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匀气隙结构发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2520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气隙结构发电机,该新气隙结构发电机为中小型单相或三相无刷同步发电机,转子凸极结构,励磁方式为三次谐波励磁,该发电机不带AVR,但可以保持电压的稳定,电气性能指标与带AVR的中小型单相或三相无刷同步发电机基本相同。发电机三次谐波感应电势会随着负载的不同而改变,负载增大时三次谐波感应电势也跟着增加,励磁增强,从而使电压保持稳定,并具有极强的起动异步电动机的能力。该技术应用到中小型发电机领域,可使发电机的制造简单,成本下降,可靠性大为提高,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用该技术生产的发电机特别适合各种军事装备、渔船、机车等在各种严酷自然环境下野外作业的移动电源供应。(*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源设备,尤其是一种新气隙结构发电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气隙结构发电机,发电机为中小型单相或三相无刷同步发电机,主机定子内布置三次谐波励磁绕组,其特征在于该新气隙结构发电机的发电机转子冲片为凸极整体冲片,极靴中部外围为圆弧段,与定子之间为均匀气隙,极靴两端外围为直线段,与定子之间为非均匀气隙;转子极靴均匀气隙段布置全阻尼铜条。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发电机不带自动电压调节器AVR,可以达到在运行过程中电压的稳定,简化了发电机的制造工艺,降低了制造成本,特别是大大提高了发电机的可靠性,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上述技术应用到中小型发电机领域,可以使在各种严酷自然条件下发电机的可靠性大为提高,使该种发电机特别适合应用到冷藏车、军事、渔船、机车等对移动电源可靠性要求特别高的场合。一种新气隙结构发电机,发电机为中小型单相或三相无刷同步发电机,主机定子内布置三次谐波励磁绕组,该新气隙结构发电机的发电机转子冲片1为凸极整体冲片,极靴2中部外围3为圆弧段,与定子5之间为均匀气隙,极靴2两端外围4为直线段,与定子5之间为非均匀气隙;转子极靴2均匀气隙段布置全阻尼铜条6。发电机为中小型单相或三相无刷同步发电机,主机定子内布置三次谐波励磁绕组,由于基波绕组与三次谐波绕组对于第一项所述的气隙电枢反应的差别,三次谐波励磁的强负载跟踪能力使发电机在空载及不同负载情况下能保持电压的稳定。实例为RF-15-CIMC-SB冷藏箱专用发电机,为三相无刷同步发电机,不带AVR,转子铁心整体凸极冲片四极结构,频率60Hz,额定功率15kw,额定电压460V或230V,额定功率因数为0.8,定子槽数为36槽,定子铁心内嵌有定子主绕组及三次谐波绕组,转子绕组为集中式绕组。如其电气原理如图二,A或A’为主机定子绕组(亦可为单相绕组),B为三次谐波绕组,C为可调电阻,通过它可整定发电机的输出电压(此电压可整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D为单相桥式整流,E为励磁机励磁绕组,F为励磁机电枢绕组,G为旋转三相桥式整流,H为压敏电阻,对三相桥式整流器进行保护,L为主机励磁绕组。该发电机不带AVR,但可以保持电压的稳定(稳态电压调整率为2.5%),电气性能指标与带AVR的中小型单相或三相无刷同步发电机基本相同。权利要求1.一种新气隙结构发电机,发电机为中小型单相或三相无刷同步发电机,主机定子内布置三次谐波励磁绕组,其特征在于该新气隙结构发电机的发电机转子冲片(1)为凸极整体冲片,极靴(2)中部外围(3)为圆弧段,与定子(5)之间为均匀气隙,极靴(2)两端外围(4)为直线段,与定子(5)之间为非均匀气隙;转子极靴(2)均匀气隙段布置全阻尼铜条(6)。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气隙结构发电机,该新气隙结构发电机为中小型单相或三相无刷同步发电机,转子凸极结构,励磁方式为三次谐波励磁,该发电机不带AVR,但可以保持电压的稳定,电气性能指标与带AVR的中小型单相或三相无刷同步发电机基本相同。发电机三次谐波感应电势会随着负载的不同而改变,负载增大时三次谐波感应电势也跟着增加,励磁增强,从而使电压保持稳定,并具有极强的起动异步电动机的能力。该技术应用到中小型发电机领域,可使发电机的制造简单,成本下降,可靠性大为提高,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用该技术生产的发电机特别适合各种军事装备、渔船、机车等在各种严酷自然环境下野外作业的移动电源供应。文档编号H02K19/16GK1466258SQ0213874公开日2004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3日专利技术者康茂生, 单超贤, 杨德华 申请人:清华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气隙结构发电机,发电机为中小型单相或三相无刷同步发电机,主机定子内布置三次谐波励磁绕组,其特征在于:该新气隙结构发电机的发电机转子冲片(1)为凸极整体冲片,极靴(2)中部外围(3)为圆弧段,与定子(5)之间为均匀气隙,极靴(2)两端外围(4)为直线段,与定子(5)之间为非均匀气隙;转子极靴(2)均匀气隙段布置全阻尼铜条(6)。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茂生单超贤杨德华
申请(专利权)人: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