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装饰罩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3687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装饰罩,包括装饰罩本体、第一引流结构、第二引流结构以及第三引流结构;所述第一引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装饰罩本体的下侧的左引流板以及右引流板,所述左引流板以及右引流板之间形成沿前后方向贯通的用于供气流通过的引流槽;所述第二引流结构设置在所述装饰罩本体的下侧并且位于所述引流槽的后侧,所述第二引流结构能够使引流槽内气流向下流动;所述第三引流结构设置在所述装饰罩本体的后侧,所述第三引流结构能够引导位于装饰罩本体的上方的气流向下流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发动机装饰罩能够引导冷气流对发动机排气结构的前后两侧均形成自上而下的贯通覆盖式冷却;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发动机装饰罩。机装饰罩。机装饰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装饰罩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装饰罩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汽车行业,后排发动机型越来越广泛,同时基于排放和油耗压力,排温标定也呈现升高趋势,针对后排机型的热害问题变得异常突出,对于后端排气周围的零部件热保护风险越来越高。行驶工况因气流流动速度快,所以整体热害风险较低,但是在热静置工况下,发动机排气结构会使发动机周边空气温度上升,可能会对发动机周边的零部件(例如压力室板、防火墙、发动机上执行器、发动机上线束及接插件等)造成伤害,热害风险恶劣许多。针对这种性能问题,目前行业中大部分设计方案都是采用被动热保护隔热方案,包括发动机排气系统隔热方案、防火墙及前罩装饰罩下端铝箔、铝板等隔热方案,不仅设计开发成本高,布置受限,同时被动隔热方案对于零部件自身疲劳耐久影响较大,存在潜在热保护风险及安全风险。
[0003]CN107791828A公开了一种车辆发动机的上部构造,在后排气式发动机中,在气缸盖罩的后侧部分上方形成有第一整流部,该第一整流部面向上方,且从前方朝向后方朝着排气装置朝下延伸,并且在第一整流部的后方设置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遮蔽盖。遮蔽盖具有从气缸盖罩的上端部朝着发动机罩一侧延伸的遮蔽面。遮蔽盖的上端位于第一整流部的后端的下方。因此,所提供车辆发动机的上部构造,既能够用行驶风对排气装置进行冷却,同时又能够保护设置在发动机上表面的部件。
[0004]CN113443019A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舱排热构造,能够促进发动机舱的排热,且能够抑制车辆行驶时的空气阻力的增大。从发动机舱排热的发动机舱排热构造具备:收容有气缸列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排列的发动机的发动机舱;设于发动机舱的车宽方向外侧的轮罩;配设于发动机与轮罩之间的排气净化装置;遮挡水从轮罩侵入发动机舱的挡泥板;以及保护轮罩的内壁的轮罩内衬,并具有:为了向轮罩内排出将排气净化装置冷却后的冷却用空气的一部分而设于挡泥板的与排气净化装置相比靠后方的部位的排出部;以及为了在轮罩后方向车辆的下侧引导向轮罩内排出的冷却用空气而设于轮罩内衬的引导部。
[0005]毋庸置疑,上述两份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方案都是所属
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装饰罩,能够引导冷气流流向发动机排气结构的前后两侧,防止发动机排气结构引发的热空气上升对流导致冷气流无法有效向下流向发动机排气结构周边部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具有带有引导冷空气朝向指定区域流动的发动机装饰罩。
[0007]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发动机装饰罩,包括装饰罩本体,还包括第一引流结构、第二引流结构以及第三引流结构;所述第一引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装饰罩本体的下侧的左引流板
以及右引流板,所述左引流板以及右引流板之间形成沿前后方向贯通的用于供气流通过的引流槽;所述第二引流结构设置在所述装饰罩本体的下侧并且位于所述引流槽的后侧,当气流在所述引流槽内沿从前至后的方向流动时,所述第二引流结构能够使所述引流槽内气流向下流动;所述第三引流结构设置在所述装饰罩本体的后侧,当气流在所述装饰罩本体的上方沿从前至后的方向流动时,所述第三引流结构能够引导位于所述装饰罩本体的上方的气流向下流动。
[0008]进一步,所述引流槽在左右方向的宽度从前至后减小。
[0009]进一步,所述左引流板从前至后向右倾斜,所述右引流板从前至后向左倾斜。
[0010]进一步,所述第二引流结构为导向挡板,所述导向挡板的长度沿左右方向,所述导向挡板的宽度沿上下方向。
[0011]进一步,所述导向挡板从上至下向后倾斜。
[0012]进一步,所述第三引流结构为弧形尾翼,所述弧形尾翼从前至后高度递减。
[0013]进一步,所述装饰罩本体的上部设置装饰罩弧面,所述装饰罩弧面包括从前至后依次设置的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弧面从前至后高度递增,所述第二弧面从前至后高度递减,并且所述第二弧面的后部与所述弧形尾翼的前部端连接。
[0014]进一步,所述装饰罩本体上设置有机油盖避让结构、机油尺标避让结构以及装饰罩安装结构。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发动机本体、设置在所述发动机本体的后侧的发动机排气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发动机本体的前侧的冷却风扇,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装饰罩,所述装饰罩本体位于所述发动机本体的上方,所述第三引流结构位于所述发动机排气结构的上方,所述第二引流结构的位置对应所述发动机本体与发动机排气结构连接处的位置。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装饰罩能够在发动机熄火后对冷却风扇提供的冷气流导向,并使冷气流分别流向装饰罩本体的上下两侧;一部分冷气流流向装饰罩本体的下侧后,通过第一引流结构和第二引流结构引导冷气流靶向明确的吹到发动机本体与发动机排气结构连接处,对敷设于该区域的执行器、线束、接插件等部件降温效果明显;一部分冷气流流向装饰罩本体的上侧后,通过第三引流结构引导冷气流越过发动机排气结构的上方,并使冷气流流向发动机排气结构与压力室板之间以及发动机排气结构与防火墙之间,有效抑制静置工况发动机排气结构、防火墙以及压力室板周边区域热空气对流上升效应,从而保证足够的冷气流能够流向发动机排气结构与压力室板之间以及发动机排气结构与防火墙之间,保护该区域重点关注的低耐温内外饰部件及NVH部件;(2)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引流结构、第二引流结构以及第三引流结构使来自冷却风扇的冷气流能够分别吹向发动机排气结构的前后两侧,防止发动机排气结构引发的热空气上升对流导致冷气流无法有效向下流向发动机排气结构周边部件,从而对发动机排气结构的前后两侧均形成自上而下的贯通覆盖式冷却;(3)本专利技术能够在冷气流流入引流槽后,使冷气流的流速加快,保证冷气流能够流向第二引流结构并流向发动机本体与发动机排气结构连接处,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4)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装饰罩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001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装饰罩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装饰罩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装饰罩与发动机本体以及发动机排气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在行驶后处于静置工况时冷却风扇提供的冷气流的流动路径示意图。
[0018]附图中标记如下:1

