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床主轴头高负压除尘系统及机床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31229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03
本申请涉及一种机床主轴头高负压除尘系统及机床,其涉及机械加工设备除尘领域,机床主轴头高负压除尘系统包括压力气源、真空发生器、轴头负压结构和集尘箱,所述压力气源与所述真空发生器的进气口相连接,所述真空发生器的真空口与所述轴头负压结构相连接,所述轴头负压结构设置在机床的主轴头邻近部位,使得所述主轴头位于所述轴头负压结构内,所述真空发生器的排气口与所述集尘箱相连接,所述集尘箱内设置有粉尘分离结构,以能够对气体中的粉尘进行分离收集。机床使用了本申请的机床主轴头高负压除尘系统。本申请能够提高对原材料加工粉尘的除尘效果。粉尘的除尘效果。粉尘的除尘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床主轴头高负压除尘系统及机床


[0001]本申请涉及机床除尘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床主轴头高负压除尘系统。本申请还涉及一种机床。

技术介绍

[0002]机床是进行机械加工的重要设备,通过机床的加工,能够将原材料加工成各种所需的结构形状,满足日益多样化的生产、生活的需要。但机床在进行机械加工的过程中,对原材料进行切削或者磨削加工时会产生原材料粉尘,漂浮在空气中的粉尘不仅会被现场工作人员吸入,影响人体的健康,还会沉降在设备和原材料的表面,影响设备的运行和原材料的使用。而一些原材料粉尘,如航空复合材料粉尘,其中含有碳纤维,还会形成粉尘爆炸的风险,需要进行有效的去除。
[0003]为了去除机床加工形成的原材料粉尘,通常使用风机抽吸机床内的空气,在机床内形成负压气流,利用气流吸走机床内的原材料粉尘,输送到过滤装置滤去气体中的粉尘后排放,这样就能够除去机床内加工形成的原材料粉尘,防止粉尘逸出到机床外。
[0004]现有的负压除尘系统多使用风机来产生负压气流,但风机所形成的负压较低,通常仅能够产生10KPa以下的负压,对原材料粉尘的吸除力较小,对于一些质量较大,飞溅动能较高的粉尘的捕捉能力较差。另外,机床内的空间较大,风机难以在机床内较大的空间内形成均匀的负压气流,容易在机床内形成吸尘盲区,影响粉尘的吸除效果。
[000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粉尘除尘效果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提高机床加工形成的原材料粉尘的除尘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机床主轴头高负压除尘系统及机床。
[0007]本申请提供的机床主轴头高负压除尘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机床主轴头高负压除尘系统,包括压力气源、真空发生器和轴头负压结构,所述压力气源与所述真空发生器的进气口相连接,所述真空发生器的真空口与所述轴头负压结构相连接,所述轴头负压结构设置在机床的主轴头邻近部位,使得所述主轴头位于所述轴头负压结构内。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真空发生器能够产生负压超过50KPa的高负压,在轴头除尘模块内形成负压值更高的负压吸尘气流,提高对粉尘的吸除力,有效提高了粉尘,特别是大质量、高动能粉尘的吸尘效果;利用轴头负压结构,能够在机床的主轴头周围形成高负压吸尘空间,在原材料粉尘的产生源头附近对粉尘进行吸除,吸尘距离近,吸尘效果好;利用轴头负压结构能够对轴头加工形成的粉尘形成限制,将粉尘限制在较小的吸尘空间内,有利于粉尘的吸除,减少粉尘的逸出,同时,较小的吸尘空间有利于较高负压的形成,能够利用真空发生器形成的较小的流量形成更高的负压吸尘环境。
[0009]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轴头负压结构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主轴头的邻近
部位,另一端设置有柔性隔离条,以能够通过所述柔性隔离条与待加工件相接触,形成由所述轴头负压结构和所述待加工件围成高负压除尘空间,将所述主轴头容纳在所述高负压除尘空间内。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轴头负压结构的端部设置柔性隔离条,能够在对待加工件进行加工时与待加工件的表面相接触,形成轴头负压结构内外空间的隔离,有利于主轴头周边高负压吸尘环境的形成,并能够进一步减少主轴头加工形成的原材料粉尘的逸出。
[0011]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轴头负压结构还包括轴头负压罩、伸缩风琴罩、隔离条座和距离调节装置;所述轴头负压罩固定在所述主轴头邻近部位,所述真空发生器的真空口与所述轴头负压罩相连接,所述伸缩风琴罩连接在所述轴头负压罩与所述隔离条座之间,所述柔性隔离条设置在所述隔离条座上,所述距离调节装置分别与所述轴头负压罩和所述隔离条座相连接,以能够调节所述隔离条座与所述轴头负压罩之间的距离。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距离调节装置能够调节隔离条座与轴头负压罩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柔性隔离条与待加工件之间形成更好地接触,并能够方便对安装在主轴头上的加工刀具的操作;利用伸缩风琴罩能够在隔离条座与轴头负压罩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时保持轴头负压结构的密封性,有利于保持轴头负压结构内的高负压,和防止轴头负压结构内的粉尘逸出。
[0013]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主轴头安装在机床的A轴运动臂的端部,所述轴头负压结构的一端固定在所述A轴运动臂上,所述真空发生器通过吸尘软管与所述轴头负压结构相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吸尘软管能够在轴头负压结构随A轴运动臂作摆动运动时,防止真空发生器与轴头负压结构之间的连接管路阻碍轴头负压结构的摆动,保证二者之间的可靠连接。
