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卡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4428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卡连接器,用于收容不同电子卡,其包括带有若干收容槽的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和覆盖于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所述遮蔽壳体与绝缘本体形成收容不同电子卡的收容空间和至少一个电子卡插口,供所述不同电子卡插入,且该遮蔽壳体设有上顶面,所述导电端子设有接触部,用于和插入收容空间内的不同电子卡接触,其中所述遮蔽壳体上顶面在靠近电子卡插口处间隔设有若干向下延伸的弹片,用于抵接所述不同电子卡,使不同电子卡的受力平衡,由此在提高电子卡防电磁干扰性的同时,使不同电子卡在同一电子卡连接器中不会因受力不均而发生偏移,有效保证了信号传输质量。(*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用于将电子卡连接至电子设备且具有防电磁干扰功能的电子卡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通讯及数字化电子技术的发展,对相关器件的功能和所需存储资料的容量要求越来越多,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很多器件中皆逐渐增设有可将电子卡与电子设备导通的电子卡连接器装置。但当该等电子卡连接器装置用以将电子卡与电子设备导通时,会产生电磁干扰,降低电子信号的传输质量。业界一般采用在电子卡连接器上设有与电子卡接触的金属弹片来解决上述问题。相关技术可参阅2002年公告的美国专利公告第6,475,005号,其电子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覆盖于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且该电子卡连接器形成一电子卡插口,其中遮蔽壳体包括上顶面和从上顶面向两侧弯折形成的侧面,两侧面靠近电子卡插口处分别向内弯折形成弹片,当电子卡插入此电子卡连接器后,该等弹片与电子卡接触,达到防电磁干扰的效果。也有将防电磁干扰的弹片设置于遮蔽壳体的上顶面,与此相关的技术可参阅美国专利公开第2002/0102882号,其揭示了一种将防电磁干扰的弹片设置于遮蔽壳体上顶面的技术方案,其弹片为三个,且呈三角形分布于遮蔽壳体的上顶面上,此时,该等弹片不仅可以防电磁干扰,且可向下抵扣电子卡,提高电子卡与连接器的接触性。虽然此等专利揭示了电子卡连接器防电磁干扰的不同技术方案,但如果在同一电子卡连接器中插入多个形状不同的电子卡,例如电子卡的宽度不同等,则可能导致该等防电磁干扰弹片对电子卡的抵压力不均匀,使得电子卡在连接器中发生偏移,从而影响信号传输质量,因此为了达到有效防止电磁干扰,且使得不同电子卡在同一电子卡连接器中不会因受力不均而发生偏移,需要设计一种新的电子卡连接器以满足其需求。为了避免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电子卡连接器以弥补其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对电子卡的防电磁干扰性,且使得不同电子卡在同一电子卡连接器中不会因受力不均而发生偏移,有效提高信号传输质量的电子卡连接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子卡连接器,用于收容不同电子卡,其包括带有若干收容槽的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和覆盖于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所述遮蔽壳体与绝缘本体形成收容不同电子卡的收容空间和至少一个电子卡插口,供所述不同电子卡插入,且该遮蔽壳体设有上顶面,所述导电端子带有接触部,用于和插入收容空间内的不同电子卡接触,所述遮蔽壳体上顶面在靠近电子卡插口处间隔设有若干向下延伸的弹片,用于抵接所述不同电子卡,使不同电子卡的受力平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电子卡连接器通过将弹片间隔设置于遮蔽壳体靠近电子卡插口处,由此在提高电子卡防电磁干扰性的同时,使不同电子卡在同一电子卡连接器中受力平衡,有效保证了信号传输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技术电子卡连接器遮蔽壳体与绝缘本体分离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电子卡连接器另一视角的立体组合图。图4为本技术电子卡连接器一种电子卡插入过程中的立体组合图。图5为本技术电子卡连接器一种电子卡插入后的立体组合图。