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对茶叶进行充分加湿的茶叶加工用加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2509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便于对茶叶进行充分加湿的茶叶加工用加湿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一输送带、第二固定架、收料槽及加湿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架为不锈钢矩形架,且第一固定架的上部设置有输送架,输送架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托辊及第二托辊,第一托辊及第二托辊上设置有第一输送带;所述输送架的上部设置有加湿机构,所述加湿机构包括第一载物架、喷淋管及导料管,第一载物架通过限位螺丝与输送架的安置条固定连接,且第一载物架的内部设置有喷淋管,喷淋管的上部通过导料管与水箱相连接;第一固定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架,且第二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二输送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解决现有的茶叶加湿过程中不仅需要较大的场合,且加湿的效率较低的问题。率较低的问题。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对茶叶进行充分加湿的茶叶加工用加湿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现代农业装备
,具体涉及便于对茶叶进行充分加湿的茶叶加工用加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回潮作为茶叶加工过程中的重要工序,直接影响茶叶加工的品质。茶叶杀青工序后,已经失去了大量的水分,即使在冷却后仍然是比较干燥的,而揉捻工序需要茶叶具备一定的含水量,否则将出现叶片破损的现象,因此需要增加回潮工序来补充茶叶内部水分,使叶脉、叶缘、叶片的含水量趋于平衡,以满足后续工序的要求。现有的茶叶回潮方式均采用晾干的方式,不仅需要较大的场合,且加湿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便于对茶叶进行充分加湿的茶叶加工用加湿装置,解决现有的茶叶加湿过程中不仅需要较大的场合,且加湿的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便于对茶叶进行充分加湿的茶叶加工用加湿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一输送带、第二固定架、收料槽及加湿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架为不锈钢矩形架,且第一固定架的上部设置有输送架,输送架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托辊及第二托辊,第一托辊及第二托辊上设置有第一输送带;所述输送架的上部设置有加湿机构,所述加湿机构包括第一载物架、喷淋管及导料管,第一载物架通过限位螺丝与输送架的安置条固定连接,且第一载物架的内部设置有喷淋管,喷淋管的上部通过导料管与水箱相连接;第一固定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架,且第二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二输送带。
[0006]进一步,所述第一输送带为闭环结构,且第一输送带的一端设置有台阶结构,第一托辊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第一驱动电机相连接。
[0007]进一步,所述第二固定架上部设置有第二输送带,且第二输送带的上部设置有扰动杆,扰动杆的一端与第二驱动电机的驱动轴相连接。
[0008]进一步,所述第二固定架的另一端设置有收料槽,收料槽为上部开口的矩形空腔体结构,且收料槽的内部设置有载物板,载物板上设置有若干矩形通孔。
[0009]进一步,所述载物板与收料槽底部间距为5cm

7cm,且收料槽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透气孔,收料槽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支脚。
[0010]进一步,所述第输送架的上部设置有进料斗。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0012]1、在第一固定架上部设置有输送架,且在输送架内部设置有第一输送带,能够用于茶叶的输送,且整个第一输送带的一端设置为台阶结构,便于茶叶运输过程中进行掉落自由翻转,配合上部的加湿机构进行加湿,提高加湿的效率。
[0013]2、在第一输送带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输送带,便于收集加湿后的茶叶,并通过第二
输送带上部的扰动杆进行翻搅,便于加湿更加均匀。
[0014]3、在第二输送带的一端设置有收料槽,便于物料收集。
附图说明
[0015]图 1 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 2为本技术第一输送带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

第一固定架、2

输送架、3

第一输送带、4

第一载物架、5

导料管、6

第二固定架、7

第二驱动电机、8

扰动杆、10

第二输送带、11

收料槽、12

透气孔、13

载物板、14

矩形通孔、15

第二托辊、16

台阶结构、17

第一托辊、18

进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
[0019]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
[0020]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前、后、上、下、左、右”,“内、
[0022]外”、“底、顶”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
[0023]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
[0024]方位词并不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
[0025]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6]实施例1
[0027]参照图1图2所示,便于对茶叶进行充分加湿的茶叶加工用加湿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架1、第一输送带3、第二固定架6、收料槽11及加湿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架1为不锈钢矩形架,且第一固定架1的上部设置有输送架2,输送架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托辊17及第二托辊15,第一托辊17及第二托辊15上设置有第一输送带3;所述输送架2的上部设置有加湿机构,所述加湿机构包括第一载物架4、喷淋管及导料管5,第一载物架4通过限位螺丝与输送架2的安置条固定连接,且第一载物架4的内部设置有喷淋管,喷淋管的上部通过导料管5与水箱相连接;第一固定架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架6,且第二固定架6上设置有第二输送带10;上述方案中,在第一固定架上部设置有输送架,且在输送架内部设置有第一输送带,能够用于茶叶的输送,且整个第一输送带的一端设置为台阶结构,便于茶叶运输过程中进行掉落自由翻转,配合上部的加湿机构进行加湿,提高加湿的效率。
[0028]实施例2:
[0029]本实施例是在现有的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第一输送带3进行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输送带3为闭环结构,且第一输送带3的一端设置有台阶结构16,第一托辊17一端通过连接件与第一驱动电机相连接;整个第一输送带3为闭环结构,并在第一输送带的一段处设置有台阶结构16,便于茶叶在输送过程中进行翻搅。
[0030]实施例3:
[0031]本实施例是在现有的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第二固定架6进行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固定架6上部设置有第二输送带10,且第二输送带10的上部设置有扰动杆8,扰动杆8的一端与第二驱动电机7的驱动轴相连接;在第一输送带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输送带,便于收集加湿
后的茶叶,并通过第二输送带上部的扰动杆进行翻搅,便于加湿更加均匀。
[0032]实施例4:
[0033]本实施例是在现有的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第二固定架6进行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固定架6的另一端设置有收料槽11,收料槽11为上部开口的矩形空腔体结构,且收料槽11的内部设置有载物板13,载物板13上设置有若干矩形通孔14;载物板13与收料槽11底部间距为6cm,且收料槽11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透气孔12,收料槽1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支脚;收料槽11内部设置有载物板13,且载物板13上设置有若干矩形通孔,能够通过收料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便于对茶叶进行充分加湿的茶叶加工用加湿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架(1)、第一输送带(3)、第二固定架(6)、收料槽(11)及加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1)为不锈钢矩形架,且第一固定架(1)的上部设置有输送架(2),输送架(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托辊(17)及第二托辊(15),第一托辊(17)及第二托辊(15)上设置有第一输送带(3);所述输送架(2)的上部设置有加湿机构,所述加湿机构包括第一载物架(4)、喷淋管及导料管(5),第一载物架(4)通过限位螺丝与输送架(2)的安置条固定连接,且第一载物架(4)的内部设置有喷淋管,喷淋管的上部通过导料管(5)与水箱相连接;第一固定架(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固定架(6),且第二固定架(6)上设置有第二输送带(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对茶叶进行充分加湿的茶叶加工用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带(3)为闭环结构,且第一输送带(3)的一端设置有台阶结构(16),第一托辊(17)一端通过连接件与第一驱动电机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鹃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雷山县毛克翕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