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健智专利>正文

扬升马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0712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扬升马达结构,主要是由一马达及涡轮减速机构所组成,且马达主动轴与涡轮减速机构出力轴相互垂直;其涡轮减速机构的齿轮箱内活动枢设有一涡姆齿轮,在涡姆齿轮二端分别套接有适当的T型轴承,可用来将涡姆齿轮快速定位于齿轮箱内轴心位置,而出力轴上的螺纹部活动螺设有衔接器,该衔接器嵌合于衔接管内部,其出力轴与衔接器包覆于一导管内,该导管一侧设置有控制衔接器的微动控制器;据而,提供了一种便于组装,及方便控制衔接器移动位置且不易损坏的扬升马达。(*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扬升马达结构,尤指一种用来将涡姆齿轮定位于齿轮箱内的T型轴承结构,使其易于对准安装于齿轮箱的轴心位置,达到组装方便的功效;另外,衔接器装设于导管内部,且其内部的微动控制器,不但方便控制其移动位置,且可有效防止灰尘进入。
技术介绍
已知扬升马达主要是由一马达a及涡轮减速机构b所组成,为了各种不同的需要,得将马达a主动轴a1经过减速机构b的齿轮箱b1转换方向后,使其出力轴b2变换至马达a的适当方向,针对马达a主动轴a1与涡轮减速机构b出力轴b2是相互垂直的组合型态而言(如图1所示),在齿轮箱b1内部轴心位置配合装设一涡姆齿轮b11,在该涡姆齿轮b11二端分别套接止推轴承b12及转动轴承b13,使涡姆齿轮b11紧密地卡合在齿轮箱b1内,且维持单轴向转动的活动性,但是将止推轴承b12及转动轴承b13套接于涡姆齿轮b11时,其零件繁多,且上述二个零件都具有一定的间隙,因此,难以抓取共同的中心轴而使组装工作进行不易,且装设完毕后仍有间隙,而造成马达a主动轴a1转动带动涡姆齿轮b11会有动力衔接不良的缺点;另外,一般涡轮减速机构b的出力轴b2是以涡杆方式为之(如图2所示),并搭配适当的衔接器b3,可使扬升马达a或是装设有衔接器b3的物体随之移动,但是多为裸露方式,且无法控制衔接器b3移动的位置,其反向转动时甚至可能造成衔接器b3直接撞击减速机构b的齿轮箱b1的问题,故有必要加以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人有鉴上述已知构造的缺失,精心研究,并积个人从事该项事业的多年经验,终设计出一种崭新的扬升马达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扬升马达结构,可用来将涡姆齿轮快速定位齿轮箱内的轴心位置而便于组装。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扬升马达结构,其用来方便控制衔接管移动的位置,而延长了产品的寿命。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扬升马达结构,其涡轮减速机构的齿轮箱内活动枢设有一涡姆齿轮,在涡姆齿轮二端分别套接有适当的T型轴承,其可用来将涡姆齿轮快速定位于齿轮箱内轴心位置,而出力轴上的螺纹部活动螺设有衔接器,该衔接器嵌合于衔接管内部,其出力轴与衔接器包覆于一导管内,该导管一侧设置有控制衔接器的微动控制器。如上述的结构,该T型轴承由外管、钢珠、钢珠套及垫片所组成,其中的外管一端具有突出于管体表面的环状凸缘,该环状凸缘靠外部的表面上开设有供钢珠滚动的环形槽,而在垫片一面同样开设有供钢珠滚动的环形槽,在钢珠套装设有等径向分布的钢珠,其外管内径大小对应涡姆齿轮二端轴部的外径;由于二T型轴承装设于上、下盖内部后的中心轴线呈现共线的型态,因此在进行组装时,可直接将二T型轴承直接套接于涡姆齿轮二端,其不但零件数量减少,且免去了必须准确抓取已知止推轴承与转动轴承的中心轴线,进而使得组装工作更加简单方便;另外,其出力轴穿设固定于涡姆齿轮中心的固定孔内,而将衔接器活动螺设于出力轴的螺纹部,且其衔接器嵌合固定于衔接管内部,而将衔接器与衔接管包覆一导管内,其导管一侧开设有放置微动滑轨、微动导电器及微动电路板的活动槽,微动滑轨穿入衔接器一侧的长穿孔内,而微动导电器及微动电路板装设在微动滑轨靠近齿轮箱的一端,以供设定衔接器移动的极限位置,除此之外,还可用来避免灰尘进入出力轴与衔接器移动的路径上,以延长产品的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已知涡姆齿轮组装于齿轮箱的上剖视图。