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R激动剂以及包含新生抗原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1290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TLR激动剂以及包含新生抗原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将TLR3配体双链RNA的类似物Poly(I:C)与TLR7/8配体单链RNA的类似物R848混合作为复合佐剂与新抗原多肽配置为新抗原疫苗注射针剂。用于促进抗原提成细胞对新抗原的提呈,并增强免疫系统尤其是肿瘤特异性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识别和杀伤。和杀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TLR激动剂以及包含新生抗原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肿瘤的免疫治疗领域,尤其涉及TLR3激动剂、TLR7/8激动剂、以及包含新生抗原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及革新,目前实体瘤的治疗手段包括外科手术切除、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射频消融、靶向治疗等,但多数中晚期肿瘤患者仍面临术后复发率高,远期生存率低等问题。例如术后伤口愈合的反应可能导致转移性肿瘤的生长,放疗和化疗往往会引起肿瘤的耐受导致复发,化疗药物开发成本过高。而肿瘤治疗性疫苗是今年来兴起的一种很有前途的免疫治疗策略,能够促进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检测、识别,并启动适应性免疫尤其是细胞毒性T细胞(CTL)对肿瘤特异性的杀伤。已经在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黑色素瘤等实体肿瘤的试验中取得较好的疗效。而近年来基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 point inhibitors,ICIs)如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

1)及其配体(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

L1)抗体,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 4,CTLA

4)抗体等的免疫疗法发展迅猛,在进展期实体瘤免疫治疗中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仍有超过50%的患者由于缺乏肿瘤特异性的淋巴细胞浸润等原因对ICIs治疗不响应且有超过20%的患者发生≥3级的免疫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因此,探索新型的免疫策略以增强肿瘤特异性淋巴细胞浸润,进一步提升实体瘤患者免疫治疗的ORR,可能是实体瘤精准免疫治疗未来的方向。
[0003]肿瘤新生抗原是一类肿瘤特异性抗原(Tumor specific antigen,TSA),特异存在于肿瘤细胞中且具有免疫原性,有非同义突变、选择性剪切、翻译后修饰等产生的突变。突变可转录成mRNA,翻译成突变肽段,其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形成的MHC

多肽复合物经高尔基体呈递至肿瘤细胞表面,可被TCR特异性识别,从而诱导机体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相比于传统的肿瘤相关抗原(Tumor associated antigen,TAA),以新生抗原为靶点的免疫治疗具有特异性强、无中枢耐受和自身免疫问题、副作用小、可实现个体化精准免疫治疗等优点。近年来,国内外多个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均显示出新生抗原疫苗在多种恶性肿瘤如黑色素瘤、神经胶质瘤等的治疗中均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癌症免疫治疗的突破带来了新的曙光。因此,通过新生抗原疫苗联合ICIs的免疫策略增加肿瘤内新生抗原特异性T细胞浸润并解除其免疫抑制状态从而发挥更强大、精准的抗肿瘤能力活性,可能是进一步提升实体瘤免疫治疗疗效的重要策略。
[0004]为了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并克服肿瘤环境所带来的免疫抑制,完整的新抗原疫苗方案需要辅以适当的佐剂。佐剂是一种化合物,可以增强或改变对抗原的特定免疫反应的强度、类型、质量和持续时间,通过炎症反应刺激先天免疫系统,进而促进和放大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可以协助疫苗克服免疫耐受机制,促进抗原提成以增强CTL诱导,增强
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提高新抗原疫苗的疗效的复合佐剂方案,该复合佐剂方案是通过促进APC对新抗原的提呈继而发挥增强CTL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
[0006]抗原提呈细胞APC表达病原体识别受体(PRR)包括:Toll样受体(TLRs)、C型凝集素受体(CLRs)、Nod样受体(NLRs)等,其中Toll样受体是最早发现,研究最为深入的模式识别受体,是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间的桥梁。TLRs识别病原体中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也识别危险相关分子模式(DAMPs)。当TLR受到刺激时,有两个主要的信号通路被激活。myd88依赖途径导致TNFα、IL

6、IL

1的产生。MyD88非依赖途径导致I型干扰素的产生。大量人工合成的TLR配体类似物已获批投入临床前试验。TLR3和TLR7/8的激动剂Poly(I:C)和R848均已获批用于病毒感染、生殖器疣等疾病的治疗。这两种激动剂(1)作用机制较为清楚;(2)安全,低毒性;(3)可同时串联其他模式识别受体的优势。
[0007]TLR3受体位于胞内,识别双链RNA。Poly(I:C)是TLR3激动剂,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用作佐剂。一方面通过caspase

8依赖的机制,减少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另一方面激活树突状细胞提称抗原并诱导NK细胞杀死肿瘤细胞。TLR3被激动剂或配体激活后诱导树突细胞产生分泌IL

12、I型IFN,上调MHC

II分子的表达,增强抗原交叉提呈作用,尤其是延长CD8
+
细胞的细胞免疫反应。联合施用TLR3激动剂诱导富含肿瘤特异性T细胞的CD8
+
T
RMs
亚群,进一步提升ACT治疗靶向性、持久性。
[0008]CD8
+
组织驻留T细胞(CD8
+
Tissue resident T cell,CD8
+
T
RM
)是一类新近被发现的TIL亚群,细胞表面高表达CD8和CD69等分子标记物。与在组织和血液之间循环的中枢和效应记忆T细胞不同,CD8
+
T
RMs
永久性地驻留于组织内,不再参与组织和血液之间的再循环。与非CD8
+
T
RMs
细胞相比,CD8
+
T
RMs
具有克隆扩增、富集、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因子相关的基因转录本。组织中浸润的CD8
+
T
RMs
当重新暴露于适当的抗原时,会恢复强大的免疫功能,从而有效预防肿瘤的复发。诱导大量CD8
+
T
RMs
产生且增强其特异性靶向肿瘤能力,过继浸润肿瘤组织,能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强大肿瘤杀伤和持久免疫记忆能力。
[0009]TLR7/8受体位于胞内,识别含有尿嘧啶重复序列的病毒单链RNA。R848是TLR7/8激动剂。刺激促炎细胞因子和干扰素IFN

α的产生。
[0010]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2个TLR激动剂组成适用于新抗原疫苗的复合佐剂,以增强CTL响应,提高新抗原疫苗疗效。
[001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TLR3激动剂、TLR7/8激动剂、以及包含新生抗原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其中新生抗原包括一种或多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TLR3激动剂、TLR7/8激动剂、以及包含新生抗原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其中新生抗原包括一种或多种多肽,或插入编码所述多肽的核酸序列的质粒,每种多肽能够特异性结合肿瘤患者的T细胞表面的T细胞抗原受体,所述多肽是由所述肿瘤患者的癌细胞表达的突变新抗原;所述药物用于相对于单独给予新生抗原增强所述肿瘤患者中针对该新生抗原的免疫应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TLR3激动剂为Poly(I:C),所述TLR7/8激动剂为R84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用于相对于未治疗的对照受试者延迟或减少所述肿瘤患者中的肿瘤生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用于增加所述肿瘤患者中的成熟DCs细胞表面分子标记物:CD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志雄刘小龙曾永毅刘文翰吴名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福州市传染病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