯穿至连接壳体内部与涡轮转子轴贴合的润滑机构;
[0007]所述润滑机构包括有机油管,所述机油管有两个,两个所述机油管分别位于连接壳体的底端和顶端,并贯穿至连接壳体的内部,所述连接壳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位于涡轮转子轴一端的连接齿轮,所述连接齿轮的一侧连接固定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转动连接于连接壳体的内部,且位于涡轮转子轴的一端。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增压机构包括有动力涡轮,所述动力涡轮
转动连接于增压器壳体的内部,所述动力涡轮远离连接壳体的一侧连接固定有压气机叶轮,所述增压器壳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位于动力涡轮远离压气机叶轮的一侧的浮动轴承,所述涡轮转子轴转动连接于连接壳体的内部,且位于浮动轴承之间。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润滑机构还包括有滑块,所述滑块套接在往复丝杆的外壁,所述滑块远离涡轮转子轴的一端连接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于连接壳体的内部,所述滑块远离限位块的一端连接固定有圆弧块,所述圆弧块与涡轮转子轴的外壁贴合。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增压器壳体的内部开设有涡旋气流槽,所述连接壳体左侧的增压器壳体的内部开设有进气槽,所述连接壳体另一侧的增压器壳体内部开设有出气槽。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动力涡轮通过滚珠与增压器壳体转动连接,所述涡轮转子轴通过滚珠与连接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增压器壳体内部开设有与涡旋气流槽相匹配的控制阀。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涡轮转子轴一侧的外壁套接有卡块,所述连接齿轮通过卡块与涡轮转子轴相互啮合,所述连接壳体的内部开设有与机油管相匹配的润滑槽。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块的内部安装有与往复丝杆外壁相互啮合的月牙销,所述连接壳体的内部开设有与限位块相匹配的滑槽,所述圆弧块靠近涡轮转子轴的一端安装有与涡轮转子轴相匹配的毛刷。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通过设置润滑机构,通过涡轮转子轴在连接壳体转动带动连接齿轮转动,机油管将机油流入连接壳体内部,并滴落在涡轮转子轴某一表面,连接齿轮转动带动往复丝杆转动,带动滑块转动,通过限位块在连接壳体内部往复移动,滑块往复移动带动圆弧块移动,从而将涡轮转子轴表面的机油进行涂抹,使机油对涡轮转子轴表面进行均匀的润滑操作,同时多余的机油通过连接壳体底端的机油管进行排出,通过以上多个零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即可完成对涡轮转子轴表面机油的涂抹,从而减少涡轮转子轴转动磨损。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增压器壳体的结构剖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连接壳体的剖视侧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图2中的A处放大图。
[0020]图中:1、增压器壳体;101、连接壳体;2、增压机构;201、压气机叶轮;202、动力涡轮;203、浮动轴承;204、涡轮转子轴;3、润滑机构;301、机油管;302、连接齿轮;303、往复丝杆;304、滑块;305、限位块;306、圆弧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涡轮增压器双层流道变截面涡轮机,包括增压器壳体1,增压器壳体1有两个,两个增压器壳体1之间连接固定有连接壳体101,增压器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贯穿增压器壳体1至连接壳体101内部包含有涡轮转子轴204的增压机构2,连接壳体101的底端设置有贯穿至连接壳体101内部与涡轮转子轴204贴合的润滑机构3;
[0023]润滑机构3包括有机油管301,机油管301有两个,两个机油管301分别位于连接壳体101的底端和顶端,并贯穿至连接壳体101的内部,连接壳体10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位于涡轮转子轴204一端的连接齿轮302,连接齿轮302的一侧连接固定有往复丝杆303,往复丝杆303转动连接于连接壳体101的内部,且位于涡轮转子轴204的一端。
[002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增压机构2内部零件在增压器壳体1和连接壳体101内部的转动,使增压器壳体1和增压机构2内部的零件完成空气压缩操作,同时增压机构2内部涡轮转子轴204转动时,机油管301将机油倒入连接壳体101内部,并通过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轮增压器双层流道变截面涡轮机,包括增压器壳体(1),所述增压器壳体(1)之间连接固定有连接壳体(101),所述增压器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含有涡轮转子轴(204)的增压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壳体(101)的底端设置有润滑机构(3),用于对涡轮转子轴(204)进行润滑操作;所述润滑机构(3)包括有机油管(301),所述机油管(301)有两个,两个所述机油管(301)分别位于连接壳体(101)的底端和顶端,并贯穿至连接壳体(101)的内部,所述连接壳体(10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位于涡轮转子轴(204)一端的连接齿轮(302),所述连接齿轮(302)的一侧连接固定有往复丝杆(303),所述往复丝杆(303)转动连接于连接壳体(101)的内部,且位于涡轮转子轴(204)的一端,所述往复丝杆(303)的外壁滑动套接有滑块(304),所述滑块(304)远离涡轮转子轴(204)的一端连接固定有限位块(305),所述限位块(305)滑动连接于连接壳体(101)的内部,所述滑块(304)远离限位块(305)的一端连接固定有圆弧块(306),所述圆弧块(306)与涡轮转子轴(204)的外壁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轮增压器双层流道变截面涡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机构(2)包括有动力涡轮(202),所述动力涡轮(202)转动连接于增压器壳体(1)的内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速必得涡轮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