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3743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电盒,主电源(蓄电池的正极引出的电源)和总保险的引脚连接,然后通过总保险的另一引脚和内嵌的铜条连接,通过内嵌的铜条对电源进行分配,通过和它相连的保险引脚,然后电源从保险的另一引脚和外部的插线式接插件的金属端子引脚进行电源输出。此时输出的电源经过了铜条的分配已经变为了小功率电源,其中IG1,IG2,ACC电源进入PCB板的覆铜,通过PCB板上覆铜的走向给继电器/保险提供电源,然后通过继电器/保险内部在从继电器/保险另一引脚输出到覆铜,然后再通过和覆铜相连的金属端子和外部的插线式接插件的引脚进行输出,完成二级电源分配。该配电盒占用空间小,开模成本低,线束走向合理,固定点少,容易选取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配电盒
,具体涉及配电盒内部的电源分配系统。技术背景目前汽车上使用到的配电盒内的电源分配系统通常有三种, 一种为直接插线式,铜条 式和PCB式三种,但是在应用上均存在不同的优缺点。1. 直接插线式直接插线式的电源分配系统结构主要由配电盒壳体以及压线的金属端子组成,各个回 路由线束的金属端子插接在配电盒上形成。优点是成本较低,维修简便。缺点是主体部分 结构变化多,卡接处的挂钩较多,开模复杂,另外由于是简单的插接在一起,结构已固定, 所以后续功能追加困难,空间利用率低,电器的逻辑功能实现较烦琐,并且前期线束部分 和后期配电盒安装时操作不便。适用范围大小功率电路均适用。2. 铜条式铜条式的电源分配系统结构主要由配电盒壳体以及铜条组成,各个回路通过铜条直接 连接。优点是通过合理的铜条设置,走向,可以实现许多大功率电路的通过,由于铜条本 身的特性,所以由其构成的电路工作稳定,信号传输良好。缺点是后期的铜条走向修改困 难,所以配电盒改型困难,功能追加也较困难,另外其制造成本也高。3. PCB板式PCB板式的电源分配系统的结构主要由配电盒壳体和PCB板组成,各电路通过接插件 的形式与配电盒形成连接。优点是配电盒电气性能好,可以满足小功率的电路使用,后期 改型时只要改变覆铜的走向即可,安装简便,缺点是由于覆铜承受不了太大的电流,所以 大的功率电路不能通过使用PCB板的方式实现电源的分配。现在大小功率同时使用时一般采用两种一、 只使用铜条式存在的问题成本高,配电盒改型困难,功能追加也较困难二、 采用组合式直接插线式/ PCB板式与铜条式结合存在的问题由于使用了两个保险盒,所以成本开模成本高,此外占用空间大,需要多个固定点,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固定点不容易选取,线束走向不顺畅,同时安装不便,维护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配电盒的电源分配结构, 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配电盒电源分配结构,在电源盒中,根据电源分配中电源功率的大小,将电源盒 中的电源部分分为大功率(一级)电源电路部分和小功率(二级)电源电路部分,其特征 在于所述大功率(一级)电源电路部分(见图1)利用直接插线式和铜条式接线方式。电 源盒中的主电源线(从蓄电池的正极端引出的电源线)首先过总保险再通过内嵌的铜条把 电源进行分配,然后通过和铜条相连的继电器或保险进行分配后,电源输出,从而形成一 个直接插线式和铜条组合式的大功率电源输出部分;所述小功率(二级)电源电路部分(见图3)采用PCB板式接线方式,从直接插线式 和铜条式分配后过来的电源(一级)通过PCB板式接线方式给相应部分提供电源输出;所述大功率(一级)电源电路部分与所述小功率(二级)电源电路部分为两个独立的 部分,这两部分通过各部分壳体的固定结构进行固定,从而组成一个整体的保险分配部分 (见图4)。本专利技术公开的配电盒综合利用上述三种电源分配形式的优点,从而实现满足大小电流 通过,集成度高,改型,功能追加容易,占用空间小,成本低,线束走向合理,固定点少, 容易选取等优点的新型配电盒结构。 附图说明图1为直接插线式和铜条组合式接线示意图;图2为直接插线式和铜条组合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PCB板式接线示意图;图4为大功率电路部分和小功率电路两部分的组合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效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直接插线式和铜条组合式接线示意图,主电源(从蓄电池的正极引出的电源)通过总保险3进来后和内嵌的铜条4连接,内嵌的铜条4对电源进行分配,通过和它相连 的第一保险2,电源进行输出。