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辆车下管路布置结构、底架及轨道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005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轨道车辆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车下管路布置结构、底架和轨道车辆,包括沿着车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车辆底架底部的横梁,其特征在于,在横梁腹板上设有轴线沿车体长度方向设置的通孔,在所述通孔内圈设有防护套管,防护套管的两端向通孔的两侧延伸出设定距离,防护套管的一端通过固定组件与横梁固定,排水或者排污管路依次穿过防护套管后,防护套管的另一端扎紧,且防护套管内圈还设有供电伴热线穿过的通道。设有供电伴热线穿过的通道。设有供电伴热线穿过的通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车辆车下管路布置结构、底架及轨道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车辆车下管路布置结构及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动车组布置的卫生间、洗脸间等排水及排污点距离车下污水收集箱较远,且车下电气或制动设备均吊挂在车体横梁上,排水管路和排污管路无空间沿车体横梁下部布置至车下污水收集箱,因此只能穿车体横梁腹板上的孔来布置车下排水和排污管路,但是这种布置方式导致车下排水和排污管路穿车体横梁处的电伴热线经常会被挤压,使得车辆在运行中,经常会报出绝缘不良预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车辆车下管路布置结构,解决电伴热线被挤压的这一问题;第二专利技术目的是基于所述的轨道车辆车下管路布置结构,提出一种采用该种管路布置方式的底架;第三专利技术目的是基于所述的底架的轨道车辆,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车下管路布置结构,包括沿着车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车辆底架底部的横梁,在横梁腹板上设有轴线沿车体长度方向设置的通孔,在所述通孔内圈设有防护套管,防护套管的两端向通孔的两侧延伸出设定距离,防护套管的一端通过固定组件与横梁固定,排水或者排污管路依次穿过防护套管后,防护套管的另一端扎紧,且防护套管内圈还设有供电伴热线穿过的通道。本专利技术在排水管路或者排污管路穿车体横梁孔处增加防护套管,防护套管与横梁固接在一起,排水或者排污管路依次穿过防护套管后,防护套管的扎紧,在防护套管内圈设有供电伴热线穿过的通道,既不影响排水管路或者排污管路的穿过,同时还实现了对电伴热线的防护作用,这种布置方式整体上相比原车下排水和排污管路在车体横梁以下布置,可减少车体焊接件,降低焊接对车体强度、形变等损坏。
[000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防护套管用于穿排水管路或者排污管路工艺孔为偏心孔,管路穿多个车体横梁孔时,通过转动防护套管的角度可以调整管路保持水平。
[000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固定组件包括管卡,管卡的两个端部向外侧各延伸出一个水平连接臂,在横梁固定L型板,L型板与管卡的水平连接臂通过连接件相连,L型板通过螺栓等连接件与横梁上的原始孔相连,可以减少车体焊接件,降低焊接对车体强度、形变等损坏。
[000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防护套管与L型板之间设有隔热缓冲垫,防止管路与车体之间传热,提升的管路保温效果,且可避免因车体振动使管路与安装座组成固定发生松动现象。
[000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供电伴热线穿过的通道设置在防护套管内圈的最低处,且供电伴热线与排水或者排污管路之间预留设定的间隙,进一步防止排水或者排污管路与电伴热线之间进行挤压。
[00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护套管的外圈设有凹槽,用于扎紧的扎紧件设置在该凹槽内,进而对扎紧件起到防脱要求。
[00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防护套管为一体式套管或者分体式套管。
[0012]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底架,底架上的管路布置采用所述的轨道车辆车下管路布置结构。
[0013]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轨道车辆的底架采用所述的底架。
[0014]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1.本专利技术在排水管路或者排污管路穿车体横梁孔处增加防护套管,防护套管与横梁通过固定组件固接在一起,排水或者排污管路依次穿过防护套管后,防护套管通过扎紧件扎紧,在防护套管内圈设有供电伴热线穿过的通道,既不影响排水管路或者排污管路的穿过,同时还实现了对电伴热线的防护作用,这种布置方式整体上相比原车下排水和排污管路在车体横梁以下布置,可减少车体焊接件,降低焊接对车体强度、形变等损坏。
[0016]2.本专利技术中管路与固定组件之间增加隔热缓冲垫,防止管路与车体之间传热,提升的管路保温效果,且可避免因车体振动使管路与安装座组成固定发生松动现象。
[0017]3.本专利技术中在防护套管的外圈还设有凹槽,用于扎紧的扎紧件设置在该凹槽内,对扎紧件起到防脱要求。
[0018]4、本专利技术中的排水和排污管路需要同时穿过多个横梁孔,因此需要考虑管路在多个横梁孔中的安装位置,因此,本专利技术中用于穿车下排水和排污管路工艺孔采用偏心结构,管路穿多个车体横梁孔时,通过转动防护套管的角度可以调整管路保持水平。
附图说明
[0019]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车下管路穿车体横梁安装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0022]图3是本本实施例中其中一个车体横梁安装俯视图;
[0023]图4是本实施例公开的固定组件的主视图;
[0024]图5是本实施例公开的固定组件的俯视图;
[0025]图6是本实施例公开的固定组件的侧视图;
[0026]图7、图8是本实施例公开的尼龙防护套管的示意图;
[0027]图中:1尼龙防护套管,1

1电伴热线通道,1

2防脱工艺槽;2车下管路组成,3喉箍,4固定组件,4

1L形板,4

2管卡,4

3隔热缓冲垫,5车下设备,6制动管路或车下线管,7电伴热钱,8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
有指明,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9]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本专利技术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30]为了方便叙述,本专利技术中如果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1]应当理解的,本实施例中,尼龙防护套管1的主体结构为圆环,那么向心侧即为内侧,离心侧即为外侧,基于该基础方位,本专利技术中的内外被准确限定。
[0032]正如
技术介绍
所介绍的,现有的轨道车辆的车体底架,沿着底架的长度方向,每隔一段距离就设置一个横梁,横梁的上翼缘与车体底架相连,下翼缘与吊挂的电气、制动设备相连;横梁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吊挂一些电气或制动设备,例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辆车下管路布置结构,包括沿着车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车辆底架底部的横梁,其特征在于,在横梁腹板上设有轴线沿车体长度方向设置的通孔,在所述通孔内圈设有防护套管,防护套管的两端向通孔的两侧延伸出设定距离,柔性防护套管的一端通过固定组件与横梁固定,排水或者排污管路依次穿过防护套管后,防护套管的另一端扎紧,且防护套管内圈设有供电伴热线穿过的通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车下管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套管用于穿排水管路或者排污管路工艺孔为偏心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车下管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组件包括管卡,管卡的两个端部向外侧各延伸出一个水平连接臂,在所述横梁上固定L型板,L型板与管卡的水平连接臂相连。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车辆车下管路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套管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宝峰魏凌陈建国杨旭升孙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