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潮茶叶储藏仓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8161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潮茶叶储藏仓库,包括储藏仓库(1)、储藏货架(2)和转运装置;所述储藏仓库(1)包括茶叶存放区(3)和转运车停放区(4);所述转运车停放区(4)设置在茶叶存放区(3)的一端;茶叶存放区(3)和转运车停放区(4)的底面上设置有转运车运行轨道(5);转运车运行轨道(5)上设置有转运车(6);茶叶存放区(3)内设置有储藏货架(2);所述储藏货架(2)设置有若干排,每排包括有若干个储藏货架(2);本申请自动化程度高,温湿度控制效果好,存放的茶叶品质不受影响,适宜推广使用。适宜推广使用。适宜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潮茶叶储藏仓库


[0001]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防潮茶叶储藏仓库。

技术介绍

[0002]中国有着5000年多年的茶叶历史,茶文化博大精深,茶叶基础知识如茶的分类、制作技艺、鉴别、冲泡、品饮方法等都是有许多的讲究。
[0003]茶叶中富含茶酚、磷儿茶素、维生素E、黄酮类等物质,经常喝茶有益健康。茶叶对身体的功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软化血管;2、消炎;3、茶水可分解烟草中的某些毒素,尤其能抑制尼古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4、抗菌、抗病毒;5、防龋齿;6、茶叶有抑制细胞突变与癌变的作用,而且有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作用,长期饮茶能降低食管癌、胃癌、肠癌等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7、茶水可提神醒脑、清热解毒,具有明目、消滞、减肥之功效。
[0004]基于茶叶如此多的优点,在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的今天,对于茶叶的需求稳步上升。为了提高产量,规模化生产加工茶叶成为了趋势。规模化生产必然会导致需要有场所来容纳较大批量的茶叶存放,以满足出货需求。现有的仓库大部分均为普通的仓库,由于茶叶的特殊性,需要较高的温湿度控制,防潮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存放要求,此外,茶叶的香味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改变,因此要保证存放环境的洁净无异味,并且要放置不同茶叶之间串味,这就需要对现有的仓库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潮茶叶储藏仓库,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防潮茶叶储藏仓库,包括储藏仓库1、储藏货架2和转运装置;
[0008]所述储藏仓库1包括茶叶存放区3和转运车停放区4;
[0009]所述转运车停放区4设置在茶叶存放区3的一端;茶叶存放区3和转运车停放区4的底面上设置有转运车运行轨道5;转运车运行轨道5上设置有转运车6;茶叶存放区3内设置有储藏货架2;所述储藏货架2设置有若干排,每排包括有若干个储藏货架2;
[0010]各排储藏货架2之间设置有行车通道;转运车运行轨道5的一端设置在转运车停放区4,另外一端经过行车通道设置在储藏仓库1远离转运车停放区4的一端;
[0011]茶叶存放区3内部角落设置有若干台除湿机7;茶叶存放区3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0012]所述转运车为在现有技术上的改进,可以是通过轨道运行的任何可以搬运货物的小车,在此不详述。
[0013]进一步的,所述茶叶存放区3的内部设置有隔板8;隔板8上设置有若干个转运车通行门9;每根转运车运行轨道5对应设置一个转运车通行门9;隔板8的一侧设置有储藏货架2,另外一侧设置有货物出口10。
[0014]进一步的,所述转运车通行门9设置为红外感应式自动门。
[0015]进一步的,所述储藏货架2的底部设置有底座11;底座11下方设置有除湿空腔12;除湿空腔12的内部设置有干燥剂盒13;干燥剂盒13内放置有干燥剂;除湿空腔12的高度小于20cm。
[0016]进一步的,所述储藏货架2上固定设置有货物搁置板14;货物搁置板14为双层板状结构,双层板之间设置有除味空腔15;除味空腔15内设置有除味剂16;双层板状结构的顶板设置有镂空网状结构。所述除味剂可以使包括活性炭在内的任何可以起到除味的无毒无挥发性的吸附性材料,可以使散装放置,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纱布袋等结构限定形状。
