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酶Q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1936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辅酶Q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辅酶Q
10
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涉及辅酶Q
10
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具体涉及辅酶Q
10
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靶向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辅酶Q
10
(Ubidearenone,Coenzyme Q
10
,CoQ
10
),又称为泛醌,化学名称为2,3-二甲氧基-5-甲基-6-癸异戊烯基苯醌,其分子式为C
59
H
90
O4,相对分子质量为863.34Da,结构式如下。常温下CoQ
10
为黄色或橙黄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溶于丙酮、乙醚、石油醚,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水和甲醇,熔点为48~52℃,油水分配系数为4.95,遇光易分解。
[0003][0004]CoQ
10
广泛存在于微生物细胞体、植物叶和种子以及各种动物机体中,1940年,Morton发现CoQ
n
同系物;1957年,Crane从牛心肌线粒体中分离得到CoQ
10
。CoQ
10
作为一种脂溶性物质常与维生素类共存,在人体的心脏、肝脏、肾脏和胰腺中浓度最高,总含量为0.5~1.5g;在细胞内分布为,细胞核占25~30%、细胞质占5~10%、线粒体占40~50%、微粒体占15~20%。随着年龄增长,体内CoQ
10
含量逐渐下降,且病人体内尤其病变组织CoQ
10
含量常低于正常值。
[0005]CoQ
10
结构中的苯醌环和异戊烯基侧链是其生理生化功能的基础。CoQ
10
可促进氧化磷酸化反应,在细胞线粒体内呼吸链质子转移和电子传递中起重要作用,是细胞呼吸和代谢的激活剂,也是内源性高效抗氧剂。CoQ
10
还具有一些其他的生化功能,如保护生物膜完整性、稳定膜电位、调节线粒体膜孔的通透性、激活线粒体解偶联蛋白、调节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β-2整联蛋白的合成及参与细胞信号传导和基因表达等。
[0006]1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0007]CoQ
10
在生物学等方面的功能不断被发现,近几年来国内外相继对其医学价值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显示出了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前景。1)防治心血管疾病CoQ
10
可以清除自由基,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增强心肌收缩力;缩小心肌缺血范围并降低丙二醛的生成,从而保护缺血心肌,临床常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炎、心绞痛、心律失常、冠心病及高血压等疾病的辅助治疗。另外,CoQ
10
还可以防治某些药物如阿霉素等引起的心脏毒性。
[0008]2)免疫增强作用CoQ
10
能够增强机体免疫细胞杀灭细菌的活力,增加白细胞数量、胸腺活力、免疫球蛋白和抗体含量;可激活NK细胞,从而启动T细胞,活化巨噬细胞为抗原提
呈细胞,参与识别、吞噬和处理抗原,传递免疫信息。此外,CoQ
10
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减少机体组织氧化损伤等功能也可能与其增强免疫系统的能力有关。
[0009]3)治疗急慢性肝炎CoQ
10
有助于降低转氨酶和胆红素、调节蛋白比例等。
[0010]4)抗肿瘤作用人肝癌、胃癌、肠癌细胞线粒体中显著缺乏CoQ
10
,晚期癌症患者的血淋巴细胞中也缺乏CoQ
10
约50%。CoQ
10
可直接用于一些癌症的治疗,提高淋巴细胞抗体的合成能力;晚期转移性癌症患者服用CoQ
10
后可稳定病情,延长生命,这为抗癌药物长期并较大剂量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0011]5)其它治疗帕金森病、促进学习记忆、艾滋病的辅助治疗、治疗线粒体型糖尿病及糖尿病性神经炎、再生障碍性贫血、肾疾病、肺炎和肺气肿、溃疡、牙周病、坏血病、皮肤病,预防偏头痛,缓解他汀类药物引起的肌痛、肌无力、痛性痉挛、横纹肌溶解等。
[0012]CoQ
10
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无毒、无致畸作用,临床使用十分安全,每天200mg服用6~12个月或每天100mg服用6年,未见报道有严重的副作用。
[0013]CoQ
10
剂型有片剂、胶囊、软胶囊和注射液,上述制剂的质量标准均被中国药典收载。上市注射液中使用吐温80增溶,该物质能导致溶血,且注射液在储存过程中药物易析出。
[0014]GM1由1个唾液酸、1个葡萄糖、2个半乳糖、1个氨基半乳糖和1个神经酰胺残基构成,具有两亲性,其CMC值较低,为10-10

10-8
M,可作为一种表面活性剂应用,结构式如下。
[0015][0016]GM1是一种含唾液酸的糖神经鞘脂类物质,最早由德国Klenk发现,广泛存在于哺乳类动物的细胞膜上,尤以神经系统含量最为丰富,镶嵌于细胞双层脂质膜结构中,是神经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约占总脂质的10%。GM1参与人体神经系统的发生、生长、分化和再生过程,对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治疗起重要作用。目前,GM1己上市的注射液商品名为施捷因,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创伤性和心脑血管疾病的神经损伤,帕金森症,各种慢性病后期的神经功能障碍、脑萎缩、阿尔兹海默病、智力障碍等。
[0017]目前辅酶Q
10
的制剂只有辅酶Q
10
注射液,采用吐温80进行增溶,存在较多问题,例如药物浓度低、毒副作用大、制剂放着过程中的药物析出、没有心脏靶向性、没有脑组织靶向性等等。
[0018]现有技术中没有将GM1用于修饰CoQ
10
乳剂,从而提高其药物的靶向性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19]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辅酶Q
10
乳剂,所述的乳剂能够实现脑靶向和心肌靶向作用。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辅酶Q
10
乳剂,所述的乳剂包含辅酶Q
10
、注射用油、磷脂、GM1、渗透压调节剂和注射用水,所述辅酶Q
10
与注射用油的质量比为:1:15~1:100,优选为1:15~1:75。
[0021]所述注射用油包括MCT、LCT和结构甘油三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MCT和LCT的组合;
[0022]所述注射用油为MCT和LCT的组合时,MCT与LCT的质量比为10:3~1:5;
[0023]所述注射用油与磷脂的质量比为:12:1-20:1。
[0024]所述的注射用油的质量体积百分含量小于等于30%,优选为20-30%。
[0025]所述磷脂为甘油磷脂与鞘磷脂两大类,包括天然磷脂、半合成或者全合成磷脂中的一种或几种;亦可加入适量的溶血磷脂。磷脂的质量体积百分比为:1.5%~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辅酶Q
10
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剂包含辅酶Q
10
、注射用油、磷脂、GM1、渗透压调节剂和注射用水,所述辅酶Q
10
与注射用油的质量比为:1:15~1:100,优选为1:15~1:7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酶Q
10
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用油为MCT、LCT和结构甘油三酯中的一种或多种。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辅酶Q10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用油为MCT和LCT的组合物,MCT与LCT的质量比为10:3~1:5。4.如权利要求1-3任何一项所述的辅酶Q10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用油与磷脂的质量比为:12:1~20:1。5.如权利要求1-4任何一项所述的辅酶Q10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磷脂为甘油磷脂与鞘磷脂两大类,包括天然磷脂、半合成或者全合成磷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天然磷脂包括蛋黄磷脂、大豆磷脂、EPG、ESM、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甘油、心肌磷脂;半合成磷脂包括氢化大豆磷脂;全合成磷脂包括磷脂酰胆碱,1-硬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意辉王宇宋艳志刘欣荣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