装饰罩本体,11

装饰罩弧面,111

第一弧面,112

第二弧面,12

机油盖避让结构,13

机油尺标避让结构,14

装饰罩安装结构,2

第一引流结构,21

左引流板,22

右引流板,3

第二引流结构,4

第三引流结构,5

发动机本体,6

发动机排气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装饰罩,包括装饰罩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引流结构(2)、第二引流结构(3)以及第三引流结构(4);所述第一引流结构(2)包括设置在所述装饰罩本体(1)的下侧的左引流板(21)以及右引流板(22),所述左引流板(21)以及右引流板(22)之间形成沿前后方向贯通的用于供气流通过的引流槽;所述第二引流结构(3)设置在所述装饰罩本体(1)的下侧并且位于所述引流槽的后侧,当气流在所述引流槽内沿从前至后的方向流动时,所述第二引流结构(3)能够使所述引流槽内气流向下流动;所述第三引流结构(4)设置在所述装饰罩本体(1)的后侧,当气流在所述装饰罩本体(1)的上方沿从前至后的方向流动时,所述第三引流结构(4)能够引导位于所述装饰罩本体(1)的上方的气流向下流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装饰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槽在左右方向的宽度从前至后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装饰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引流板(21)从前至后向右倾斜,所述右引流板(22)从前至后向左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装饰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流结构(3)为导向挡板,所述导向挡板的长度沿左右方向,所述导向挡板的宽度沿上下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装饰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青王丽华薛亚飞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