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
,特别是指化合物半导体铟砷/镓砷(InAs/GaAs)量子点材料的分子束外延(MBE)生长方法。
技术介绍
在光通讯技术中,波长为1.3微米(μm)的光在光缆中传播时损耗最小。因此,1.3μm半导体激光器在光通讯技术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现在制作1.3μm激光器的半导体材料主要是铟镓砷磷/铟磷(InGaAsP/InP)量子阱。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由于量子点材料的基本性质在理论上的优越性,人们深入地研究和开发化合物半导体异质结量子点材料,特别是InAs/GaAs量子点材料。到目前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半导体激光器的应用方面,从理论上预期的量子点材料所具有的优越性基本上都得到了证实。因此,在不太远的将来,通过人们的不懈努力,在1.3μm半导体激光器技术上,InAs/GaAs量子点材料最终将取代InGaAsP/InP量子阱材料。用MBE技术生长半导体量子点材料,量子点的基本性质对MBE生长过程的工艺条件如沉积速率、组分、温度等非常敏感。这种敏感性对于量子点的MBE生长技术即是缺点又是优点。缺点是这种敏感性使量子点材料性质重复性差。优点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铟砷/镓砷量子点的分子束外延生长方法,是在镓砷基体上分子束外延沉积两层铟砷,通过调控变化第二层铟砷的沉积温度,控制量子点的发光波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选择一衬底;步骤2:在该衬底上生长一层厚的外延层; 步骤3:在外延层上沉积第一铟砷层,通过控制第一铟砷层的生长温度确定量子点面密度;步骤4:在第一铟砷层上沉积镓砷间隔层;步骤5:在镓砷间隔层上沉积第二铟砷层,第二铟砷层的生长温度决定子量子的发光波长;步骤6:在第二 铟砷层上覆盖镓砷盖层,完成器件的制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巨,王宝强,朱战平,曾一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