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97591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4 15:28
一种连接器组件,电性连接于一电路板,其包括:一电连接器,具有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插槽,多个端子槽设于所述插槽的至少一侧,多个端子,设于所述端子槽,并凸伸入所述插槽;一转接板,所述转接板具有一接触端和一固定端,所述接触端收容于所述插槽且与所述端子电性接触,所述固定端固定于所述电路板,所述转接板电性连接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电路板,该连接器组件结构简单,减少生产工序,制造成本低,且组装过程容易,利于维修更换。

Connector assembly

A connector assembly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a circuit board, which comprises an electric connector, comprising an insulation body, the insulating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lot, at least one of a plurality of terminal grooves arranged on the slot, a plurality of terminals arranged on the terminal groove, and the convex extends into the slot; a the adapter plate, the adapter plate has a contact end and a fixed end of the contact terminal accommodated in the slot and the terminal electrical contact, the fixed end is fixed on the circuit board, the adapter plate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electric connector and the circuit board, the company the connector assembly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imple production process, low manufacturing cost, and easy maintenance and replacement for the assembly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组件,尤其是指一种通过转接板来实现电连接器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习知的一种连接器,例如一种插座连接器,具有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多个端子槽,多个端子,设于所述端子槽,所述多个端子具有焊接部和接触部,所述焊接部焊接于一电路板,使所述连接器焊接于电路板上,一插头连接器与所述插座连接器对应插接,并通过插头连接器的线缆电性外接电子设备或电子装置用以传输讯号或者电源。抑或一种线览连接器,所述线缆一端设有端子,所述端子直接插接于一电路板上,所述线缆另一端电性外接电子设备或电子装置用以传输讯号或者电源。然而上述插座连接器和对接的插头连接器,需要分别制作插头插座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先将插座连接器焊接于所述电路板上,再将插头连接器插接于所述插座连接器,结构复杂,生产工序繁多,导致制造费用较高,且组装过程易产生不良,不利于维修更换。而线缆上设置端子直接插入所述电路板,虽然结构简单,因线缆无法固定,需要单个插入,导致组装费时,效率低,增加生产成本。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接方便,制作简易的连接器组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接器组件,电性连接于一电路板,其包括:一电连接器,具有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插槽,多个端子槽设于所述插槽的至少一侧,多个端子,设于所述端子槽,并凸伸入所述插槽;一转接板,所述转接板具有一接触端和一固定端,所述接触端收容于所述插槽且与所述端子电性接触,所述固定端固定于所述电路板,所述转接板电性连接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电路板。进一步,所述固定端具有多个焊接脚,至少一金属导电层设于所述焊接脚上,并从所述焊接脚延伸至所述接触端。进一步,相邻所述焊接脚之间具有一开槽,所述电路板设有多个收容槽,所述焊接脚收容于对应的所述收容槽,且所述开槽的距离大于二相邻收容槽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一对接面和一插入面,所述对接面凹设形成所述插槽,所述转接板由对接面插入所述插槽,所述插入面凹设形成所述端子槽,所述端子由插入面安装到所述端子槽,并凸伸入所述插槽,从而与所述转接板电性接触。进一步,所述对接面凸设至少一定位柱,所述电路板具有至少一定位孔,所述定位柱固持于所述定位孔,用以固定所述绝缘本体于所述电路板上。进一步,所述对接面凹设至少一第一散热槽,并与所述端子槽相连通,用以通风散热。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侧面,所述侧面连接所述对接面与所述插入面,所述侧面凹设至少一第二散热槽,所述第二散热槽连通所述第一散热槽和所述端子槽。进一步,所述第二散热槽之间具有肋板,所述端子槽内具有狭槽,所述肋板之间的宽度大于所述端子槽的宽度,所述肋板与狭槽之间形成止挡部用以止挡端子。进一步,所述狭槽内具有一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二散热槽下方,限制端子插入过度。进一步,所述端子具有一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两端分别延伸一接触部和一接线部,所述接触部凸伸入所述插槽用以电性接触所述转接板,所述接线部用以连接一线缆。