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4361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端子、金属壳体及固持件;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由基部向前延伸的对接部,所述基部的端部设有从上而下的贯通的插孔且于邻近插孔的位置从前向后开设有与插孔相通的臂孔;所述端子固持于绝缘本体上,其包括延伸于对接部上的接触部及可电性连接于电路板上的连接部;所述金属壳体设有向后延伸收容于臂孔中的延伸臂,该延伸臂设有保持于固持件上的保持部;所述固持件固持于基部的插孔中,其包括收容于插孔中的本体部及自本体部向下延伸出绝缘本体的固持脚。所述延伸臂与固持件配合,使金属壳体稳固在绝缘本体上。(*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改良遮蔽装置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电子工业中,通常电连接器安装在电路板上,其他电子装置通过接触部的插拔与电连接器连接。相关的现有技术可参考美国专利第5,899,776号案,该专利所揭示的电连接器主要包括有纵长型绝缘本体、金属壳体、抓板件和若干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基部及组装于基部前部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设有端子收容槽,所述端子收容于端子收容槽中。所述金属壳体包括包围接触部的对接框及对接框向两侧延伸的耳部。所述耳部与基部两端分别对应设有通孔,通过两方头铆钉与通孔的配合将金属壳体紧密结合于绝缘本体上,并且通过方头铆钉抵接于抓板件上从而使金属壳体接地。如上所述的电连接器,虽然金属壳体与绝缘本体的结合比较稳固,然而,由于采用铆合方式将金属壳体结合于绝缘本体上,因此结构相对复杂,成本相对较高,并且采用铆合方式使得金属壳体两侧和绝缘本体两侧均需开设通孔,这必然增大电连接器尺寸,不符合电连接器小型化的发展趋势。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克服前述缺陷的电连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此种电连接器结构简单、构形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端子、金属壳体及固持件;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由基部向前延伸的对接部,所述基部的端部设有从上而下的贯通的插孔且于邻近插孔的位置从前向后开设有与插孔相通的臂孔;所述端子固持于绝缘本体上,其包括延伸于对接部上的接触部及可电性连接于电路板上的连接部;所述金属壳体设有向后延伸收容于臂孔中的延伸臂,该延伸臂设有保持于固持件上的保持部且所述金属壳体从前向后组装于绝缘本体上;所述固持件固持于基部的插孔中,其包括收容于插孔中的本体部及自本体部向下延伸出绝缘本体的固持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电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电连接器的金属壳体通过向后延伸的延伸臂与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固持件相保持,从而使金属壳体稳固在绝缘本体上,不易脱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沿图2所示A-A线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图5所示将固持件分离开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金属壳体2、定位板3、固持件4、若干端子5。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纵长的基部13及由基部13向前延伸的对接部,所述对接部为一舌板11,且舌板11的上、下壁各设有端子收容槽112,所述收容槽112贯穿基部13;所述纵长基部13的后部一体延伸有定位块12,定位块12的底面上开设有若干定位槽121,该定位槽121与舌板11上壁上的端子收容槽112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并且定位槽延伸穿出定位块12的后壁。所述定位块12的下方后部设有定位板3的收容空间。基部13的上部设有嵌槽19及位于嵌槽19中的凸块17,上部边缘两端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固持件插孔18,于基部的前部开设有向后延伸的臂孔15,所述插孔18的延伸方向与臂孔15的延伸方向垂直且插孔18与臂孔15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孔18位于臂孔15的外侧。在所述定位板收容空间的两端壁上开设有沟槽14,基部底部设有定位柱131,所述定位柱131的前方于基部两端设有竖壁,竖壁上开设有卡孔16。