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F6调节剂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8975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6:46
提供了作为激活转录因子6(ATF6)的调节剂的化合物(I)。这些化合物可以用作用于治疗通过ATF6介导的疾病或障碍的治疗剂,并且特别可以用于治疗病毒感染、神经变性疾病、血管疾病或癌症。或癌症。或癌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ATF6调节剂及其用途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1]本申请要求2019年10月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913,126的优先权权益,将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以其整体特此并入本文。


[0002]本公开文本总体上涉及可能用作激活转录因子6(ATF6)的调节剂的治疗剂。ASCII文本文件序列表的提交
[0003]以下以ASCII文本文件提交的内容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计算机可读形式(CRF)的序列表(文件名:196052001440SEQLIST.TXT,记录日期:2020年10月8日,大小:1KB)。

技术介绍

[0004]哺乳动物细胞的EP中错误折叠的蛋白的积累导致折叠机构被压倒,并且导致应激反应。细胞试图通过将信号从ER发送到细胞核,激活庞大的基因表达程序,从而增加了ER中的蛋白质折叠能力,来减少ER蛋白负载。然而,如果此系统失败并且无法重新建立稳态,则细胞会因参与细胞凋亡而死亡。未折叠蛋白反应(UPR)是一种进化保守的信号转导通路,所述通路响应于ER应激而保持蛋白质稳态。
[0005]三个相互交织的信号传导通路包括UPR:(1)PERK(蛋白激酶RNA样ER激酶);(2)IRE1(需肌醇酶1α);和(3)ATF6(激活转录因子6)(McKimpson,W.M.等人,Circ Res,2017,120(5):759

761)。ATF6通路的激活导致基因(如BIP(Grp78)、CHOP或XBP

1)的上调,从而增强了内质网折叠蛋白质或介导质量控制的能力。ATF6与IRE1合作起作用,因为ATF6的靶基因之一是XBP1,是IRE1的关键底物(Yoshida,H.,等人,Cell,2001,107(7):881

891)。PERK发挥几种其他作用,包括暂停新蛋白质的产生,以暂时降低蛋白质折叠负担。
[0006]ATF6是定位于ER中的II型跨膜蛋白,其作为ER应激传感器和转录因子发挥作用(Adachi,Y.,等人,Cell Struct Funct,2008,33(1):75

89;Wu,J.,等人,Dev Cell,2007,13(3):351

64)。当需求超过ER的折叠能力时,ATF6将从ER转移到高尔基体,在高尔基体中通过两种高尔基驻留蛋白酶(位点1和位点2蛋白酶(S1P和S2P))的顺序裂解将ATF6的N末端结构域(ATF6N)从高尔基膜释放以输入到细胞核中,在细胞核中其激活其靶基因的转录(Ye,J.,等人,Mol Cell,2000,6(6):1355

64)。这种激活涉及ATF6与称为ER应激响应元件(ERSE)的共有序列的结合。ERSE的共有序列是CCAATCGGCGGCGG CCACG(SEQ ID NO.1)。
[0007]与通过PERK和IRE1调节的UPR的其他臂不同,ATF6臂尚未与促凋亡信号传导实质性联系(Hetz,C.和Papa,F.R.2018;Sano,R.和Reed,J.C.2013)。相反,ATF6主要在所谓的“适应性UPR”中发挥作用,所述适应性UPR旨在促进急性生理性和病理性损伤后细胞生理学的保护性、适应性重塑和恢复。作为适应性UPR的一部分,ATF6与多个其他应激响应信号传导通路整合,以针对多种类型的ER损伤灵敏地调整细胞生理学。
[0008]在UPR的背景下,这种整合可以通过ATF6与其他UPR调节的bZIP转录因子的异二聚
化实现,所述bZIP转录因子如XBP1(Yamamoto,K.等人2007;Shoulders,M.D.等人2013)或ATF6b(Thuerauf,D.J.等人2007;Thuerauf,D.J.等人2004;Forouhan,M.等人2018;Pieper,L.A.等人2017。ATF6也具有与其他bZIP转录因子异二聚化的潜力,所述其他转录因子通过涉及S1P/S2P依赖性蛋白水解的机制而被类似地调节,如CREB

H(Asada,R.等人2011;Zhang,K.等人2006)。除了异二聚化之外,ATF6信号传导还跟与其他转录因子(如NRF1、PGC1a、PPARa和ERRg)相互作用的其他应激响应信号传导通路整合(Chen,X.等人2016;Wu,J.等人2011;Misra,J.等人2013;Baird,L.等人2017)。
[0009]ATF6与经由多种机制的其他信号传导通路整合的能力反映了除了ER蛋白质稳态重塑之外,此UPR信号传导臂针对诱导ER应激的一系列病理性损伤协调保护性细胞应答的独特潜力。抑制和激活ATF6信号传导的新的药理学方法的建立提供了仔细分析参与针对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变性、代谢疾病或I/R保护不同组织的ATF6信号传导的时机和程度的新的机会。
[0010]已经利用了一些操纵UPR的策略来定义ER应激与人类疾病之间可能的联系,且在癌症和神经变性方面获得巨大进展。
[0011]在癌症中,除了重塑肿瘤微环境和抗癌免疫应答(Song,M和Cubillos

