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李杏枝专利>正文

减速箱变速齿轮切换装置组合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2676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动工具组件技术领域,它是在一壳体内设有一变速齿轮组与一切换齿轮,其内壁并设有内环齿,该切换齿轮设有一被动件,该被动件设有杆件,该壳体外设有一切换钮,且该切换钮设有延伸杆,且该延伸杆设有可配合该杆件的凹槽,使该杆件与该凹槽套合时,可藉由推动该切换钮时而控制该切换齿轮啮合于上述的内环齿与否,进而控制变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系能否在该切换齿轮的内齿回转。该装置结构简单,组装容易。(*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动工具组件
,尤其是指一种应用于切换钮与切换齿轮之间的连动机构。使其组装更为容易,且结构更为简单,可以降低制造成本的减速箱变速齿轮切换装置。通常,藉由马达驱动旋转的电动工具,均设有变速机构,并藉由切换钮控制该变速机构,以调整输出轴的转速。传统的变速机构是包括有变速齿轮组与一可移动的切换齿轮,该切换齿轮的外环周设有外齿,而内环周设有内齿,该内齿可和该变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啮合该切换齿轮是受到切换钮连动,藉以在推动该切换钮时可控制该切换齿轮的外齿啮合于壳体的内环齿与否,当切换齿轮的外齿啮合该壳体的内环齿时即受到壳体固定住而无法旋转,因而啮合于该切换齿轮的内齿的行星齿轮组即在该内齿旋转,而由另外的齿轮系运转而当推动切换钮以使其外齿脱离壳体所设的内环齿时,则该切换齿轮可被行星齿轮系驱动旋转,藉以达到调整齿轮比而变速的目的。如图5所示,传统的电动工具,其切换钮与切换齿轮的连动关系,是在壳体的相对二侧分别设有一槽孔,另在切换钮的下方结合有一呈拱型的连动件,该连动件的二端部的相对二内侧面设有突轴,是利用该二突轴分别由外往内穿过该壳体的二槽孔并固定在该切换齿轮,藉以推动该推钮时可经由该连动件驱动该切换齿轮移动而决定是否啮合于壳体的内环齿。然而,由于该连动件所设的突轴欲穿过壳体的槽孔并与切换齿轮结合时较为不易,且结构较为复杂。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由壳体、被驱动件、切换齿轮、切换钮和变速齿轮组所组成的减速速箱变速变速齿轮切换装置组合结构,它不仅组装方便,而且结构简单,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它是在一壳体内的容置空间设有一变速齿轮组与一切换齿轮,该壳体的相对二侧壁设有贯通的槽孔,在该壳体的内壁面设有内环齿,该壳体外设有一切换钮,且该切换钮可连动该切换齿轮,以控制该切换齿轮是否啮合于该内环齿,其特征在于该切换齿轮的外环周设有一环沟,另设有一可配合于该环沟的被驱动件,该被驱动件具有位于相对二侧的杆件,使该切换齿轮配合于该壳体内时,可使该二杆件分别延伸出该壳体二侧的槽孔,该切换钮设有延伸杆,且该延伸杆设有可供该杆件套合的凹槽,使该杆件与该凹槽套合时,藉由推动该切换钮可控制该切换齿轮啮合于上述内环齿与否。所说的被驱动件,它具有对应上述环沟的半圆形部分,且该半圆形部分的二端分别延设有一呈L形的杆件。且该设于延伸杆的凹槽是由该延伸杆的外端往里端延设适当深度,以能配合该杆件。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它不仅组装方便,而且结构也更加简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要元件组合关系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将切换齿轮组合于壳体内,并组合切换钮时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组合结构的平面剖视图。图4为图3的动件图。图5为常规减速箱变速齿轮切换装置组合结构的立体图。现再结合上述各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包括有一壳体1,该壳体1为一圆筒形态,其内部具有容置空间10,以供装设变速齿轮组5与一切换齿轮3;由于该变速齿轮组5的结构为常规的技术,也并非本技术的重点,故在此不予赘述。