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车架及轨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1171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车架及轨道车,轨道车车架包括侧板和支重轮,侧板包括上侧板和下侧板,下侧板和上侧板为一体成型件,下侧板上设有安装孔;支重轮具有转动轴,转动轴穿设在安装孔内。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轨道车车架,通过将上侧板和下侧板采用一体成型设计,不仅可以保证上侧板和下侧板连接结构、性能稳定性,并且方便成型、制造简单,而且省去了多余的装配件以及连接工序,大大提高了上侧板和下侧板的连接强度,提升了轨道车车架整体的刚度,使得轨道车车架不易发生变形,从而提升了行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再者,一体成型的轨道车车架还具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车车架还具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车车架还具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车车架及轨道车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轨道车车架及轨道车。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轨道车车架侧板为焊接成型,侧板焊接处的结构强度较弱,使轨道车整体刚性较差,容易发生变形,影响轨道车在轨道内的行驶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轨道车车架,所述轨道车车架具有刚度强的优点。
[0004]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轨道车车架的轨道车。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轨道车架,包括:侧板,所述侧板包括:上侧板和下侧板,所述下侧板和所述上侧板为一体成型件,所述下侧板上设有安装孔;支重轮,所述支重轮具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穿设在所述安装孔内。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轨道车架,通过将上侧板和下侧板采用一体成型设计,不仅可以保证上侧板和下侧板连接结构、性能稳定性,并且方便成型、制造简单,而且省去了多余的装配件以及连接工序,大大提高了上侧板和下侧板的连接强度,提升了轨道车车架整体的刚度,使得轨道车车架不易发生变形,从而提升了行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再者,一体成型的轨道车车架还具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孔为多个,多个所述安装孔沿所述侧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开,所述支重轮为多个,多个所述支重轮与多个所述安装孔一一对应。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侧板为两个,两个所述侧板在第一方向上平行间隔设置,所述轨道车车架还包括:前连接架,所述前连接架间隔在两个所述侧板之间,且所述前连接架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连接;后连接架,所述后连接架间隔在两个所述侧板之间,且所述后连接架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连接,所述后连接件和所述前连接件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开设置,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轨道车架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所述侧板连接,且所述加强板与所述侧板层叠设置,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加强板邻近所述安装孔设置。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强板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强板与多个所述安装孔一一对应。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侧板上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加强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孔正对的第二限位孔,所述轨道车车架还包括:支撑限位柱,所述支撑限位柱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所述支撑限位柱的两端分别插设在两个相对的所述第一限位孔和两个相对第二限位孔内。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强板与所述侧板焊接连接。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前连接架和所述后连接架均与所述侧板焊接连接。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侧板的长度方向的中心上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间隔在所述上侧板和所述下侧板之间。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贯穿孔沿所述侧板的长度方向延伸。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侧板的长度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二贯穿孔与所述第一贯穿孔在所述侧板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开,且所述第二贯穿孔沿所述侧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贯穿孔的背离所述第一贯穿孔的一侧形成为敞开口。
[001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轨道车,包括上述轨道车车架。
[001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轨道车,通过将上侧板和下侧板采用一体成型设计,不仅可以保证上侧板和下侧板的结构、性能稳定性,并且方便成型、制造简单,而且省去了多余的装配件以及连接工序,大大提高了上侧板和下侧板的连接强度性,提升了轨道车车架整体的刚度,使得轨道车车架不易发生变形,从而提升了行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再者,一体成型的轨道车车架还具有寿命长的优点。
[0019]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轨道车车架的立体图;
[0021]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轨道车架另一方向的立体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100、轨道车车架;
[0024]1、侧板;11、上侧板;111、第一上侧板;112、第二上侧板;12、下侧板;121、第一下侧板;122、第二下侧板;13、安装孔;131、第一安装孔;132、第二安装孔;133、第三安装孔;134、第四安装孔;14、第一限位孔;15、第一贯穿孔;16、第二贯穿孔;17、定位孔;
[0025]2、支重轮;21、第一支重轮;22、第二支重轮;23、第三支重轮;24、第四支重轮;25、转动轴;
[0026]3、前连接架;31、第一上连接架;32、第一下连接架;
[0027]4、后连接架;41、第二上连接架;42、第二下连接架;
[0028]5、加强板;51、第一加强板;52、第二加强板;53、第三加强板;54、第四加强板;55、第二限位孔;
[0029]6、支撑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上”、“下”、“前”、

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2]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0033]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轨道车车架100。
[0034]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轨道车车架100,包括侧板1和支重轮2。
[0035]具体地,如图1所示,侧板1包括上侧板11和下侧板12,下侧板12和上侧板11为一体成型件,下侧板12上设有安装孔13。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上侧板11和下侧板12设置为一体成型件,由此,一体成型的结构不仅可以保证上侧板11和下侧板1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板,所述侧板包括:上侧板和下侧板,所述下侧板和所述上侧板为一体成型件,所述下侧板上设有安装孔;支重轮,所述支重轮具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穿设在所述安装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为多个,多个所述安装孔沿所述侧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开,所述支重轮为多个,多个所述支重轮与多个所述安装孔一一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为两个,两个所述侧板在第一方向上平行间隔设置,所述轨道车车架还包括:前连接架,所述前连接架间隔在两个所述侧板之间,且所述前连接架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连接;后连接架,所述后连接架间隔在两个所述侧板之间,且所述后连接架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连接,所述后连接架和所述前连接架在第二方向上间隔开设置,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所述侧板连接,且所述加强板与所述侧板层叠设置,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加强板邻近所述安装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强板与多个所述安装孔一一对应。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磊陈宝生马鸣吴刘阳
申请(专利权)人:库卡机器人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