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的转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2521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洗衣机的转子结构方面的发明专利技术。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即使降低了洗衣机转子的高度,也可以确切地执行绝缘。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用于向由磁性体形成的转子轭和洗涤轴传送动力的驱动部的连结是通过由绝缘物质形成的转子轴套达成。转子轴套通过插入式模块一体地形成在驱动部上。另外,由于驱动部由金属粉末冶炼形成,所以驱动部可以与上述洗涤轴直接接触将转子的动力传送给洗涤轴。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由于可以降低转子的整体高度,所以不仅可以使洗衣机轻薄短小化,而且还可以确切地解决转子的绝缘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洗衣机。更进一步地说,涉及一种用于产生启动洗衣机的驱动力的转子结构。另外,用于旋转上述驱动轴7的驱动力来自安装在上述驱动轴7下端部的电机组件20。上述电机组件20由定子24和转子22构成。上述定子24固定在设置在上述外槽3下部的轴承外壳9上;上述转子22和上述驱动轴7的下端部相连结。于是,通过施加电流,使上述转子22进行旋转,带动上述驱动轴7一起进行旋转,使得连结在上述驱动轴7上部的洗涤槽5直接进行旋转。另外,对上述驱动轴7和转子22的结合关系进行说明上述转子22的转子框架22f的中心部分通过固定螺丝B固定在上述驱动轴7的下端部,可以使上述转子22和驱动轴7一起进行旋转。上述转子22由转子框架22f、永久磁铁22m和转子轭22y构成。上述转子框架22f的中心部分固定在上述驱动轴7的下端部;上述永久磁铁22m附着在上述转子框架22f的外周面内侧面上;上述转子轭22y插入在上述永久磁铁22m和转子框架22f之间。但是,具有上述结构的已有技术的洗衣机具有如下缺点。一般来说,上述转子框架22f由合成树脂形成,为了传送动力,上述转子框架22f和上述驱动轴7相连结,使上述转子框架22f的直径,也就是说上述驱动轴7的直径和高度(和上述驱动轴7接触区间的高度)相对比较大。其原因是由于通过上述驱动轴7直接进行旋转的洗涤槽5内装有洗涤物和洗涤水,是重量物,所以为了支撑旋转相对重量物的洗涤槽5,上述驱动轴7和上述转子框架22f的连结上需要相对比较多的接触面积。于是,在已有技术中,上述驱动轴7的直径比较大,和上述驱动轴7接触的转子框架22f部分的高度相对比较高,导致洗衣机的大小整体增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用金属材质制作上述转子框架22f。但是,在上述情况下,如果通过上述定子24漏电,经过上述转子22和驱动轴7会传送到洗涤槽5等部件上,会引发安全事故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对于洗衣机的转子更加确保绝缘性。为了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具有如下结构为特征的洗衣机的转子结构磁铁用于和定子进行电磁性相互作用;转子轭上设置有磁铁,为了能够形成从上述定子产生的磁通路径,上述转子轭由磁性体形成;驱动部通过插入式模块和转子轴套形成为一体,上述驱动部通过冶炼形成,上述驱动部与上述转子轭相连结,通过上述驱动部将旋转力传送给洗涤轴和脱水轴。另外,上述驱动部由金属粉末冶炼形成具有电磁线圈状,上述驱动部的内径面上形成有向洗涤轴传送动力的齿,上述驱动部的外径面一侧形成有向脱水轴传送动力的齿,为了与上述转子轴套进行固定,上述驱动部的外径面上凸出形成有固定凸起。另外,上述转子轴套上形成有多个安装凸起,上述安装凸起分别插入在形成在上述转子轭上的安装孔内,同时通过固定口与上述转子轭进行固定。另外,通过固定在上述洗涤轴下端的支撑部支撑上述驱动部。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可以带来下述效果通过能够将洗衣机的转子的高度相对地降低,不仅可以使洗衣机的整体结构轻薄短小化,而且还可以提高洗衣机的启动信赖性。