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益银专利>正文

蔽极式马达的定子冲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0463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蔽极式马达的定子冲片,该定子由预定数目的冲片层迭组装而成,且每一冲片主要是由一主片体及两轭片体组成,该主片体上各冲设有一转子内孔,其两侧对称的外缘位置上各往外延伸有相隔预定距离的两翼部,且每一翼部开放端各成型有一嵌接部,该等轭片体则分别组装于主片体两侧的翼部上,且每一轭片体相对同侧两翼部的嵌接部各冲设成型有一嵌合部,可供一体嵌固组装于主片体上,以便令其具有组装结构稳固、转子运转平稳及马达启动扭力、马力提高等诸多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与一种马达有关,更详而言之,特别是指一种组装容易,结合强度佳且启动扭力、马力可有效提高的蔽极式马达的定子冲片
技术介绍
现有蔽极式马达的定子1是由预定数目的冲片10层迭组合而成,请参阅图1、图2所示,该等冲片10于相同位置上均设有可供收容转子(图上未示)转动的一转子内孔11,该转子内孔11一侧的两外缘上各延伸出对称的一翼部12,该等翼部12邻近其开放端的内面位置是各成型凹设有一限位弧面13,其间恰形成一组合空间14,以相对夹设组装一轭铁心15,该轭铁心15两侧并各成型为凸设的两顶抵弧面16,以利由该组合空间14中滑入组装顶抵于该限位弧面13上,另,该轭铁芯15上是已预先绕设有线圈17,以便当电流通过时形成磁极,以相对作用该转子转动。请再参阅图2所示,该轭铁芯15是采紧配合方式滑入组装于该冲片10的组合空间14中,因此,该轭铁芯15长度一般会略大于该组合空间14的宽度,故,在组装过程中,其两侧顶抵弧面16自然会产生往外的顶推力量P作用于相对的限位弧面13上,进而将该两翼部12外推,此时,由于该两翼部12与转子内孔11间的连接壁18中间厚度非常的薄,本身结构强度甚差,因此,当该轭铁芯15组装时,该两翼部12往往受两侧顶推力量P的作用而撑开外扩,致该组合空间14的宽度变大而与轭铁芯15间形成较大间隙的组配,以致于该轭铁芯15无法有效稳固与冲片10组装成一体,除了整体组合结构强度甚差以外,更造成轭铁芯15与冲片10间的组合较为松动,而影响磁极作用的稳定性及效果,同时,该轭铁心15是仅安装于冲片10的一侧,其磁极相对于马达转子而言仅为单侧作用,导致马达启动时的扭力及马力较差,且因其磁极分布的不平衡,使马达转子运转时容易往一侧产生偏摆,影响其运转平稳性及较大的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蔽极式马达的定子冲片,其是由一主片体及两轭片体所组成,该主片体上各冲设有一转子内孔,其两侧对称的外缘位置上各往外延伸有相隔预定距离的两翼部,且每一翼部开放端各成型有一嵌接部,该等轭片体则分别组装于主片体两侧的翼部上,且每一轭片体相对同侧两翼部的嵌接部各冲设成型有一嵌合部,可供一体嵌固组装于主片体上。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冲片,除可提高两轭片体与主片体的组装稳固性,使转子运转更为平稳顺畅的外,更可以提升马达运转的扭力,使马力增加,另外亦可有效降低马达运转产生的噪音。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马达定子的组装状态图;图2是现有马达定子的分解状态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马达定子的局部分解状态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马达定子的组装状态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另一马达定子的局部分解状态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又一马达定子的局部分解状态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再一马达定子的局部分解状态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3、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一种蔽极式马达的定子冲片,该定子2由预定数目的冲片20层迭组装而成,且每一冲片20可采用具导磁或非导磁的金属材质一体冲制而成,同时,该每一冲片20是由一主片体21及两轭片体22所组成;其中该主片体21的中央位置上是一体冲设有可收容转子转动组装的转子内孔211,该转子内孔211两侧对称的外缘位置上是各往外延伸有两翼部212,位于同侧的两翼部212间并保持预定的间距,同时,该等翼部212开放端的端面213上是各成型有一嵌接部214,该嵌接部214是为一直接冲制成型的限位导轨结构,该限位导轨并成型为一种半鸠尾块的形状;该两轭片体22是分置组装于该主片体21两侧的翼部212上,其中,每一轭片体22与同侧两翼部212的嵌接部214位置上是各成型有一嵌合部221,该嵌合部221是成型为一限位导槽结构,该限位导槽并成形一半鸠尾槽形状,以利相对嵌固组装于该翼部212上的嵌接部214,另,层迭组装后的轭片体22上是再绕设有预定的线圈23,以便当电流通过线圈23时得以形成相对的磁极,作用该转子运转。