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床加工环境负压除尘系统及机床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51867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36
本申请涉及一种机床加工环境负压除尘系统及机床,其涉及机械加工设备除尘领域,机床加工环境负压除尘系统包括床身吸尘口、排风机构和隔离顶棚,所述床身吸尘口设置在机床的床身上,所述排风机构与所述床身吸尘口相连接,以能够通过所述吸尘气罩抽吸所述床身内的空气,所述隔离顶棚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隔离条,所述隔离顶棚设置在所述床身的顶部,且通过所述隔离条形成所述床身内外空间的隔离。本申请的机床使用了本申请的机床加工环境负压除尘系统。本申请能够防止加工环境中的粉尘逸出,提高除尘效果。提高除尘效果。提高除尘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床加工环境负压除尘系统及机床


[0001]本申请涉及机床除尘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床加工环境负压除尘系统。本申请还涉及一种机床。

技术介绍

[0002]机床是进行机械加工的重要设备,通过机床的加工,能够将原材料加工成各种所需的结构形状,满足日益多样化的生产、生活的需要。但机床在进行机械加工的过程中,对原材料进行切削或者磨削加工时会产生原材料粉尘,漂浮在空气中的粉尘不仅会被现场工作人员吸入,影响人体的健康,还会沉降在设备和原材料的表面,影响设备的运行和原材料的使用。而一些原材料粉尘,如航空复合材料粉尘,其中含有碳纤维,还会形成粉尘爆炸的风险,需要进行有效的去除。
[0003]为了去除机床加工形成的原材料粉尘,通常使用风机抽吸机床内的空气,在机床内形成负压气流,利用气流吸走机床内的原材料粉尘,输送到过滤装置滤去气体中的粉尘后排放,这样就能够除去机床内加工形成的原材料粉尘,防止粉尘飘散到空气中。
[0004]现有的负压除尘系统多通过吸尘管路抽吸机床内的空气,在机床内加工粉尘较多的区域形成大风量吸尘气流,通过大的抽吸气流吸除机床加工所形成的原材料粉尘。而机床内的空间较大,除尘系统所形成的吸尘气流难以覆盖机床内较大的加工空间,气流的高速流动容易在机床内形成反向气流和吸尘盲区,导致粉尘难以吸除甚至飘散在机床外,影响粉尘的除尘效果。
[000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粉尘除尘效果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提高机床加工形成的原材料粉尘的除尘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机床加工环境负压除尘系统及机床。
[0007]本申请提供的机床加工环境负压除尘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机床加工环境负压除尘系统,包括床身吸尘口、排风机构和隔离顶棚,所述床身吸尘口设置在机床的床身上,所述排风机构与所述床身吸尘口相连接,以能够通过所述床身吸尘口抽吸所述床身内的空气,所述隔离顶棚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隔离条,所述隔离顶棚设置在所述床身的顶部,且通过所述隔离条形成所述床身内外空间的隔离。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设置在机床床身上的床身吸尘口从床身内抽吸空气,并利用隔离顶棚隔离机床床身内外空间,有利于在床身内形成低于床身外部气压的整体负压环境,床身内的整体负压环境能够形成气体由床身外向床身内的流动趋势,避免床身内粉尘的逸出。同时,外部空气通过隔离顶棚的缝隙进入床身内,形成由隔离顶棚至床身吸尘口的气流循环,强化对粉尘的压制和抽吸作用,提高粉尘吸出效果。
[0010]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床身吸尘口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床身吸尘口在机床两侧的所述床身上水平设置,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床身吸尘口之间的间距相等。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设置在床身上的多个床身吸尘口,能够使得床身内形成吸尘气流分布更加均匀,减少床身内的吸尘盲区,提高对床身内飘逸粉尘的吸尘效果。利用水平设置在床身两侧的床身吸尘口,能够在床身内的一个水平面上形成一层整体抽吸气流,有利于提高床身内粉尘的除尘效果。床身吸尘口在床身上的等距离设置,有利于提高床身内吸尘气流的均匀性。
[0012]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每个所述吸尘口处的所述床身上均设置有一个吸尘气罩,所述排风机构与多个所述吸尘气罩相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吸尘气罩能够可靠地将排风机构的抽吸力传递到床身内,提高床身内形成的吸尘气流的均匀性。。
[0014]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床身吸尘口为上下两边水平设置的矩形孔,所述吸尘气罩包括进气部和出气部,所述进气部上设置有矩形的进气口,并通过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床身相连接,所述出气部上设置有圆形的出气口,通过所述出气口与所述排风机构相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床身上一侧边水平设置的矩形的床身吸尘口,有利于在床身内形成整体的抽吸气流层,提高抽吸气流层的气流均匀性。利用吸尘气罩矩形的进气口,能够与矩形的床身吸尘口相配合,有利于提高进气气流的均匀性,利用圆形的出气口,有利于通过管道与排风机构相连接。进气部和出气部的设置,能够进行气流由矩形进气口向圆形出气口的转换,提高气流流动的均匀性。
[0016]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出气部与所述进气部相互垂直设置。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出气部与进气部相互垂直的设置,能够通过平行于床身的出气部,形成垂直于床身的水平抽吸气流,减小了吸尘气罩的空间占用。同时,抽吸气流从进气部流入出气部时,经过急剧的转向形成了紊流,克服了管道中气流中间流速快,边缘流速慢的现象,提高了吸尘气罩中气流分布的均匀性。
[0018]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床身吸尘口设置在所述床身的下部,所述床身吸尘口的下沿距离机床的工作台200