Ruiz,J.R.2019),以及影响癌症的其他主要标志(Urra,H.等人2016)外,肿瘤生长依赖于UPR作为一种选择力来驱动恶性转化(Cubillos

Ruiz,J.R.等人2016)。
[0012]例如,尽管有高剂量化学疗法、自体干细胞移植和新型药剂,但是多发性骨髓瘤(MM)仍然是基本上不可治愈的恶性肿瘤。蛋白酶体抑制剂(PI)(如硼替佐米)增加了MM患者的反应率和存活率。新诊断的MM对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的总体患者反应率是约67%。在复发难治性MM中,反应率降至约40%

60%。因此,存在大量的对硼替佐米耐药的MM患者。MM细胞由于其大量的免疫球蛋白产生需要生理UPR基因的组成型表达而固有地对PI敏感。这似乎降低了其响应于PI诱导的内质网(ER)应激而诱导促凋亡/终末UPR的阈值。UPR诱导的标志之一是ER分子伴侣的转录和翻译增加。这些基因是通过UPR转录因子XBP1和ATF6诱导的。尽管已经显示XBP1剪接及其所致激活在PI处理的MM细胞中受到抑制,但是发现显示,PI处理没有减少2种XBP1靶基因产物GRP78和GRP94的高组成型表达,并且XBP1依赖性UPR靶基因ERdj4通常由PI诱导的观察结果表明,UPR在PI处理的MM细胞中保持功能。由于XBP1和ATF6二者可以与UPR靶基因的启动子中的ER应激反应元件结合,因此已经表明ATF6可以补偿PI处理的MM细胞中降低的XBP1活性。与此一致,已经表明,GRP78和GRP94的诱导在XBP1

/

B细胞中仅略有损害,并且GRP94的表达需要ATF6或XBP1,但不同时需要二者。有趣的是,先前的研究表明,XBP1预测了对硼替佐米的敏感性,并且其水平与对硼替佐米的敏感性成比例相关。最近,Harnoss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
d
是H或C1‑
C6烷基;R1是C1‑
C6烷基、C3‑
C8环烷基或C1‑
C6卤代烷基;L是

CH2‑
或不存在;
‑‑
是键或不存在;R2、R3、R4、R5和R6各自独立地是H、卤基、CN、C1‑
C6烷基、或C1‑
C6卤代烷基,其中R2、R3、R4、R5和R6中的至少两个是卤基、CN、C1‑
C6烷基、或C1‑
C6卤代烷基,和/或其中R2、R3、R4、R5和R6中的一个是CN;或者R2、R4、R5和R6各自独立地是H、卤基、CN、C1‑
C6烷基、或C1‑
C6卤代烷基并且
‑‑
是键,使得R3与R1和它们所附接的原子一起形成5或6元碳环,其中所述5或6元碳环是未经取代的或被一个至三个选自以下的基团取代:卤基、CN、

OH、C1‑
C6烷基和C1‑
C6卤代烷基;A是R
a
是5或6元杂芳基,其中所述5或6元杂芳基是未经取代的或被一个至四个选自以下的基团取代:OH、卤基、C1‑
C6烷基和C1‑
C6烷氧基,条件是,当A是并且R
a
是2

呋喃基或2

硫代呋喃基时,(i.)

(vi.)中的至少一项适用:(i.)L不存在,并且R1是C1‑
C6烷基;(ii.)
‑‑
是键,使得R3与R1和它们所附接的原子一起形成5或6元碳环,条件是当形成所述5元碳环时,R2、R4、R5和R6中的至少一个是卤基、CN、C1‑
C6烷基、或C1‑
C6卤代烷基;(iii.)R2、R3、R4、R5和R6中的一个是CN;(iv.)R4和R5各自独立地是Cl、Br、I、CN、C1‑
C6烷基、或C1‑
C6卤代烷基;(v.)R2和R3各自是Cl;并且(vi.)R2、R3、R4、R5和R6中的至少一个是F、Br、I、CN、或C1‑
C6卤代烷基并且R
a
是2

硫代呋喃基;并且R7是H、C1‑
C6烷基或或C1‑
C6卤代烷基,条件是,当R
d
是C1‑
C6烷基时,R7是H,并且当R7是C1‑
C6烷基时,R
d
是H。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R
a
的5或6元杂芳基选自2

呋喃基、2

吡啶基、2

嘧啶基、4

嘧啶基和2

吡嗪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A是并且R
a
是2

呋喃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A是并且R
a
是2

吡啶基。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A是并且R
a
是2

嘧啶基。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A是并且R
a
是4

嘧啶基。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A是并且R
a
是2

吡嗪基。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A是并且R
a
是2

呋喃基。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A是并且R
a
是2

吡啶基。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A是并且R
a
是2

嘧啶基。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A是并且R
a
是4

嘧啶基。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A是并且R
a
是2

吡嗪基。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A是并且R
a
是2

呋喃基。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A是并且R
a
是2

吡啶基。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A是并且R
a
是2

嘧啶基。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A是并且R
a
是4

嘧啶基。1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A是并且R
a
是2

吡嗪基。18.根据权利要求1

17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
‑‑
是键,使得R3与R1和它们所附接的原子一起形成5元碳环。19.根据权利要求1

17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
‑‑
是键,使得R3与R1和它们所附接的原子一起形成6元碳环。
20.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A是R
a
是2

呋喃基,L不存在并且R1是C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
申请(专利权)人:普拉西斯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