继续,请参阅图4所示,该主片体21与轭片体22组装时,是将该轭片体22的嵌合部221顺沿该主片体21的嵌接部214嵌入,此时,由于该嵌接部214与嵌合部221是采嵌接方式组合,且该两翼部212上各设有一嵌接部214与该轭片体22的两嵌合部221相嵌接,因此,该轭片体22相对于两翼部212组合时,可以将该翼部212完全限位住,不会造成该两翼部212因组合而产生外扩偏斜情形,使该主片体21及轭片体22间一体组合的结构强度极佳。另,该轭片体22与该主片体21间是形成一体组合的冲片20结构,完全不会有松动情形,整体结构强度稳固,所以,当该两轭片体22的线圈23相对作用于转子时,该线圈23产生的磁极可获得极佳稳定的效果,而可提高转子运转时的平稳性,同时,本专利技术是于该主片体21两侧各组装有一轭片体22,所以该主片体21两侧是同时受相同均衡的磁极作用,相对的其作用于转子时,更能确保转子因受到平衡磁极的作用,保持运转的平稳且不会有偏斜情形,无形之中亦能有效降低马达运转的噪音,使该定子2两侧的磁极作用达到均衡目的,且同时对于提高马达整体的启动扭力及马力增加上更有极佳的效能,进而改善现有马达定子采单侧磁极作用的启动扭力、马力不足及结构稳固性差、噪音较高的缺点。其次,请配合参阅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蔽极式马达的定子冲片20另一实施例,主要是将上述较佳实施例的主片体21翼部212上的嵌接部214直接冲制成型为一半鸠尾槽形状的限位导槽,使形成一槽状的嵌接部214a,再将各轭片体22二侧的嵌合部221相对成型为半鸠尾块形状的限位导轨,使形成一块状的嵌合部221a,以便令该主片体21与二轭片体22间亦可分别通过由其上的嵌接部214a与嵌合部221a相互嵌接组装,而达到相同于上述可提高组装结构强度的目的。再者,请配合参阅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蔽极式马达的定子冲片20又一实施例,主要是将上述较佳实施例的主片体21翼部212上的嵌接部214直接冲制成型为一鸠尾块形状,使形成一限位导轨结构的嵌接部214b,再将各轭片体22二侧的嵌合部221相对成型为鸠尾槽形状,使形成一限位导槽结构的嵌合部221b,以便令该主片体21与二轭片体22间亦可分别通过由其上的嵌接部214b与嵌合部221b相互嵌接组装,而达到相同于上述可提高组装结构强度的目的。另,请配合参阅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蔽极式马达的定子冲片20再一实施例,主要是将上述较佳实施例的主片体21翼部212上的嵌接部214直接冲制成型为一外径大约超于3/4圆的弧形块(或泪滴状块体),使形成一限位导轨结构的嵌接部214c,再将各轭片体22二侧的嵌合部221相对成型为一内径大约超过3/4圆的弧形槽,使形成一限位导槽结构的嵌合部221c,以便令该主片体21与二轭片体22间亦可分别通过由其上的嵌接部214c与嵌合部221c相互嵌接组装,而达到相同于上述可提高组装结构强度的目的。最后,值得再提的是,本专利技术马达定子的冲片结构乃是由一主片体及两轭片体一体组装而成,其整体结构组装上不但容易且非常的稳固,同时,其是于定子两侧各设有一绕设有线圈的轭片体,以令其该定子两侧有相等均衡的磁极作用,并令其转子得以保持平稳的运转,无形中亦有效降低马达运转的噪音,且,因其两侧同时具有一磁极作用,所以,马达启动时可同时受到两磁极的作用而提高其启动扭力,对于马力的提升上更有极佳的效能。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蔽极式马达的定子冲片,该马达定子是由预定数目的冲片层迭组装而成,且每一冲片的相同位置上均冲设有一可收容转子转动组装的转子内孔;其特征在于:该冲片,是由一主片体及两轭片体所组成;该主片体是于预定位置上冲设转子内孔,并于转子内孔两侧 对称的外缘位置上各往外延伸有相隔预定距离的两翼部,每一翼部开放端的端面上更分别成型有一嵌接部;该两轭片体,是分置组装于该主片体两侧的翼部上,且每一轭片体相对同侧两翼部的嵌接部位置处各冲设成型有一嵌合部,使其可相对嵌固一体组装于主片体 上,同时该层迭组装后的轭片体上绕设有线圈,供电流通过线圈时形成磁极,以相对作用转子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益银廖贵堂
申请(专利权)人:林益银廖贵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