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及漏斗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1882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及漏斗车,其中,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包括传动轴和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依次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直拉杆、第一长度调节结构、第一弯拉杆、双联杠杆、第二弯拉杆、第二长度调节结构和第二直拉杆,且所述双联杠杆适于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并与所述传动轴同步转动,所述第一弯拉杆、所述双联杠杆和所述第二弯拉杆依次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直拉杆远离所述第一长度调节结构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直拉杆远离所述第二长度调节结构的一端分别连接漏斗车相对设置的两个底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通过设置第一长度调节结构和第二长度调节结构,使得漏斗车相对设置的两个底门开门和关门时的门缝大小适于调节。的门缝大小适于调节。的门缝大小适于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及漏斗车


[0001]本技术涉及漏斗车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及漏斗车。

技术介绍

[0002]漏斗车用于运输煤炭、矿石等散装货物,其能够通过打开底门实现自动卸货,避免了人工卸货存在的劳动强度大、时间长的缺点。
[0003]用于漏斗车开闭底门的底门开闭机构一般通过连杆机构来驱动底门开闭,但现有技术中连杆机构各部件的尺寸规格较为固定,无法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导致在底门开闭机构相关部件因长期磨损等原因而使得底门无法彻底关闭(即底门关闭时存在一定门缝)时,需要更换相关部件以调整底门门缝,这增大了底门开闭机构的后期维护成本及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适于调整底门门缝的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包括传动轴和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依次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直拉杆、第一长度调节结构、第一弯拉杆、双联杠杆、第二弯拉杆、第二长度调节结构和第二直拉杆,且所述双联杠杆适于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并与所述传动轴同步转动,所述第一弯拉杆、所述双联杠杆和所述第二弯拉杆依次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直拉杆远离所述第一长度调节结构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直拉杆远离所述第二长度调节结构的一端分别连接漏斗车相对设置的两个底门。
[0006]可选地,所述双联杠杆包括套筒、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套筒适于套设在所述传动轴上并与所述传动轴同步转动,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套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弯拉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套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弯拉杆转动连接。
[0007]可选地,所述连杆机构还包括偏心调整结构,所述偏心调整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弯拉杆与所述套筒中的至少一个上,且在所述连杆机构自锁时所述连杆机构位于所述第一弯拉杆与所述套筒之间;和/或,所述偏心调整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弯拉杆与所述套筒中的至少一个上,且在所述连杆机构自锁时所述连杆机构位于所述第二弯拉杆与所述套筒之间。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长度调节结构包括第一垫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弯拉杆朝向所述第一直拉杆一端的第一连接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直拉杆朝向所述第一弯拉杆一端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垫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紧固件依次连接;所述第二长度调节结构包括第二垫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弯拉杆朝向所述第二直拉杆一端的第三连接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直拉杆朝向所述第二弯拉杆一端的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二垫板和所述第四连接板通过紧固件依次连接。
[0009]可选地,所述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还包括适于设置在所述漏斗车的底架上的轴承座和驱动机构,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所述传动轴转动。
[0010]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自动开门结构,所述自动开门结构包括设置在底架上的驱动结构和连接所述驱动结构与所述传动轴的传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适于通过所述传动结构驱动所述传动轴转动。
[0011]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手动开门结构,所述手动开门结构包括牙嵌离合器、离合器拨叉、减速器和减速器手轮,所述牙嵌离合器包括第一半离合器和第二半离合器,所述第一半离合器适于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并沿所述传动轴轴向移动,所述第二半离合器设置在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上并与所述第一半离合器相对设置;所述离合器拨叉适于驱动所述第一半离合器沿所述传动轴轴向移动以与所述第二半离合器离合,所述减速器手轮适于通过所述输出轴驱动所述第二半离合器转动。
[0012]可选地,所述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还包括限位杆、限位挡、限位座和限位把手,所述限位座设置在所述漏斗车的底架上,所述限位把手设置在所述限位座上并与所述限位座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杆适于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并与传动轴同步转动,所述限位挡设置在所述底架上,且所述限位把手和所述限位挡均适于限制所述限位杆的转动范围。
[0013]可选地,所述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还包括联轴器,所述传动轴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通过所述联轴器连接;所述连杆机构设有至少两个,且所有所述连杆机构沿所述传动轴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上。
[001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漏斗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和底门;所述底门包括底门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底门本体上的底门横梁,所述底门横梁远离所述底门本体的一端朝向所述漏斗车的底架延伸,所述底门开闭机构的连杆机构分别通过第一直拉杆和第二直拉杆与所述漏斗车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底门的所述底门横梁连接。
[00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通过设置第一长度调节结构和第二长度调节结构,一方面,使得漏斗车相对设置的两个底门开门和关门时的门缝大小适于通过第一长度调节结构和第二长度调节结构进行调节,以便于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底门开门和关门时的门缝,保证底门开门时开度合适以便于卸货,以及保证底门关门时底门闭紧以避免货物泄露,降低了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的维护成本,延长了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第一长度调节结构和第二长度调节结构易于调节,降低了连杆机构各部件的生产制造精度要求和安装精度要求,降低了连杆机构的生产制造成本与安装难度。而且,第一直拉杆、第一长度调节结构、第一弯拉杆、双联杠杆、第二弯拉杆、第二长度调节结构和第二直拉杆依次可拆卸连接,提升了连杆机构各部件之间以及连杆机构与传动轴、底门之间拆装的便捷性,以及提升了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后期维护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漏斗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沿A

