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扇的定子结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8270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散热扇的定子结合装置,包含一壳座、一定子线圈、上极片及下极片、一电路板以及一轴管,在该上、下极片延伸有上、下挡片,该轴管二端分别于轴管表面形成相互垂直的挡止面及定位面,该挡止面是平行该轴管的轴向,该上、下极片分别开设相对轴管二端形状的开孔并嵌置于轴管两端且该极片的上、下挡片交错设置,以确保每一极间隙固定,并保护定子的线圈。(*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热扇的定子结合装置。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是以往工业用小型散热扇的定子结合装置,包含一壳座10、一固设于壳座10内的定子线圈11、分别结合于定子线圈11顶面及底面的上极片12及下极片13、一结合于定子线圈11下方的电路板14、一穿设于前述各构件间的轴管15以及套置于轴管15中的扇轮16。该定子线圈11的上、下两端各固设有一绝缘片111、112。于组装时,该定子线圈11、上、下极片12、13及电路板14等构件是依序套设于轴管15中,而且先在壳座10外侧结合后,再将该构件置入壳座10内,最后将扇轮16插置在轴管15中完成组合。该散热扇组装完成后,因为上、下极片12、13组装时所对应的角度不固定,使得每一极间隙不相等,于是造成运转时的不稳定。所以以往的散热扇组装完成后必须利用仪器旋转校正上、下极片12、13的每一极间隙,使其达到一致,而在组装完成后所进行的后续校正工作较为耗时费事。如图2所示,是另一种以往的小型散热扇定子结合装置,该散热扇包含一壳座20、一固设于壳座20内的定子线圈21、分别结合于定子线圈21顶面及底面的上极片22及下极片23、一结合于定子线圈21下方的电路板24,以及一穿设于前述各构件间的轴管25。于定子线圈21的上、下两端各固设有一绝缘片211、212,且该绝缘片211、212上分别设置有二凸柱213、214,且上、下极片22、23上分别开设有对应该凸柱213、214的贯穿孔221、231。于组装时,将上、下极片22、23的贯穿孔221、231穿置于绝缘片211、212上的凸柱213、214,以使上、下极片22、23设置定位于定子线圈21上,同时再组装电路板24,前述该构件先在壳座20外侧结合,先将轴管25一端设置于壳座20,再将组合后的定子线圈21等构件,以紧压迫的方式,穿设于凸伸的轴管25上,以完成组装。如图3所示,该散热扇的上、下极片22、23虽然可以确实定位,节省校正每一极间隙的作业,但是其在组配时,定子线圈21等构件是以紧压迫方式置于轴管25,所以在施加压力的同时,力量经上极片22与下极片23传递至定子线圈21的绝缘片211、212上,并压迫定子线圈21中的漆包线,可使漆包线因受到压迫而断裂。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方便,可确保每一极间隙固定及可保护定子线圈的散热扇的定子结合装置。本技术的散热扇的定子结合装置,包含一壳座、一固设于壳座内的定子线圈、分别结合于该定子线圈顶面及底面的上极片及下极片、一结合于该定子线圈下方的电路板,以及一穿设于前述各构件间的轴管,其特征在于在该上、下极片周缘分别弯折延伸有上、下挡片,该轴管二端分别于轴管表面形成相互垂直的挡止面及定位面,该挡止面是平行该轴管的轴向,该上、下极片分别开设相对轴管二端形状的开孔并嵌置于轴管两端,且该上、下极片的上、下挡片互为交错设置。综上所述,本技术散热扇的定子结合装置具有下列的优点1、组装方便且能确保每一极间隙固定本技术在壳座外侧进行组合定子线圈上、下极片、电路板及轴管等构件,且该上、下极片的开孔置入轴管时,可受上、下挡止面挡止,因此该上、下极片在组装时就已完成定位,可以确保每一极间隙相等,而不需在组装完成后再校正每一极间隙,所以其组装方便并确保每一极间隙固定。2、可保护定子线圈的漆包线免于断裂本技术的上、下极片置入轴管时,借上、下定位面的挡止,使得组装时产生的压力,不会压迫于上、下极片间的定子线圈上,以保护定子线圈的漆包线避免断裂。