进一步,所述主体部两侧具有相对设置的二侧部,每一所述侧部延伸一固持部,所述固持部延伸一弹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述的电连接器通过所述转接板与所述电路板的电性连接,所述电连接器具有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插槽,多个端子槽设于所述插槽的至少一侧,多个端子,设于所述端子槽,并凸伸入所述插槽;所述转接板具有一接触端和一固定端,所述接触端收容于所述插槽且与所述端子电性接触,所述固定端固定于所述电路板,从而使得所述转接板电性连接所述连接器与所述电路板,结构简单,减少生产工序,制造成本低,且组装过程容易,利于维修更换。【附图说明】图1为技术实施例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剖视图;图2为图1的连接器组件与电路板配合时的分解图;图3为图1的连接器组件与电路板配合时的立体图;图4为图1的连接器组件与电路板配合时的分解平面剖视图;图5为图1的连接器组件与电路板配合时的平面剖视图;图6为图1的连接器组件与电路板配合时另一个视角的平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连接器组件100沿着一上下方向X安装于一电路板200上,所述连接器组件100包括一电连接器和一转接板2,所述电连接器具有一绝缘本体1,多个端子3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所述端子3一端连接线缆4,所述绝缘本体1设一插槽14,多个端子3设于所述插槽14两侧,所述转接板2一端收容于所述插槽14,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电路板200上,用于电性连接所述电连接器和所述电路板200。请参阅图1、图2和图5,所述绝缘本体1具有上下相对设置的一插入面12和一对接面11,所述插槽14和多个第一散热槽110自所述对接面11向上凹设形成,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散热槽110排列成两排,所述插槽14位于两排所述第一散热槽110之间,所述对接面11凸设多个定位柱15,多个所述定位柱15对称分布在多个所述第一散热槽110的外侧,所述定位柱15用以固定所述绝缘本体1于所述电路板200上;请参阅图5,所述插入面12向下凹设多个端子槽16,多个所述端子槽16分布在所述插槽14两侧且与所述第一散热槽110在上下方向X上相连通。所述端子槽16具有一第一壁面161,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壁面161的两个第二壁面162,具有一凸块163设于所述第一壁面161且朝向所述插槽14设置,所述凸块163与所述第二壁面162之间形成两个狭槽164,所述狭槽164向下延伸与所述第一散热槽110连通,所述狭槽164内具有一限位部165,所述限位部165自所述第一壁面161凸设,绝缘本体1还具有两个相对的侧面13,所述侧面13连接所述对接面11和所述插入面12,每一所述侧面13凹设多个第二散热槽130,每一所述第二散热槽130与每一所述端子槽16相对应,且所述第二散热槽130连通所述第一散热槽110和所述端子槽16,从而更加利于散热,多个所述第二散热槽130之间通过肋板1301隔开,所述肋板1301之间的宽度大于所述端子槽16的宽度,也即所述第二散热槽130的宽度大于所述端子槽16的宽度,使所述肋板1301与所述第二壁面162之间形成一止挡部1302,所述止挡部1302位于所述第二散热槽130的上方,所述限位部165位于所述第二散热槽130的下方,所述端子槽16显露于所述第二散热槽130。请参阅图1、图2和图4,所述转接板2具有一接触端20和一固定端21,所述接触端20位于所述转接板2的上端,所述固定端21位于所述转接板2的下端,所述接触端20用以插入所述插槽14电性连接所述电连接器,所述固定端21用以固定所述转接板2于所述电路板200,所述固定端21具有多个焊接脚211,两相邻焊接脚211之间具有一开槽212。多个金属导电层22分别设于所述焊接脚211,并从所述焊接脚211延伸至所述接触端20,用以与所述端子3电性接触。请参阅图1,所述端子3具有一主体部30,所述主体部30的一端延伸一接触部31,用以电性接触所述转接板2,所述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连接器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组件,电性连接于一电路板,其包括:一电连接器,具有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插槽,多个端子槽设于所述插槽的至少一侧,多个端子,设于所述端子槽,并凸伸入所述插槽;一转接板,所述转接板具有一接触端和一固定端,所述接触端收容于所述插槽且与所述端子电性接触,所述固定端固定于所述电路板,所述转接板电性连接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电路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组件,电性连接于一电路板,其包括:一电连接器,具有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插槽,多个端子槽设于所述插槽的至少一侧,多个端子,设于所述端子槽,并凸伸入所述插槽;一转接板,所述转接板具有一接触端和一固定端,所述接触端收容于所述插槽且与所述端子电性接触,所述固定端固定于所述电路板,所述转接板电性连接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电路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具有多个焊接脚,至少一金属导电层设于所述焊接脚上,并从所述焊接脚延伸至所述接触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焊接脚之间具有一开槽,所述电路板设有多个收容槽,所述焊接脚收容于对应的所述收容槽,且所述开槽的距离大于二相邻收容槽之间的距离。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一对接面和一插入面,所述对接面凹设形成所述插槽,所述转接板由对接面插入所述插槽,所述插入面凹设形成所述端子槽,所述端子由插入面安装到所述端子槽,并凸伸入所述插槽,从而与所述转接板电性接触。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面凸设至少一定位柱,所述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四乃李留亮
申请(专利权)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