400mm处。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工作台上方200

400mm的床身吸尘口,能够在工作台的上方形成吸尘气流,并利用由床身顶部的隔离顶棚向下流动的气流,形成对机床加工形成的原材料加工屑和加工粉尘的压制和抽吸,减小加工屑和粉尘的扩散,提高粉尘的吸除效果。
[0020]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床身的顶部设置有横梁,所述隔离顶棚设置在所述横梁的前后两侧,所述隔离顶棚连接在所述横梁和所述横梁相对侧的所述床身的顶部之间,且能够随着所述横梁的移动而伸缩。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连接在横梁与横梁相对侧床身顶部之间的隔离顶棚,形成横梁两侧床身顶部内外空间的隔离。利用隔离顶棚的伸缩,保证了横梁的顺畅移动,并且在横梁的移动过程中,保持床身顶部的可靠隔离,从而保障在横梁移动过程中床身内能够维持负压环境。
[0022]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隔离顶棚还包括滑动连接件,所述滑动连接件设置在所述隔离条的两端,且与所述床身的顶部滑动连接。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滑动连接件能够使得隔离顶棚能够在床身的顶部顺
滑的移动,并保证隔离顶棚在移动过程中隔离顶棚与床身之间的隔离。另外,利用滑动连接件还有利于保持床身顶部的位置,提高床身结构的稳定性。
[0024]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排风机构设置在室外,且所述排风机构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粉尘分离装置。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排风机构设置在室外,能够减小室内工作空间内的噪声,并能够对室内多个机床的负压除尘系统集中提供负压抽吸气流,降低除尘成本。将粉尘分离装置设置在室外,能够防止对粉尘分离装置进行操作时对室内空间造成二次污染。
[0026]本申请提供的机床,采用了本申请的机床加工环境负压除尘系统。
[00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本申请的机床加工环境负压除尘系统进行机床加工粉尘的去除,也具有本申请的机床加工环境负压除尘系统的优点。
[0028]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床加工环境负压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床身吸尘口(1)、排风机构和隔离顶棚(2),所述床身吸尘口(1)设置在机床的床身(3)上,所述排风机构与所述床身吸尘口(1)相连接,以能够通过所述床身吸尘口(1)抽吸所述床身(3)内的空气,所述隔离顶棚(2)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隔离条(21),所述隔离顶棚(2)设置在所述床身(3)的顶部,且通过所述隔离条(21)形成所述床身(3)内外空间的隔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加工环境负压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吸尘口(1)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床身吸尘口(1)在机床两侧的所述床身(3)上水平设置,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床身吸尘口(1)之间的间距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床加工环境负压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吸尘口(1)处的所述床身(3)上均设置有一个吸尘气罩(4),所述排风机构与多个所述吸尘气罩(4)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床加工环境负压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吸尘口(1)为上下两边水平设置的矩形孔,所述吸尘气罩(4)包括进气部(41)和出气部(42),所述进气部(41)上设置有矩形的进气口,并通过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床身(3)相连接,所述出气部(42)上设置有圆形的出气口,通过所述出气口与所述排风机构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晶仇启龙冯学胜王数曹笑月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宁庆航空航天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