[0015]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A轴运动臂安装在机床的C轴运动臂上,所述C轴运动臂安装在机床的Z向滑台上;在所述C轴运动臂与所述Z向滑台连接处设置有旋转转接结构,所述旋转转接结构的两端能够相对旋转,且一端与所述Z向滑台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C轴运动臂固定连接,所述真空发生器的真空口连接到所述旋转转接结构与所述Z向滑台连接的一端,所述吸尘软管连接到所述旋转转接结构与所述C轴运动臂连接的一端。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旋转转接结构,能够使得旋转轴连接结构的两端在C轴运动臂相对于Z向滑台作旋转运动时产生相对旋转,保证旋转轴连接结构与真空发生器之间的连接管路,以及旋转轴连接结构与吸尘软管之间的连接,能够在C轴运动臂旋转时保持相对静止,防止连接管路影响C轴运动臂的旋转,保证真空发生器与轴头负压结构之间的可靠连接。
[0017]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旋转转接结构包括Z向滑台连接件和C轴运动臂连接件,所述Z向滑台连接件包括盖板部和内固定环,所述C轴运动臂连接件包括底板部和外连接环;所述Z向滑台连接件通过所述内固定环固定在所述Z向滑台上,且所述C轴运动臂连接件通过所述底板部固定在所述C轴运动臂上,使得所述盖板部、所述内固定环、所述底板部和所述外连接环之间形成密封连接腔,所述盖板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密封连接腔相连的真空发生器连接口,并通过所述真空发生器连接口与所述真空口相连接,所述外连接环上
设置有与所述密封连接腔相连的轴头负压结构连接口,并通过所述轴头负压结构连接口与所述吸尘软管相连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盖板部、内固定环、底板部和外连接环形成密封连接腔,能够Z向滑台连接件与C轴运动臂连接件之间发生旋转运动时,方便地保持密封连接腔的密封性,减小高负压压力在传导过程中的损失。
[0019]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真空发生器设置在所述Z向滑台上。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真空发生器安装在Z向滑台上,能够减小真空发生器与轴头负压结构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小真空发生器的真空口与轴头负压结构之间的连接管路的长度,减小气流从轴头负压结构到真空口的流动阻力,和气流流动所引起的负压降低。
[0021]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本申请的机床主轴头高负压除尘系统还包括集尘箱,所述真空发生器的排气口与所述集尘箱相连接,所述Z向滑台安装在机床的横梁上,所述集尘箱设置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床主轴头高负压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气源、真空发生器(1)和轴头负压结构(2),所述压力气源与所述真空发生器(1)的进气口(11)相连接,所述真空发生器(1)的真空口(12)与所述轴头负压结构(2)相连接,所述轴头负压结构(2)设置在机床的主轴头(41)邻近部位,使得所述主轴头(41)位于所述轴头负压结构(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主轴头高负压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头负压结构(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主轴头(41)的邻近部位,另一端设置有柔性隔离条(21),以能够通过所述柔性隔离条(21)与待加工件相接触,形成由所述轴头负压结构(2)和所述待加工件围成高负压除尘空间,将所述主轴头(41)容纳在所述高负压除尘空间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床主轴头高负压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头负压结构(2)还包括轴头负压罩(22)、伸缩风琴罩(23)、隔离条座(24)和距离调节装置(25);所述轴头负压罩(22)固定在所述主轴头(41)邻近部位,所述真空口(12)与所述轴头负压罩(22)相连接,所述伸缩风琴罩(23)连接在所述轴头负压罩(22)与所述隔离条座(24)之间,所述柔性隔离条(21)设置在所述隔离条座(24)上,所述距离调节装置(25)分别与所述轴头负压罩(22)和所述隔离条座(24)相连接,以能够调节所述隔离条座(24)与所述轴头负压罩(22)之间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床主轴头高负压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头(41)安装在机床的A轴运动臂(42)的端部,所述轴头负压结构(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A轴运动臂(42)上,所述真空发生器(1)通过吸尘软管(26)与所述轴头负压结构(2)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床主轴头高负压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轴运动臂(42)安装在机床的C轴运动臂(43)上,所述C轴运动臂(43)安装在机床的Z向滑台(44)上;在所述C轴运动臂(43)与所述Z向滑台(44)连接处设置有旋转转接结构(5),所述旋转转接结构(5)的两端能够相对旋转,且一端与所述Z向滑台(44)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晶仇启龙冯学胜王数曹笑月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宁庆航空航天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