附图主要部件附图标记说明30轴承外壳 32轴承40定子 42定子线圈50转子 52转子轭(YOKE)53磁铁 54安装孔56转子轴套(BUSHING) 57固定螺丝58驱动部 58,59锯齿状凸起58g固定凸起 60洗涤轴62锯齿状凸起 70脱水轴72锯齿状凸起 80可动连结器81可动轭 82固定法兰盘(FLANGE)83凹凸部 805连结体86锯齿状凸起 87固定凸起88插入式模块(INSERT MOULD) 89支撑槽90电磁线圈 92第一磁轭板(YOKE PLATE)94第二磁轭板 95凹凸部图2显示出具备有转子结构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洗衣机的结构剖面图。如图2所示,储水槽设置在洗衣机本体的内部,上述储水槽的下面固定有轴承外壳30。上述轴承外壳30上设置有轴承32,上述轴承32支撑下面将要说明的脱水轴70。下面将要说明的洗涤轴60和脱水轴70同心地贯通地设置在上述轴承外壳30内。上述轴承外壳30的下端设置有构成驱动洗衣机的驱动力来源的定子40。上述定子40的外周缠绕有定子线圈42。与上述定子40相对应地设置转子50。上述转子50和上述洗涤轴60相连结,上述转子50通过与上述定子40的电磁性相互作用进行旋转。上述转子50上设置有转子轭52,上述转子轭52上设置有与上述定子40保持一定间距的磁铁53。为了形成磁通路径,上述转子轭52由磁性体形成。上述转子轭52的中央具备有驱动部58,通过上述驱动部58,将上述转子50的动力传送给上述洗涤轴60和脱水轴70,上述驱动部58通过转子轴套56绝缘地和上述转子轭52相连结。并且,上述转子轴套56与驱动部58形成为一体,上述转子轴套56最好是由绝缘性材料树脂材质形成。图3显示出上述转子轴套56一体地形成在驱动部58上的斜视图。作为参考,图3显示出将上述转子轴套5 6倒过来使其下面朝上的状态。上述转子轴套56在上述转子轭52和洗涤轴60之间起绝缘作用。为了使上述转子轴套56和上述转子轭52相连结,设置了多个安装凸起56。上述安装凸起56的作用是引导上述转子轴套56位于上述转子轭52的设置位置上,同时确保上述转子轴套56与上述转子轭52之间的动力传送。另外,上述安装凸起56贯通插入在安装孔54内,上述安装孔54形成在上述转子轭52上,在上述状态下,通过固定螺丝57固定上述转子轭52和转子轴套56。为了固定上述固定螺丝57,上述转子轴套56上形成有多个固定孔56b。上述固定孔56b和上述安装凸起56方向相反地围绕上述转子轴套56的边缘形成。图4显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驱动部的形状斜视图。如图4所示,通过插入式模块和上述转子轴套形成为一体的上述驱动部58的外周面上设置有锯齿状凸起58,上述锯齿状凸起58与下面将要说明的可动连结器80啮合,向转子50传送动力。这时,上述锯齿状凸起58不形成到上述驱动部58的上端的顶部。于是,上述驱动部58的上端顶部存在没有形成上述锯齿状凸起58的部分。上述驱动部58的上端顶部没有形成上述锯齿状凸起58的部分简称为无齿区间。上述无齿区间的宽度比可动连结器80的凹凸部分83的深度长。另外,上述驱动部58的内周面上设置有锯齿状凸起59,上述锯齿状凸起59和设置在上述洗涤轴60外周面上的锯齿状凸起62相啮合,从而将上述转子50的动力传送给上述洗涤轴60。也就是,通过贯通上述驱动部58的中央插入并支撑在上述洗涤轴60下端的上述锯齿状凸起62和锯齿状凸起59之间的啮合传送动力。由于上述驱动部58由金属粉末冶炼形成,所以与上述洗涤轴60之间的动力传送能够稳定地进行。另外,上述驱动部58的外周面下端凸出形成有固定凸起58g。上述固定凸起58g可以牢固地和上述转子轴套56进行固定。另外,上述洗涤轴60的下端面上固定有支撑部59b,通过上述支撑部59b支撑上述驱动部58。于是,上述支撑部59b起设定上述驱动部58的设置位置的作用。上述洗涤轴60贯通上述脱水轴70的中心,向上述洗涤槽(附图中没有显示出来)的内部凸出形成,上述洗涤槽60的前端具备有洗涤翅片。另外,上述脱水轴70和贯通脱水轴70的上述洗涤轴60同心。上述脱水轴70和洗涤槽相连结,使上述洗涤槽进行旋转。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洗衣机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磁铁用于和定子进行电磁性相互作用;转子轭上设置有磁铁,为了能够形成从上述定子产生的磁通路径,上述转子轭由磁性体形成;驱动部通过插入式模块和转子轴套形成为一体,上述驱动部通过冶炼形成,上述驱动部与上述转子轭相连结,通过上述驱动部将旋转力传送给洗涤轴和脱水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仁根赵成珍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