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感器连接插座CCD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8781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传感器连接插座CCD检测设备,其包括进料输送带、检测工位、摄像头、中转输送带、移料机械手和排料机械手;在检测工位上设有用于放置传感器连接插座的放置腔;摄像头分别设置在每个检测工位上并朝向该工位上的放置腔,所述检测工位上的摄像头倾斜角度不同并用于采集不同角度的传感器连接插座的图像;排料机械手用于将中转输送带上的传感器连接插座移至出料输送带上的放置盒内并进行排料。本发明专利技术传感器连接插座CCD检测设备,能实现全自动进料、检测、出料和排料,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和效率高,提高对产品的质量控制。提高对产品的质量控制。提高对产品的质量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感器连接插座CCD检测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传感器连接插座CCD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传感器的特点包括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让物体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慢慢变得活了起来。通常根据其基本感知功能分为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湿敏元件、声敏元件、放射线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类。
[0003]传感器属于精密零部件,为了提高整体的测量精度,传感器本身具有较高的精度要求,同时对其安装也有很高的精度要求,传感器连接插座是传感器的重要组件,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安装及精度,因此,需要对传感器连接插座的质量进行检测,降低或避免不良品出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占地空间小、检测精度高、同时能实现自动出料排序的传感器连接插座CCD检测设备。
[0005]【2】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传感器连接插座CCD检测设备,包括安装支架1,所述安装支架1上设有:进料输送带21,用于传感器连接插座进料;检测工位,至少为三个,所述检测工位上设有用于放置传感器连接插座的放置腔;摄像头,分别设置在每个检测工位上并朝向该工位上的放置腔,所述检测工位上的摄像头倾斜角度不同并用于采集不同角度的传感器连接插座的图像;中转输送带7,用于中转输送;移料机械手,用于将进料输送带21上的传感器连接插座移至第一个检测工位上、或将检测工位上的传感器连接插座移至下一检测工位上、或将末端的检测工位上的传感器连接插座移动至所述中转输送带7上;出料输送带,用于出料;排料机械手5,用于将中转输送带上的传感器连接插座移至出料输送带上的放置盒内并进行排料。
[0006]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工位包括第一检测工位组和第二检测工位组,所述第一检测工位组的正上方设有第一移料机械手3,所述第二检测工位组的正上方设有第二移料机械
手4,所述第一检测工位组的尾部设有第一中转工位24,所述第一检测工位包括至少两个检测工位Ⅰ,所述检测工位Ⅰ与所述第一中转工位位于同一直线、且等距设置,所述第二检测工位组的前端设有第二中转工位25,所述第二检测工位组包括至少两个检测工位Ⅱ,所述检测工位Ⅱ与所述第二中转工位25位于同一直线、且等距设置;所述第一中转工位24与所述第二中转工位的位置能进行切换。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检测工位组与所述第二检测工位组之间设有摆动气缸29,所述摆动气缸29的上端输出轴上设有支撑板,所述第一中转工位和所述第二中转工位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检测工位组与所述第二检测工位组之间的夹角为90度。
[0009]进一步的,位于末端的所述检测工位Ⅱ与所述中转输送带7之间设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位于所述第二移料机械手4的运动路径上。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进料输送带和所述中转输送带的出口端设有挡板,所述进料输送带和所述中转输送带的出口端侧壁设有推料气缸,所述推料气缸水平设置、且其轴线垂直于所述进料输送带或所述中转输送带的输送方向,所述推料气缸的输出轴设有能推动传感器连接插座使其靠近边沿以便于精确抓取的推板。
[0011]进一步的,所述出料输送带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出料输送带61、第二出料输送带62和第三出料输送带63,所述第二出料输送带62位于所述第三出料输送带63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出料输送带61位于第二出料输送带及所述第三出料输送带的输入端,且能实现升降,所述排料机械手5位于所述第一出料输送带的正上方、用于将所述中转输送带7上的传感器连接插座移动至第一出料输送带上的盒体内并进行排序放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料输送带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盒体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65,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气缸652、第二定位气缸651和定位板653,所述第一定位气缸652的输出轴平行于所述第一出料输送带的输送方向,所述第二定位气缸651固定在所述第一定位气缸的输出轴、且其输出轴朝向所述第一出料输送带,所述定位板653平行于所述第一出料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且固定在所述第二定位气缸的输出轴,所述定位板653的尾部向内折弯并形成限位部6531。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出料输送带62和/或所述第三出料输送带63上设有能挡住盒体输送的定料装置64,所述定料装置包括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一出料输送带或所述第三出料输送带正上方的定料气缸,所述定料气缸的下端输出轴上固定有挡料板。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出料输送带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出料输送带的长度。
