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探针组、检测新型冠状病毒多重核酸靶标的探针组及其试剂盒及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6243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探针组、检测新型冠状病毒多重核酸靶标的探针组及其试剂盒及检测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探针组、检测新型冠状病毒多重核酸靶标的探针组及其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探针组、检测新型冠状病毒多重核酸靶标的探针组及其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技术背景
[0002]新冠肺炎(COVID

19)肆虐全球,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与公众健康,给世界各国造成严重的经济社会负担。
[0003]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确诊主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

PCR(RT

qPCR)进行病毒核酸载量检测或通过二代测序进行病毒核酸序列分析。然而RT

qPCR病毒核酸检测需要使待测DNA模板、特异性引物、荧光染料、PCR扩增缓冲液在PCR扩增反应条件下扩增循环一定的次数,使荧光信号达到设定阈值;二代测序需要在生成新DNA互补链时,加入dNTP 通过酶促级联反应催化底物激发出荧光,或直接加入被荧光标记的dNTP或半简并引物,在合成或连接生成互补链时释放出荧光信号,通过捕获光信号转化为一个测序峰值,获得互补链序列信息,因此RT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探针组,其包含一种报告探针,及至少一种媒介子探针,其中,所述媒介子探针从5

至3

方向包含媒介子序列、靶特异性序列,所述靶特异性序列包含与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靶标序列的部分对照序列互补的序列,所述核酸靶标序列的部分对照序列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靶标序列在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中与环状引物或内侧引物互补配对后沿伸扩增出的序列,所述媒介子序列包含不与所述核酸靶标序列或对照序列互补的序列,所述靶特异性序列中的一个碱基被修饰成RNA碱基其余为DNA碱基,所述RNA碱基位于所述靶特异性序列5

端第2或3个碱基处;所述报告探针从3

至5

方向包含,与所述媒介子序列或其部分互补的捕获序列,以及模板序列,并且RNA碱基及RNA碱基端的靶特异性序列不与所述报告探针互补配对,所述报告探针5

端标记报告基团,而3

端标记淬灭基团,所述报告探针在与其互补序列杂交的情况下发出的信号不同于在未与其互补序列杂交的情况下发出的信号,所述报告基团和淬灭基团相距10

80nt或更长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靶标序列选自新型冠状病毒的保守基因序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探针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靶标序列选自SARS

CoV

2病毒的保守基因序列:N基因、E基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针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组为选自下列的探针组:第一探针组,靶向新冠病毒SAR

CoV

2的E基因的环引物,其包含,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的环媒介子探针E

LMP,以及,分别如SEQ ID No.8、18所示的2种报告探针UP1/UP2中的一种,报告探针的5

端标记荧光基团,而3

端标记淬灭基团,SEQ ID No.7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的5

至3

方向第16个碱基被修饰为RNA碱基,其余为DNA碱基;第二探针组,靶向新冠病毒SAR

CoV

2的E基因的内引物,其包含,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的内媒介子探针E

LMP,以及,分别如SEQ ID No.8、18所示的2种报告探针UP1/UP2中的一种,报告探针的5

端标记荧光基团,而3

端标记淬灭基团,SEQ ID No.9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的5

至3

方向第16个碱基被修饰为RNA碱基,其余为DNA碱基;第三探针组,靶向新冠病毒SAR

CoV

2的N基因的环引物,其包含,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7所示的环媒介子探针N

LMP,以及,分别如SEQ ID No.8、18所示的2种报告探针UP1/UP2中的一种,报告探针的5

端标记荧光基团,而3

端标记淬灭基团,SEQ ID No.17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的5

至3

方向第17个碱基被修饰为RNA碱基,其余为DNA碱基。5.检测新型冠状病毒多重核酸靶标的探针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新冠病毒SAR

CoV

2的N基因的引物组,或/和检测新冠病毒SAR

CoV

2的E基因的引物组;所述检测新冠病毒SAR

CoV

2的E基因的引物组包括:权利要求4所述的第一探针组和第二探针组,及E基因外侧引物N

WF/N

WR,E基因内侧引物N

FIP/N

BIP,E基因环状引物N

LF/N

LB;所述检测新冠病毒SAR

CoV

2的N基因的引物组包括:权利要求4所述的第三探针组,及N基因外侧引物N

WF/N

WR,N基因内侧引物N

FIP/N

BIP,N基因环状引物N

LF/N

LB。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探针组,其特征在于,N基因外侧引物:引物N

WF: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1所示;引物N

WR:核苷酸序列如
SEQIDNo.12所示;N基因内侧引物:引物N

FIP: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3所示;引物N

BIP: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4所示;N基因环状引物:引物N

LF: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5所示;引物N

LB: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6所示。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探针组,其特征在于,E基因外侧引物:引物E

WF: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引物E

WR: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E基因内侧引物:引物E

FIP: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3所示;引物E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龙许海坡赵必星蔡志雄曾永毅孙宇鹏张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福州市传染病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