A的剖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杆机构驱动底门关闭时漏斗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杆机构驱动底门打开时漏斗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限位把手位于开门位时漏斗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限位把手位于关门位时漏斗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图7沿B

B的剖视图;
[0024]图9为图7沿C

C的剖视图;
[0025]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自动开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手动开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
传动轴,11

第一传动轴,12

第二传动轴;2

连杆机构,21

第一直拉杆,22

第一长度调节结构,221

第一垫板,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轴(1)和连杆机构(2),所述连杆机构(2)包括依次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直拉杆(21)、第一长度调节结构(22)、第一弯拉杆(23)、双联杠杆(24)、第二弯拉杆(25)、第二长度调节结构(26)和第二直拉杆(27),且所述双联杠杆(24)适于设置在所述传动轴(1)上并与所述传动轴(1)同步转动,所述第一弯拉杆(23)、所述双联杠杆(24)和所述第二弯拉杆(25)依次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直拉杆(21)远离所述第一长度调节结构(22)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直拉杆(27)远离所述第二长度调节结构(26)的一端分别连接漏斗车(8)相对设置的两个底门(8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联杠杆(24)包括套筒(241)、第一连接部(242)和第二连接部(243),所述套筒(241)适于套设在所述传动轴(1)上并与所述传动轴(1)同步转动,所述第一连接部(242)远离所述套筒(24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弯拉杆(2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243)远离所述套筒(24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弯拉杆(25)转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2)还包括偏心调整结构(28),所述偏心调整结构(28)设置在所述第一弯拉杆(23)与所述套筒(241)中的至少一个上,且在所述连杆机构(2)自锁时所述连杆机构(2)位于所述第一弯拉杆(23)与所述套筒(241)之间;和/或,所述偏心调整结构(28)设置在所述第二弯拉杆(25)与所述套筒(241)中的至少一个上,且在所述连杆机构(2)自锁时所述连杆机构(2)位于所述第二弯拉杆(25)与所述套筒(241)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度调节结构(22)包括第一垫板(221)、设置在所述第一弯拉杆(23)朝向所述第一直拉杆(21)一端的第一连接板(22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直拉杆(21)朝向所述第一弯拉杆(23)一端的第二连接板(223),所述第一连接板(222)、所述第一垫板(221)和所述第二连接板(223)通过紧固件依次连接;所述第二长度调节结构(26)包括第二垫板(261)、设置在所述第二弯拉杆(25)朝向所述第二直拉杆(27)一端的第三连接板(26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直拉杆(27)朝向所述第二弯拉杆(25)一端的第四连接板(263),所述第三连接板(262)、所述第二垫板(261)和所述第四连接板(263)通过紧固件依次连接。5.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漏斗车底门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适于设置在所述漏斗车(8)的底架(82)上的轴承座(3)和驱动机构(4),所述传动轴(1)与所述轴承座(3)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4)适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敬国栗明柱潘苛荆波田景志张艺焦海旭寇世冲岳娜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哈尔滨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