[0017]进一步的,所述转运车6上设置有红外定位传感器17。
[0018]进一步的,所述储藏仓库1的侧壁和顶部设置有木质内壁18;木质内壁18与储藏仓库1外壁之间设置有夹层19;所述夹层19的内部填充设置有防火材料。所述防火材料为市面现有的常规防火材料,为现有技术。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0020]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潮茶叶储藏仓库,通过设置沿着轨道移动的转运车,限定转运车移动位置,可以配合控制器等其它智能化设备实现自动转运,同时避免具有与驾驶食物对货物造成的碰撞等损失;
[0021]2.本技术针对茶叶的特性,设置了特式结构的货架,包括设置在底部的除湿结构和设置在搁置板上的除味结构,进一步提升了地面潮湿对茶叶含水量的影响以及异味对茶业口感的影响,避免在存放过程中降低产品品质。
[0022]3、本技术设置了木质内层的仓库结构,木质结构的内壁进一步控制室内的温湿度,适宜茶叶存放,通过在夹层内填充防火材料,减少安全隐患。
[0023]4、本申请还设置了自动化的感应门结构,将卸货区域与转运货物区域隔离,避免在装卸货过程中空气流通影响仓库内温湿度环境。
[0024]综上,本申请自动化程度高,温湿度控制效果好,存放的茶叶品质不受影响,适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的储藏货架2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的储藏仓库1侧壁截面图;
[0028]图中:
[0029]储藏仓库1;储藏货架2;茶叶存放区3;转运车停放区4;转运车运行轨道5;转运车6;除湿机7;隔板8;转运车通行门9;货物出口10;底座11;除湿空腔12;干燥剂盒13;货物搁置板14;除味空腔15;除味剂16;红外定位传感器17;木质内壁18;夹层19。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1]如图所示:
[0032]实施例1:
[0033]一种防潮茶叶储藏仓库,包括储藏仓库1、储藏货架2和转运装置;
[0034]所述储藏仓库1包括茶叶存放区3和转运车停放区4;
[0035]所述转运车停放区4设置在茶叶存放区3的一端;茶叶存放区3和转运车停放区4的底面上设置有转运车运行轨道5;转运车运行轨道5上设置有转运车 6;茶叶存放区3内设置有储藏货架2;所述储藏货架2设置有若干排,每排包括有若干个储藏货架2;
[0036]各排储藏货架2之间设置有行车通道;转运车运行轨道5的一端设置在转运车停放区4,另外一端经过行车通道设置在储藏仓库1远离转运车停放区4的一端;
[0037]茶叶存放区3内部角落设置有若干台除湿机7;茶叶存放区3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转运车为在现有技术上的改进,可以是通过轨道运行的任何可以搬运货物的小车,在此不详述。
[0038]实施例2:
[0039]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0040]所述茶叶存放区3的内部设置有隔板8;隔板8上设置有若干个转运车通行门9;每根转运车运行轨道5对应设置一个转运车通行门9;隔板8的一侧设置有储藏货架2,另外一侧设置有货物出口10。
[0041]实施例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潮茶叶储藏仓库,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藏仓库(1)、储藏货架(2)和转运装置;所述储藏仓库(1)包括茶叶存放区(3)和转运车停放区(4);所述转运车停放区(4)设置在茶叶存放区(3)的一端;茶叶存放区(3)和转运车停放区(4)的底面上设置有转运车运行轨道(5);转运车运行轨道(5)上设置有转运车(6);茶叶存放区(3)内设置有储藏货架(2);所述储藏货架(2)设置有若干排,每排包括有若干个储藏货架(2);各排储藏货架(2)之间设置有行车通道;转运车运行轨道(5)的一端设置在转运车停放区(4),另外一端经过行车通道设置在储藏仓库(1)远离转运车停放区(4)的一端;茶叶存放区(3)内部角落设置有若干台除湿机(7);茶叶存放区(3)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潮茶叶储藏仓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存放区(3)的内部设置有隔板(8);隔板(8)上设置有若干个转运车通行门(9);每根转运车运行轨道(5)对应设置一个转运车通行门(9);隔板(8)的一侧设置有储藏货架(2),另外一侧设置有货物出口(1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鹃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雷山县毛克翕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