[0015]【3】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传感器连接插座CCD检测设备,设置容单个插座输送的进料输送带,配设推料机构,能实现对传感器插座的精确定位,便于机械手精确取料及精确放料,结构紧凑,运行精度高;多检测工位设置,能进行多角度检测,检测范围大,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双检测工位组设置,能降低设备长度及占用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设置转动式中转工位,能实现自动换位,实现双检测组之间的连接,结构紧凑,运行稳定;设置中转输送带,实现传感器连接插座的中转放置,便于后续机械手的抓取排序;设置排料口,能将检测未通过的传感器连接插座进行排出,控制良品率;设置排料机构,能对检测完成的传感器连接插座进行排序放置,便于直接包装出库,提高生产效率;双层输出带设置,为输送带后续操作提供操作空间,
避免输送带上的“堵车”而影响设备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传感器连接插座CCD检测设备,能实现全自动进料、检测、出料和排料,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和效率高,提高对产品的质量控制。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传感器连接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传感器连接插座CCD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传感器连接插座CCD检测设备的检测工位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传感器连接插座CCD检测设备的检测工位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传感器连接插座CCD检测设备的中转工位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传感器连接插座CCD检测设备的出料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传感器连接插座CCD检测设备的出料输送带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传感器连接插座CCD检测设备的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专利技术实施例。
[0018]参阅图1

图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传感器连接插座CCD检测设备,用于对传感器连接插座9进行外观检测,参阅图1,该传感器连接插座9包括整体为长方体的插座本体91,插座本体91的一端水平向外凸起,该凸起92为梯形,在插座本体91的上下表面贯穿有圆孔90,同时,在插座本体91的上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感器连接插座CCD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进料输送带,用于传感器连接插座进料;检测工位,至少为三个,所述检测工位上设有用于放置传感器连接插座的放置腔;摄像头,为多个且分别设置在每个检测工位上并朝向该工位上的放置腔,所述检测工位上的摄像头倾斜角度不同并用于采集不同角度的传感器连接插座的图像;中转输送带,用于中转输送;移料机械手,用于将进料输送带上的传感器连接插座移至第一个检测工位上、或将检测工位上的传感器连接插座移至下一检测工位上、或将末端的检测工位上的传感器连接插座移动至所述中转输送带上;出料输送带,用于出料;排料机械手,用于将中转输送带上的传感器连接插座移至出料输送带上的放置盒内并进行排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连接插座CCD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工位包括第一检测工位组和第二检测工位组,所述第一检测工位组的正上方设有第一移料机械手,所述第二检测工位组的正上方设有第二移料机械手,所述第一检测工位组的尾部设有第一中转工位,所述第一检测工位组包括至少两个检测工位Ⅰ,所述检测工位Ⅰ与所述第一中转工位位于同一直线、且等距设置,所述第二检测工位组的前端设有第二中转工位,所述第二检测工位组包括至少两个检测工位Ⅱ,所述检测工位Ⅱ与所述第二中转工位位于同一直线、且等距设置;所述第一中转工位与所述第二中转工位的位置能进行切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连接插座CCD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工位组与所述第二检测工位组之间设有摆动气缸,所述摆动气缸的上端输出轴上设有支撑板,所述第一中转工位和所述第二中转工位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连接插座CCD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工位组与所述第二检测工位组之间的夹角为90度。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连接插座CCD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位于末端的所述检测工位Ⅱ与所述中转输送带之间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光永陈燕叶振华方春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永金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