该壳体1的内壁适当位置设有环周的内环齿12,且在壳体1侧壁的相对二侧位置分别设有一贯通的槽孔11。该切换齿轮3的外环周设有外齿31与一环沟33,而内壁面环周设有内齿32。另外设有一以金属线材弯折成型的被驱动件2,该被驱动件2是形成为具有一对应上述环沟33的半圆形部分,在该半圆形的二端分别弯折成出一呈L型杆件21,藉以可利用该半圆形部分直接套入该环沟33而将被驱动件2与切换齿轮3结合在一起,当切换齿轮3组合于壳体1内时,是同时使该二杆件21由壳体1内部往外部方向延伸出槽孔11。该壳体1外设有一切换钮4,该切换钮4的相对二侧分别一体设有一弧形的延伸杆41,该延伸杆41的弧度是对应于该壳体1的外部轮廓形状,使其配合于壳体1外部时能尽量地贴合于外壁面该延伸杆41的端部内壁面设有可供该杆件2的一边套合的凹槽411,是使该杆件2与该凹槽411直接套合而令切换钮延伸杆41与杆件2结合在一起,藉此,推动该切换钮4时即可控制该切换齿轮3啮合于上述的内环齿12否;当切换齿轮3的外齿31啮合于该壳体1的内环齿12时即受到壳体1固定住而无法旋转,因而啮合于该切换齿轮3的内齿32的行星齿轮组(图中未示)即在内齿32旋转,而由另外的齿轮系运转;当推动切换钮4以使其外齿31脱离内环齿12时,则该切换齿轮3可被行星齿轮系驱动旋转,藉以达到调整齿轮比而变速的目的。以上所述的,仅为用以解释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据以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于是,凡有在相同的创作精神下所作的任何修饰或变更,均仍应包括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减速箱变速齿轮切换装置组合结构,包括在一壳体内的容置空间设有一变速齿轮组与一切换齿轮,该壳体的相对二侧壁设有贯通的槽孔,在该壳体的内壁面设有内环齿,该壳体外设有一可连动该切换齿轮,以控制该切换齿轮是否啮合于该内环齿的切换钮,且该切换钮其特征在于该切换齿轮的外环周设有一环沟,另设有一可配合于该环沟的被驱动件,该被驱动件具有位于相对二侧的杆件,使该切换齿轮配合于该壳体内时,可使该二杆件分别延伸出该壳体二侧的槽孔,该切换钮设有延伸杆,且该延伸杆设有可供该杆件套合的凹槽。2.按权利要求1所说的减速箱变速齿轮切换装置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被驱动件,它具有对应所述环沟的半圆形部分,且该半圆形部分的二端分别延设有一呈L形的杆件。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电动工具组件
,它是在一壳体内设有一变速齿轮组与一切换齿轮,其内壁并设有内环齿,该切换齿轮设有一被动件,该被动件设有杆件,该壳体外设有一切换钮,且该切换钮设有延伸杆,且该延伸杆设有可配合该杆件的凹槽,使该杆件与该凹槽套合时,可藉由推动该切换钮时而控制该切换齿轮啮合于上述的内环齿与否,进而控制变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系能否在该切换齿轮的内齿回转。该装置结构简单,组装容易。文档编号H02K7/116GK2365810SQ9920502公开日2000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1999年3月5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5日专利技术者钟李杏枝 申请人:钟李杏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速箱变速齿轮切换装置组合结构,包括在一壳体内的容置空间设有一变速齿轮组与一切换齿轮,该壳体的相对二侧壁设有贯通的槽孔,在该壳体的内壁面设有内环齿,该壳体外设有一可连动该切换齿轮,以控制该切换齿轮是否啮合于该内环齿的切换钮,且该切换钮其特征在于:该切换齿轮的外环周设有一环沟,另设有一可配合于该环沟的被驱动件,该被驱动件具有位于相对二侧的杆件,使该切换齿轮配合于该壳体内时,可使该二杆件分别延伸出该壳体二侧的槽孔,该切换钮设有延伸杆,且该延伸杆设有可供该杆件套合的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李杏枝
申请(专利权)人:钟李杏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