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轮增压器的防机油泄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5392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0:47
一种涡轮增压器的防机油泄漏结构,包括转轴,转轴上依次套设有压轮、密封衬套和垫片,密封衬套的外周设置有环形隔板,密封衬套上在环形隔板的两侧分别套设有中间体盖板和止推轴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中间体盖板设置了一个环形凸台,机油堆积在环形泄油槽中,机油自然淌下时环形凸台可以阻挡机油,减少进入中间体盖板与密封衬套之间的机油量,进而减小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端的机油泄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密封衬套的环形隔板上设置了一个锥面,环形凸台的边缘与锥面的延长线之间没有接触,具有一定间隙,保证正常工况下从锥面甩出的机油不会被中间体盖板的环形凸台阻挡,而是进入环形泄油槽内,在特殊发动机工况下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端的机油泄漏得到改善。泄漏得到改善。泄漏得到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涡轮增压器的防机油泄漏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涡轮增压器,特别是一种涡轮增压器的防机油泄漏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涡轮增压器是一种空气压缩机,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进气量。涡轮增压器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气缸。现有技术中,涡轮增压器的密封结构包括压轮、中间体盖板、密封衬套和止推轴承,在部分发动机工况下,从止推轴承进入的机油容易进入密封衬套与中间体盖板之间的空隙,而导致机油泄漏到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端的压轮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涡轮增压器的防机油泄漏结构,所述的这种涡轮增压器的防机油泄漏结构要解决现有技术的涡轮增压器中的机油容易泄漏到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端的压轮处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的一种涡轮增压器的防机油泄漏结构,包括转轴,转轴上沿轴向依次套设有压轮、密封衬套和垫片,密封衬套的外周设置有环形隔板,密封衬套上在环形隔板的两侧分别套设有中间体盖板和止推轴承,压轮的一侧在中间体盖板上套设有中间壳,中间壳的侧面设置有进油孔,止推轴承中设置有机油通路,机油通路的一端设置在止推轴承的端面并与进油孔连通,机油通路的另一端延伸至止推轴承的内圆周面,中间体盖板的端面中设置有环形泄油槽,环形泄油槽的内侧的中间体盖板的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的内圆周面与环形隔板的外圆周面相配合,环形隔板的端面设置为锥面,在环形隔板的轴向截面中锥面的延长线与环形凸台之间设置有间隙并且延伸至环形泄油槽中。
[0005]进一步的,所述的中间体盖板与密封衬套之间设置有密封环。
[000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技术在中间体盖板设置了一个环形凸台,机油堆积在环形泄油槽中,机油自然淌下时环形凸台可以阻挡机油,减少进入中间体盖板与密封衬套之间的机油量,进而减小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端的机油泄漏。本技术在密封衬套的环形隔板上设置了一个锥面,环形凸台的边缘与锥面的延长线之间没有接触,具有一定间隙,保证正常工况下从锥面甩出的机油不会被中间体盖板的环形凸台阻挡,而是进入环形泄油槽内,在特殊发动机工况下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端的机油泄漏得到改善。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涡轮增压器的防机油泄漏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0008]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09]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涡轮增压器的防机油泄漏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制于本实施例,凡是采用本技术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中的上、下、前、后、左、右等方向的使用仅为了描述方便,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限制。
[0011]如图1

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涡轮增压器的防机油泄漏结构,包括转轴1,转轴1上沿轴向依次套设有压轮2、密封衬套3和垫片4,密封衬套3的外周设置有环形隔板5,密封衬套3上在环形隔板5的两侧分别套设有中间体盖板6和止推轴承7,压轮2的一侧在中间体盖板6上套设有中间壳9,中间壳9的侧面设置有进油孔10,止推轴承7中设置有机油通路11,机油通路11的一端设置在止推轴承7的端面并与进油孔10连通,机油通路11的另一端延伸至止推轴承7的内圆周面,中间体盖板6的端面中设置有环形泄油槽12,环形泄油槽12的内侧的中间体盖板6的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凸台13,环形凸台13的内圆周面与环形隔板5的外圆周面相配合,环形隔板5的端面设置为锥面14,在环形隔板5的轴向截面中锥面14的延长线15与环形凸台13之间设置有间隙并且延伸至环形泄油槽12中。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中间体盖板6与密封衬套3之间设置有密封环8。
[0013]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转轴1、压轮2、密封衬套3、垫片4、止推轴承7等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公知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已了解,在此不再赘述。
[0014]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0015]工作时,机油从中间壳9的进油孔10进入,再经过机油通路11进入止推轴承7,在转轴1高速运动下形成油膜附在止推轴承7两侧为转轴1提供轴向支撑力。多余的机油通过密封衬套3的旋转作用甩到中间体盖板6的环形泄油槽12中,以避免在部分工况下,机油堆积太多,而通过密封环8泄漏到涡轮增压器的压轮2处。
[0016]本技术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制造,本技术在中间体盖板6设置了一个环形凸台13,机油堆积在环形泄油槽12中,机油自然淌下时环形凸台13可以阻挡机油,减少进入中间体盖板6与密封衬套3之间的机油量,进而减小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端的机油泄漏。本技术在密封衬套3的环形隔板5上设置了一个锥面14,环形凸台13的边缘与锥面14的延长线15之间没有接触,具有一定间隙,保证正常工况下从锥面14甩出的机油不会被中间体盖板6的环形凸台13阻挡,而是进入环形泄油槽12内,在特殊发动机工况下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端的机油泄漏得到改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轮增压器的防机油泄漏结构,包括转轴,转轴上沿轴向依次套设有压轮、密封衬套和垫片,其特征在于:密封衬套的外周设置有环形隔板,密封衬套上在环形隔板的两侧分别套设有中间体盖板和止推轴承,压轮的一侧在中间体盖板上套设有中间壳,中间壳的侧面设置有进油孔,止推轴承中设置有机油通路,机油通路的一端设置在止推轴承的端面并与进油孔连通,机油通路的另一端延伸至止推轴承的内圆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方俊王云飞沈怡东刁月红张人铨
申请(专利权)人:博马科技上海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