如图3所示,所述端子5包括收容于端子收容槽112中的水平延伸的接触部51、自接触部51向上弯折延伸的弯折部54、自弯折部54向后大致平行于接触部51水平延伸的延伸部53及自延伸部向下弯折的可电性连接于电路板上的连接部52,每一端子的延伸部53位于其接触部51的上方并且收容于舌板11上壁的端子的延伸部位于收容于舌板11下壁的端子的延伸部的上方,所述收容于舌板11上壁的端子的延伸部53收容于定位槽121中,从而可以降低电连接器的高度,并且端子的定位效果较好。所述金属壳体2包括包围绝缘本体1的舌板11的“D”形对接框24、自对接框24上部向后延伸于嵌槽19中的突部22、于对接框24的两端上侧分别向后延伸于臂孔15中的一对延伸臂21及于对接框24下部两侧分别向后延伸固持于竖壁上的卡孔16中的一对卡钩23。所述突部22上开设有与嵌槽19中的凸块17卡合的开孔221,所述延伸臂21设有延伸至插孔18的弹片210及位于弹片210后端弯折延伸至插孔18中的钩部211,所述弹片大致向下倾斜延伸。所述定位板3包括位于前侧较低的第一阶梯面和位于后侧较高的第二阶梯面,每一阶梯面上设有两排交错排列的插孔32,用以定位端子5的连接部52,其中第一阶梯面的插孔32用以定位收容于舌板11上壁收容槽112中的端子5的连接部52,第二阶梯面上的插孔32用以定位收容于舌板11下壁收容槽112中的端子5的连接部52。另外,每一阶梯面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对扣钩31,用以与收容空间两端壁上的沟槽14相扣合。所述固持件4固持于插孔18中,其设有本体部42及由本体部42一体向下延伸出的固持脚41。请参阅图5及图6,所述延伸臂21的弹片210抵接于固持件4的本体部42且本体部42位于钩部211的前方,当金属壳体2受到一个向前的力时,所述钩部211勾扣于固持件4的本体部42上而可防止金属壳体2与绝缘本体1脱离,从而使金属壳体2与绝缘本体1更好地结合并且这种勾扣配合的结合方式使电连接器的零件相对较少,结构相对简单。所述固持脚41从绝缘本体1下部露出,可焊接于电路板上,起到固持和接地作用。由于所述延伸臂21大致位于对接框24的两端,且两延伸臂21之间的距离大致与对接框24的长度相等,这种设计可以使电连接器纵长方向的尺寸相对较小。另外,上述弹片210也可以替换为凸点等其他适合于与固持件4电性连接的结构,这些结构统称为连接部,并且该连接部也可以位于固持件4上。上述钩部211也可以替换为设于延伸臂21上的通孔,固持件4插入通孔中而可固持延伸臂21,所有这些钩部211、通孔及其他适合于使延伸臂21保持于固持件4上的结构统称为保持部。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端子、金属壳体及固持件;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由基部向前延伸的对接部,所述基部的端部设有从上而下的贯通的插孔;所述端子固持于绝缘本体上,其包括延伸于对接部上的接触部及可电性连接于电路板上的连接部;所述金属壳体从前向后组装于绝缘本体上,所述固持件固持于基部的插孔中,其包括收容于插孔中的本体部及自本体部向下延伸出绝缘本体的固持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于邻近插孔的位置从前向后开设有与插孔相通的臂孔,所述金属壳体设有向后延伸收容于臂孔中的延伸臂,该延伸臂设有保持于固持件上的保持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延伸至插孔中。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是延伸至插孔中的钩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钩部位于固持件的本体部的后方而可被固持件限制前移。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是设于延伸臂上的通孔,固持件插入通孔中。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具有包围绝缘本体的对接框,所述延伸臂位于对接框的后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端子、金属壳体及固持件;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由基部向前延伸的对接部,所述基部的端部设有从上而下的贯通的插孔;所述端子固持于绝缘本体上,其包括延伸于对接部上的接触部及可电性连接于电路板上的连接部;所述金属壳体从前向后组装于绝缘本体上,所述固持件固持于基部的插孔中,其包括收容于插孔中的本体部及自本体部向下延伸出绝缘本体的固持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于邻近插孔的位置从前向后开设有与插孔相通的臂孔,所述金属壳体设有向后延伸收容于臂孔中的延伸臂,该延伸臂设有保持于固持件上的保持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清毛玉华陈然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