图中1为外壳。图2为直接插线式和铜条组合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从蓄电池的正极引出的电源和总 保险3的引脚连接,然后通过总保险3的另一引脚和内嵌的铜条4连接,通过内嵌的铜条 4对电源进行分配,通过和它相连的保险2的引脚,然后电源从第一保险2的另一引脚和 外部的插线式接插件的金属端子引脚进行电源输出。图3为PCB板式接线示意图,此电源为小功率电源(二级分配),即经过一级分配 的电源通过双层PCB板6上的覆铜传到继电器/保险5的引脚,然后电流经过继电器/保险 5内部,在从继电器/保险5的另一引脚流到双层PCB板6上,电流通过双层PCB板6表面 的覆铜,通过和覆铜相连的金属端子引脚7和外部电路的引脚接通,完成一个电源输出。图4为大功率电路部分和小功率电路两部分的组合示意图主电源(蓄电池的正极引 出的电源)和总保险3的引脚连接,然后通过总保险3的另一引脚和内嵌的铜条4连接, 通过内嵌的铜条4对电源进行分配,通过和它相连的第一保险2的引脚,然后电源从第一 保险2的另一引脚和外部的插线式接插件的金属端子引脚进行电源输出。此时输出的电源 经过了铜条的分配已经变为了小功率电源,其中IG1, IG2, ACC电源进入双层PCB板6的 覆铜,通过双层PCB板6上覆铜的走向给继电器5-1和第二保险5-2提供电源,然后通过 继电器和保险内部再从继电器和保险另一引脚输出到覆铜,然后再通过和覆铜相连的金属 端子和外部的插线式接插件的引脚进行输出,完成二级电源分配。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效果示意图,现在的保险盒内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电源的一 级分配,即上面提到的直接插线式和铜条式部分A,另一部分是电源的二级分配,即上面 提到的PCB板式部分B,现在这两部分需要连接在一起,外面使用一个塑料总外壳7,这 时就需要直接插线式和铜条式部分A的壳体1和PCB板式部分B的壳体进行连接,这两 个壳体通过它上面的固定结构相连,组合成现在的整体。壳体是塑料保护壳,本身只起保 护直接插线式和铜条式部分和PCB板部分,以及和其它部件的连接的功能,不参与电流循 环和功率输出。线束出口 8是指和直接插线式和铜条式部分以及PCB板式部分对插接插件 的汽车低压电线的引出口,即整个保险盒电源分配好后的输出电线出口。 9即为整个保险 盒的安装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配电盒,在配电盒中,根据电源分配中电源功率的大小,将配电盒中的电源部分分为大功率电源电路部分和小功率电源电路部分,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功率电源即一级电源电路部分利用直接插线式和铜条式接线方式,配电盒中的主电源线即从蓄电池的正极端引出的电源线首先过总保险再通过内嵌的铜条把电源进行分配,然后通过和铜条相连的继电器和/或保险进行分配后电源输出; 所述小功率电源即二级电源电路部分采用PCB板式接线方式,将从直接插线式和铜条式分配后过来的电源通过PCB板式接线方式提供电源输出; 所述大功率电源电路部分与所述小功率电源电路部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这两部分通过各部分壳体的固定结构进行固定,从而组成一个整体的保险分配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盒,在配电盒中,根据电源分配中电源功率的大小,将配电盒中的电源部分分为大功率电源电路部分和小功率电源电路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功率电源即一级电源电路部分利用直接插线式和铜条式接线方式,配电盒中的主电源线即从蓄电池的正极端引出的电源线首先过总保险再通过内嵌的铜条把电源进行分配,然后通过和铜条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起邓旷怡高荣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