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感器连接插座自动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126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传感器连接插座自动成型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第一工位及第二工位,第二工位的正上方垂直滑配有动模板,动模板的下端固定有上模,动模板的正上方垂直滑配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设有料筒、驱动电机和料斗,料筒内设有螺杆,螺杆的上端延伸至料筒外并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机架的上表面转动地安装有支架板,支架板上周向均布有下模,下模转动至第二工位时,上模与该工位上的下模同轴并能实现合模,下模位于第一工位时,顶料杆位于该工位上的下模的正下方并能实现顶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传感器连接插座自动成型装置,结构紧凑,能实现自动上下料和注塑成型,效率高且效果好,自动化程度高,安全性好。安全性好。安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感器连接插座自动成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成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传感器连接插座自动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传感器的特点包括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让物体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慢慢变得活了起来。通常根据其基本感知功能分为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湿敏元件、声敏元件、放射线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类。
[0003]传感器连接插座通过注塑成型,在其内部设有金属嵌件,传统工艺中通过立式注塑机进行生产,设备体积大,需要人工放置嵌件,取放不便,且具有安全隐患,同时,效率低;因此,我司研发出一种自动上料(嵌件)和下料(成品)的成型装置,提高生产效率及自动化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占地空间小、能实现自动上料和下料,效率高且安全性好的传感器连接插座自动成型装置。
[0006]【2】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传感器连接插座自动成型装置,其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用于上下料的第一工位及用于注塑的第二工位,所述第一工位的正下方设有顶料气缸33,所述顶料气缸33的上端输出端设有顶料杆,所述第二工位的正上方垂直滑配有动模板41,所述动模板41的下端固定有上模32,所述动模板41的正上方垂直滑配有安装架51,所述安装架51上设有料筒61、驱动电机62和料斗63,所述料筒61垂直设置,所述料筒61的下端固设有喷嘴,所述动模板41上贯穿有容所述喷嘴穿过的孔,所述料筒61的侧壁设有电加热器,所述料斗63的下端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与开设在所述料筒61侧壁的进料口连通,所述料筒61内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上端延伸至所述料筒61外并与所述驱动电机62连接;所述机架1的上表面转动地安装有支架板2,所述支架板2上周向均布有下模31,所述下模31转动至第二工位时,所述上模32与该工位上的下模31同轴并能实现合模,所述下模31位于第一工位时,所述顶料杆位于该工位上的下模31的正下方并能实现顶料。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下模31为两个且周向均布,当其中一所述下模31位于第一工位时,另一所述下模31位于第二工位。
[0009]进一步的,所述支架板2上固定有齿圈21,所述齿圈21同轴于所述支架板2的转动
轴线,所述机架1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啮合于所述齿圈21的驱动齿轮22。
[0010]进一步的,所述机架1上设有朝向所述驱动齿轮22的转速传感器。
[0011]进一步的,所述机架1上垂直滑配有至少三根导柱42,所述导柱42的下端固定有底板43,所述底板43与所述机架1的底部之间设有第一升降油缸组,所述动模板41安装在所述导柱42的上端。
[0012]进一步的,所述动模板41的上端固定有垂直设置的导杆53,所述安装架51滑配在所述导杆53上,所述动模板41与所述安装架51之间设有第二升降油缸52。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升降油缸组包括主油缸71及绕所述主油缸71周向均布的至少两个副油缸72。
[0014]进一步的,所述导柱42为三根,且其中一所述导柱42与所述支架板22同轴。
[0015]【3】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传感器连接插座自动成型装置,双工位设置,能使上下料工序与注射成型工序分开作业,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为人工或机械上下料提供作业空间,便于实现自动化作业或人工操作的安全性;转动式双下模设置,通过转动实现与上模匹配,结构紧凑,运行稳定且效率高;滑动式导柱设置,将油缸内置化,结构紧凑,增大了上方空间利用率;主副油缸设置,具有高输出力及高伸缩速率,提高生产效率及保压能力;立式注塑结构,结构紧凑,安装空间小,相应快;本技术传感器连接插座自动成型装置,结构紧凑,能实现自动上下料和注塑成型,效率高且效果好,自动化程度高,安全性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传感器连接插座自动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传感器连接插座自动成型装置的支架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传感器连接插座自动成型装置的料筒的安装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传感器连接插座自动成型装置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技术实施例。
[0022]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传感器连接插座自动成型装置,用于传感器连接插座的注塑成型,具体的,其包括机架1,机架1作为安装载体,在机架1上设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第一工位用于上下料,上料为金属嵌件的上料,下料为对注塑成型后的连接插座的下料,其均通过机械手完成,第二工位用于注塑成型。
[0023]在第一工位的正下方设有顶料气缸33,该顶料气缸33垂直设置,且输出端朝上设置,在顶料气缸33的输出轴上设有顶料杆,用于对下模内的注塑产品进行顶出,便于人工或手动出料。
[0024]在第二工位的正上方垂直滑配有动模板41,本实施例中,在机架1上贯穿有至少三个导孔,该导孔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在导孔内滑配有导柱42,导柱能实现上下移动,在导柱42的下端固定有底板43,底板43位于机架的下方,在底板43与机架1的底部之间设有第一升降油缸组,本实施例中,第一升降油缸组包括主油缸71及绕主油缸71周向均布的至少两个副油缸72,主油缸71垂直固定在第二工位的正下方,其输出轴朝下设置,且与底板43连
接,该主油缸71的横截面大于副油缸72的横截面,即主油缸能产生的压力远远大于副油缸72能产生的力,副油缸为两个或三个,且周向均布在主油缸71外沿,具体的,副油缸垂直固定在机架1底部,其输出轴与底板43连接,通过主油缸和副油缸的伸缩能带动动模板的上下移动,实现合模和分模,其中,主油缸具有大推力,用于注塑保压,副油缸的伸缩速率较快,用于辅助并实现动模板升降,动模板41位于机架的上方,且固定安装在导柱42的上端。
[0025]在动模板41的下端固定有上模32,该上模为注塑模,具有流道和浇注口,在动模板41的正上方垂直滑配有安装架51,具体的,在动模板41的上端固定有垂直设置的导杆53,导杆为两个或三个,安装架51滑配在导杆53上,并能实现升降,在动模板41与安装架51之间设有第二升降油缸52,升降油缸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其垂直固定在动模板41上,输出端朝上设置,并与安装架51固定连接,用于驱动安装架51上下移动,在安装架51上设有料筒61、驱动电机62和料斗63,料筒61垂直设置,在料筒61的下端固设有喷嘴,同时在动模板4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感器连接插座自动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上下料的第一工位及用于注塑的第二工位,所述第一工位的正下方设有顶料气缸,所述顶料气缸的上端输出端设有顶料杆,所述第二工位的正上方垂直滑配有动模板,所述动模板的下端固定有上模,所述动模板的正上方垂直滑配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有料筒、驱动电机和料斗,所述料筒垂直设置,所述料筒的下端固设有喷嘴,所述动模板上贯穿有容所述喷嘴穿过的孔,所述料筒的侧壁设有电加热器,所述料斗的下端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与开设在所述料筒侧壁的进料口连通,所述料筒内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上端延伸至所述料筒外并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机架的上表面转动地安装有支架板,所述支架板上周向均布有下模,所述下模转动至第二工位时,所述上模与该工位上的下模同轴并能实现合模,所述下模位于第一工位时,所述顶料杆位于该工位上的下模的正下方并能实现顶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连接插座自动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为两个且周向均布,当其中一所述下模位于第一工位时,另一所述下模位于第二工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光永陈燕叶振华方春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永金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