图6为本技术电子卡连接器另一种电子卡插入后的立体组合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创作电子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金属片2、覆盖于绝缘本体1上的遮蔽壳体3、退卡机构4和收容于绝缘本体1中的导电端子5,其中金属片2收容于绝缘本体1内,且和遮蔽壳体3接触,退卡机构4设置于绝缘本体1和遮蔽壳体3的一侧。绝缘本体1包括左右两支撑臂12和连接两支撑臂12的主体部11,其中主体部11延伸形成与支撑臂12平行的舌片111,且该舌片111与支撑臂12位于主体部的同侧,其带有若干与绝缘本体1相通的收容槽1111,用于收容导电端子5。支撑臂12内侧形成导引槽121,外侧设有从上到下相通的收容槽122。固持于绝缘本体1上的导轨13(结合参阅图3)呈三角形,其前侧向下并向前延伸出一″L″型竖直壁131,该竖直壁131的前端固持于一侧支撑臂12上。金属片2包括接触部21和从接触部21向外弯折形成的焊接部22,其中接触部21收容于绝缘本体1的收容槽122中,焊接部22从收容槽122中延伸出,用于和电路板接触(未图示)。遮蔽壳体3覆盖于绝缘本体1上,且与金属片2接触。遮蔽壳体3与绝缘本体1形成一收容电子卡的收容空间6,且远离绝缘本体1的一端形成电子卡插口61。遮蔽壳体3包括″L″形上顶面31,其包覆于绝缘本体1上,且该″L″形缺口与导轨13上的″L″型竖直壁131配合。遮蔽壳体3还设有从上顶面31向两侧弯折形成的左、右侧面32和从左、右侧面32向内弯折形成的弯折边33,且弯折边33上间隔设有若干弹片331,另,紧靠左、右侧面32设置有垫高片34。上顶面31在靠近电子卡插口61处设有第一弹片311、第二弹片312和第三弹片313,其中第一弹片311设于上顶面31且靠近左侧面32处(电子卡插口处为前方)、第三弹片313设于上顶面31且靠近右侧面32处,且第一弹片311、第二弹片312和第三弹片313呈从左到右的一排设置,第二弹片312位于第一弹片311和第三弹片313的中间,第二弹片312与第一弹片311间的水平距离为d1,第二弹片312与第三弹片313间的水平距离为d2,而第一弹片311与第三弹片313间的水平距离为d3,其中d3=d1+d2,且d1>d2。第二弹片312包括固定端3121、自由端3122和位于固定端3121与自由端3122间的接触端3123,其中自由端3122从固定端3121延伸出,且接触端3123向下突出,用于和电子卡7、8(结合参阅图4至图6,本实施方式中为Express card)接触。第一弹片311、第三弹片313都与第二弹片312的结构相同,本实施方式中不再一一加以说明。退卡机构4位于绝缘本体1和遮蔽壳体3的一侧,其包括弹性组件41(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一弹簧)、运动杆42、心形槽43、退卡杆44和杠杆45,其中弹性组件41的一端与遮蔽壳体3相连,另一端与运动杆42相连,且运动杆42可在心形槽43内运动,从而带动退卡杆44运动,另外,杠杆45的一端与退卡杆44相连,另一端与电子卡7、8接触,至于退卡原理,为业界所熟知技术,故,在此不再累述。导电端子5包括接触部51、焊接部52和连接接触部与焊接部的连接部53,其中接触部51收容于舌片111的收容槽1111中,用于和电子卡7、8接触,焊接部52从绝缘本体1的另一端延伸出,用于和电路板(未图示)焊接,连接部53收容于所述通过本体部11的收容槽1111内,用于连接接触部51与焊接部52。电子卡7的两侧边缘设有台阶面71,且两侧台阶面71间的水平距离等于d1,台阶面71用于和第一弹片311、第二弹片312配合。电子卡8的两侧边缘同样设有台阶面81,且两侧台阶面81间的水平距离等于d 3,台阶面81用于和第一弹片311、第三弹片313配合。请参阅图4及图6,将长条形的电子卡7从电子卡插口61插入收容空间6,电子卡7与导电端子5的接触部51接触,第二弹片312的接触部3123抵接于电子卡7一侧的台阶面71上,第一弹片311的接触部(未标号)抵接于电子卡7另一侧的台阶面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卡连接器,用于收容不同电子卡,其包括带有若干收容槽的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和覆盖于绝缘本体上的遮蔽壳体,所述遮蔽壳体与绝缘本体形成收容不同电子卡的收容空间和至少一个电子卡插口,供所述不同电子卡插入,且该遮蔽壳体设有上顶面,所述导电端子带有接触部,用于和插入收容空间内的不同电子卡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上顶面靠近电子卡插口处间隔设有若干向下延伸的弹片,用于抵接所述不同电子卡,且该等弹片使不同电子卡的受力平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明伦丁建仁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