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车体及铁路运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5118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漏斗车体及铁路运输车。漏斗车体包括固容车体及扩容车体。扩容车体包括内层端墙及与内层端墙适配的外层端墙,外层端墙设于固容车体的端部,并与固容车体连接围成收容腔。内层端墙设于收容腔内,并可翻转地安装于固容车体的端部。内层端墙具有扩容位置及卸货位置,内层端墙能从扩容位置朝远离外层端墙方向翻转至卸货位置、及从卸货位置朝靠近外层端墙方向翻转至扩容位置。货物装载前,内层端墙位于靠近外层端墙的扩容位置,实现对漏斗车体进行扩容。货物卸载时,内层端墙朝远离外层端墙的方向翻转至卸货位置,货物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卸货。如此,不仅能扩大漏斗车体的有效容积,提高载货能力,同时还能保证漏斗车体正常卸货。常卸货。常卸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漏斗车体及铁路运输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运输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漏斗车体及铁路运输车。

技术介绍

[0002]容积是用于评价铁路运输车性能参数的其中一个参数,其决定铁路运输车的装载能力。在铁路运输车设计的过程中,铁路运输车满足限界条件下,往往追求容积最大化,具体通过优化铁路运输车的结构,尽可能充分利用铁路运输车尺寸范围内的空间。
[0003]漏斗车体作为一种铁路运输车的车型,其具有漏斗和底门结构,底门开启后车内的货物受重力作用可自动卸出。然而,为保证漏斗车体卸货功能,其端墙需要具有一定倾斜角度,而受倾斜的端墙影响,漏斗车体端部空间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漏斗车体及铁路运输车,不仅能够扩大漏斗车体的有效容积,提高载货能力,还能够保证漏斗车体正常卸货。
[0005]一种漏斗车体,包括:
[0006]固容车体;
[0007]扩容车体,所述扩容车体包括内层端墙及与所述内层端墙适配的外层端墙,所述外层端墙设于所述固容车体的端部,并与所述固容车体连接围成收容腔;所述内层端墙设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内层端墙可翻转地安装于所述固容车体的端部,或所述内层端墙可翻转地安装于所述外层端墙;所述内层端墙具有扩容位置及卸货位置,所述内层端墙能够在所述扩容位置及所述卸货位置之间翻转。
[0008]上述的漏斗车体,货物装载前,内层端墙位于靠近外层端墙的扩容位置,例如内层端墙与外层端墙相贴合,这样固容车体与扩容车体内均能够装载货物,实现对漏斗车体进行扩容,使得漏斗车体具有较大的装货空间。货物卸载时,内层端墙从扩容位置朝远离外层端墙端部的方向翻转至卸货位置,货物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卸货。如此,通过在固容车体的端部设置扩容车体,扩容车体包括可翻转的内层端墙及设于内层端墙外的外层端墙,这样不仅能够扩大漏斗车体的有效容积,提高载货能力,还能够保证漏斗车体正常卸货。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层端墙包括与所述外层端墙底部适配的内层底板、及与所述外层端墙端部适配的内层端板,所述内层端板的底部与所述内层底板相连接,所述内层底板设有旋转轴,并通过所述旋转轴可翻转地安装于所述固容车体的端部或所述外层端墙。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层底板的两侧均设有第一挡料板,所述第一挡料板自所述内层底板的板面向上延伸设置。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层底板的侧部设有第一导向部,和/或所述内层端板的侧部设有第一导向部;所述外层端墙的侧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部配合的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导向部为以所述旋转轴为圆心的弧形段。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漏斗车体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固容车体或外层端墙的侧部;当所述内层端墙处于所述卸货位置时,所述内层端墙与所述限位件抵触配合。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包括固定板及与固定板连接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自所述固定板向与所述固定板板面相交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固容车体的侧部或外层端墙的侧部;所述限位件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限位件分别设于所述固容车体的两侧或所述外层端墙的两侧。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容车的底部设有卸货口;所述收容腔内设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自所述卸货口朝所述内层端墙的方向倾斜设置,并与所述内层端墙的底部对接。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料板的两侧均设有第二挡料板,所述第二挡料板自所述导料板的板面向上延伸设置。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漏斗车体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内层端墙驱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内层端墙从所述扩容位置翻转至所述卸货位置、及带动所述内层端墙从所述卸货位置翻转至所述扩容位置。
[0017]一种铁路运输车,包括底架及所述的漏斗车体,所述漏斗车体设于所述底架。
[0018]上述的铁路运输车,货物装载前,内层端墙位于靠近外层端墙的扩容位置,例如内层端墙与外层端墙相贴合,这样固容车体与扩容车体内均能够装载货物,实现对漏斗车体进行扩容,使得漏斗车体具有较大的装货空间。货物卸载时,内层端墙从扩容位置朝远离外层端墙端部的方向翻转至卸货位置,货物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卸货。如此,通过在固容车体的端部设置扩容车体,扩容车体包括可翻转的内层端墙及设于内层端墙外的外层端墙,这样不仅能够扩大漏斗车体的有效容积,提高载货能力,还能够保证漏斗车体正常卸货。
附图说明
[0019]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漏斗车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所示的漏斗车体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图1所示的漏斗车体的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图1所示的漏斗车体的振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号说明:10、固容车体;11、收容腔;12、导料板;13、第二挡料板;20、扩容车体;21、外层端墙;211、外层底板;212、外层端板;213、外层侧板;22、内层端墙;221、内层底板;222、内层端板;223、旋转轴;224、第一挡料板;30、限位件;31、固定板;32、限位板;40、驱动机构;41、连接座;50、振动装置;51、底座;52、振动体;53、衔铁;54、电磁铁;55、共振弹性件;60、调节装置;61、连接板;62、固定座;63、丝杆;64、弹性件;65、铰接座;66、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7]请参阅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漏斗车体,包括固容车体10及扩容车体20。扩容车体20包括内层端墙22及与内层端墙22适配的外层端墙21,外层端墙21设于固容车体10的端部,并与固容车体10连接围成收容腔11。内层端墙22设于收容腔11内,内层端墙22可翻转地安装于固容车体10的端部,或内层端墙22可翻转地安装于外层端墙21。内层端墙22具有扩容位置及卸货位置,内层端墙22能够从扩容位置翻转至卸货位置、及从卸货位置翻转至扩容位置。
[0028]需要说明的是,扩容位置是指内层端墙22套设于外层端墙21内,例如内层端墙22的外表面与外层端墙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斗车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容车体;及扩容车体,所述扩容车体包括内层端墙及与所述内层端墙适配的外层端墙,所述外层端墙设于所述固容车体的端部,并与所述固容车体连接围成收容腔;所述内层端墙设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内层端墙可翻转地安装于所述固容车体的端部,或所述内层端墙可翻转地安装于所述外层端墙;所述内层端墙具有扩容位置及卸货位置,所述内层端墙在所述扩容位置与所述卸货位置之间翻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端墙包括与所述外层端墙底部适配的内层底板、及与所述外层端墙端部适配的内层端板,所述内层端板的底部与所述内层底板相连接;所述内层底板设有旋转轴,并通过所述旋转轴可翻转地安装于所述固容车体的端部或所述外层端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斗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底板的两侧均设有第一挡料板,所述第一挡料板自所述内层底板的板面向上延伸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斗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底板的侧部设有第一导向部,和/或所述内层端板的侧部设有第一导向部;所述外层端墙的侧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部配合的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导向部为以所述旋转轴为圆心的弧形段。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斗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车体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凌汉马子钦李民哲王洪昆王文刚边志宏王蒙丁颖王萌焦杨马瑞峰徐建喜张国彪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