下面通过较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散热扇的定子结合装置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以往的小型散热扇的定子结合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另一种以往的小型散热扇的定子结合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2散热扇的定子结合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剖视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技术散热扇的定子结合装置包含一壳座30、一可固设于壳座30内的定子线圈31、分别结合于定子线圈31顶面及底面的上极片32及下极片33、一结合于定子线圈31下方的电路板34,以及一可穿设于前述各构件间的轴管35。上、下极片32、33周缘分别弯折延伸有上、下挡片321、331,其中,该轴管35二端分别于轴管表面形成有二上挡止面351及二上定位面352与二下挡止面353及二下定位面354,且挡止面与定位面相互垂直,该上、下挡止面351、353是平行轴管35的轴向设置,该上、下极片32、33分别开设有相对轴管35二端形状的开孔320、330,且当上、下极片32、33嵌置于轴管35两端时,该上、下挡片321、331可以互为交错设置,所以该上、下极片32、33置于轴管35时能够确实受上、下挡止面351、353的卡止,而使上、下极片32、33可定位于上、下挡止面351、353上。如图5、6所示,并配合图4,本技术在组装时,是先将该定子线圈31套设于轴管35上,并使上极片32的开孔320与下极片33的开孔330置入对应的轴管35两端,以使上极片32受上挡止面351的挡止定位,及使下极片33受下挡止面353的挡止定位,上、下极片32、33的相对角度因受开孔320、330设置的限制而确实定位,且上、下极片32、33置入轴管35的深度也因受到上、下定位面352、354的定位,而保有一定的间距,因此可避免压迫到定子线圈31进而保护漆包线不会断裂,再将电路板34置入轴管35下端中。当该上极片32、定子线圈31、下极片33、电路板34及轴管35结合成一体后,再将轴管35的下端以强力压迫的方式穿置于壳座30上,就完成整体组装。另外,该上极片32、定子线圈31、下极片33及电路板34等构件套设于轴管35上时,也是以强力压迫的方式套置于轴管35上。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扇的定子结合装置,包含一壳座、一固设于壳座内的定子线圈、分别结合于该定子线圈顶面及底面的上极片及下极片、一结合于该定子线圈下方的电路板,以及一穿设于前述各构件间的轴管,其特征在于在该上、下极片周缘分别弯折延伸有上、下挡片,该轴管二端分别于轴管表面形成相互垂直的挡止面及定位面,该挡止面是平行该轴管的轴向,该上、下极片分别开设相对轴管二端形状的开孔并嵌置于轴管两端,且该上、下极片的上、下挡片互为交错设置。专利摘要一种散热扇的定子结合装置,包含一壳座、一定子线圈、上极片及下极片、一电路板以及一轴管,在该上、下极片延伸有上、下挡片,该轴管二端分别于轴管表面形成相互垂直的挡止面及定位面,该挡止面是平行该轴管的轴向,该上、下极片分别开设相对轴管二端形状的开孔并嵌置于轴管两端且该极片的上、下挡片交错设置,以确保每一极间隙固定,并保护定子的线圈。文档编号H02K1/18GK2421768SQ0020961公开日2001年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20日专利技术者郑瑞鸿 申请人:元山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扇的定子结合装置,包含一壳座、一固设于壳座内的定子线圈、分别结合于该定子线圈顶面及底面的上极片及下极片、一结合于该定子线圈下方的电路板,以及一穿设于前述各构件间的轴管,其特征在于:在该上、下极片周缘分别弯折延伸有上、下挡片,该轴 管二端分别于轴管表面形成相互垂直的挡止面及定位面,该挡止面是平行该轴管的轴向,该上、下极片分别开设相对轴管二端形状的开孔并嵌置于轴管两端,且该上、下极片的上、下挡片互为交错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瑞鸿
申请(专利权)人:元山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