图2为已知扬升马达的立体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齿轮箱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衔接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马达与齿轮箱的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附图标号10--------马达20--------涡轮减速机构11--------主动轴 12--------涡杆21--------齿轮箱 22--------衔接结构211-------主体212-------上盖213-------下盖214-------涡姆齿轮215-------出力轴 216-------T型轴承2111------罩体2112------套接部2113------光学栅轮2114------感光元件2115------横向放置部 2121、2131、21151-螺丝固定孔2141------齿纹部 2142------贯穿孔2143------固定部 2151------螺纹部2161------外管2162------钢珠2163------钢珠套 2164------垫片21611-----环状凸缘21612、21641-环状槽221-------衔接器 222-------衔接管223-------导管2231------微动滑轨2232------微动导电器 2233------微动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请搭配图3、图4、图5、图6所示,本技术的扬升马达结构,主要是由一马达10及涡轮减速机构20所组成,且马达10主动轴11与涡轮减速机构20出力轴215是相互垂直的组合型态,而其马达10是利用一般常见的AC马达及DC马达,其涡轮减速机构20包含了齿轮箱21及输出至外部的衔接结构22,其中;该齿轮箱21,其是由一主体211、一上盖212、一下盖213、一涡姆齿轮214、出力轴215及二T型轴承216所组成;其主体211对应马达10形状制成一罩体2111,并自罩体2111中心延伸一段供马达10主动轴11的涡杆12穿入的套接部2112,另外,在罩体2111与马达10间设置有一光学栅轮2113及感光元件2114,用来控制马达10的各种动作,且避免了灰尘进入影响其作动,并由套接部2112一侧向外垂直延伸放置涡姆齿轮214的横向放置部2115,且其套接部2112与横向放置部2115间是开放连通的型态,供马达10与齿轮箱21连结后,涡杆12与涡姆齿轮214相互啮合之用,在横向放置部2115二侧分别具有螺丝固定孔21151;而其上、下盖212、213内部分别设有装设T型轴承216的空间,且对应固定主体螺丝固定孔21151的位置同样设置有螺丝固定孔2121、2131;其涡姆齿轮214中段为对应涡杆12螺距的齿纹部2141,且中心开设有对应出力轴215大小的贯穿孔2142,及其尾端用来固定出力轴215的固定部2143;该出力轴215一端穿设固定于涡姆齿轮214内,且另一端向外延伸出一段螺纹部2151;该T型轴承216由外管2161、钢珠2162、钢珠套2163及垫片2164所组成,其外管2161的外径对应上、下盖212、213内部的形状,且一端具有突出于管体表面的环状凸缘21611,该环状凸缘21611靠外部的表面上开设有供钢珠2163滚动的环形槽21612,另,在垫片2164一面同样开设有供钢珠2163滚动的环形槽21641,利用在钢珠套2163内装设有钢珠2162,并使钢珠2162呈现等径向分布的型态,而可将该钢珠套2163装设于外管2161环状凸缘21611与垫片2164间,其外管2161内径大小对应涡姆齿轮214二端轴部的外径;该衔接结构22,其包含一活动螺设于出力轴215螺纹部2151的衔接器221、一嵌合固定于衔接器221的衔接管222,以及包覆于上述组合构件外部的导管223,其导管223一侧开设有放置微动滑轨2231、微动导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扬升马达结构,主要由一马达及涡轮减速机构所组成,且马达主动轴与涡轮减速机构出力轴是相互垂直的组合型态,而其马达是利用一般常见的AC马达或DC马达,其涡轮减速机构包含了齿轮箱及输出至外部的衔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齿轮箱,是由一主体 、一上盖、一下盖、一涡姆齿轮、出力轴及二T型轴承所组成;其主体对应马达形状制成一罩体,并自罩体中心延伸一段供马达主动轴的涡杆穿入的套接部,并由套接部一侧向外垂直延伸放置涡姆齿轮的横向放置部,且其套接部与横向放置部间是开放连通的型态,马达与齿轮箱连结,涡杆与涡姆齿轮相互啮合,在横向放置部二侧分别具有螺丝固定孔;而其上、下盖内部分别设有装设T型轴承的空间,且对应固定主体螺丝固定孔的位置同样设置有螺丝固定孔;其涡姆齿轮中段为对应涡杆螺距的齿纹部,且中心开设有对应出力轴大小的贯穿孔,及其尾端设有用来固定出力轴的固定部;该出力轴一端穿设固定于涡姆齿轮内,且另一端向外延伸出一段螺纹部;该T型轴承由外管、钢珠、钢珠套及垫片所组成,其外管的外径对应上、下盖内部的形状,且一端具有突出于管体表面的环状凸缘,该环状凸缘靠外部的表面上开设有供钢珠滚动的环形槽,另,在垫片一面同样开设有供钢珠滚动的环形槽,在钢珠套内装设有钢珠,并使钢珠呈现等径向分布的型态,而将该钢珠套装设于外管环状凸缘与垫片间,其外管内径大小对应涡姆齿轮二端轴部的外径;该衔接结构,其包含一活动螺设 于出力轴螺纹部的衔接器、一嵌合固定于衔接器的衔接管,以及包覆于上述组合构件外部的导管,其导管一侧开设有放置微动滑轨、微动导电器及微动电路板的活动槽,微动滑轨穿入衔接器一侧的长穿孔内,而微动导电器及微动电路板装设在微动滑轨靠近齿轮箱的一端,以供设定衔接器移动的极限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健智
申请(专利权)人:周健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