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郜华专利>正文

一种全密封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7375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改进的铅酸蓄电池。为防止蓄电池内电解液泄漏和酸气外*损坏机件和污染环境,蓄电池的外壳由带插标的壳体和插盖插接、热合密封而成。壳盖内有酸雾凝化室置于极板上方,酸雾凝化室可使酸雾凝化、回滴单体内,使其不外*污染环境。蓄电池还设有防爆安全阀和电压监测装置及极柱防尘扣盖,以提高使用性能及确保安全。(*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蓄电池,具体讲是一种铅酸蓄电池。本技术全密封蓄电池由蓄电池壳和其内的正、负电极板与电解液组成,蓄电池壳由带插标的壳体和壳盖插接热合密封而成,壳盖内有悬置于壳体内各单体正、负极板及单体隔壁上方的酸雾凝化室。酸雾凝化室外壁为有透气微孔的滤气塑料,底部有汽水通孔,酸雾凝化室顶部有防爆安全阀及阻气通道。蓄电池壳盖上的蓄电池极柱上有橡胶密封套圈和防尘扣盖。本技术全密封蓄电池的壳体密封闭严密,不论向何方向倾斜,壳体内的电解液都不会外溢。蓄电池内内解液产生的酸雾经酸雾凝化室化解、凝结,从新滴回单体,减少了空气污染,即使因酸雾凝化室内气体压力过高,亦可经酸雾凝化室顶部防爆安全阀及气通全道释放,不会发生爆炸。为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安全性能,本技术全密封蓄电池的壳盖上设有带报警器的电压监测装置,该装置的电压表和蓄电池正、负极板相连。当蓄电池内单体电压低于1.75伏时,即导通报警器,提示有关人员采取相应措施,避免过放电损坏蓄电池。权利要求1.一种全密封蓄电池,由电池壳和其内的正、负极板与电解液组成,其特征在于蓄电池壳由带插标(5)的壳体(1)和壳盖(6)插接热合密封而成,壳盖(6)内有悬置于壳体(1)内各单体正、负极板(2)及单体隔壁(4)上方的酸雾凝化室(9),酸雾凝化室(9)外壁(8)为滤气塑料,底部有汽、水通孔(7),酸雾凝化室(9)顶部有防爆安全阀(11)和阻气通道(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密封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蓄电池极柱(15)上有橡胶密封套圈(16)和防尘扣盖(17)。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密封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壳盖(6)上有带报警器的电压监测装置(10)。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改进的铅酸蓄电池。为防止蓄电池内电解液泄漏和酸气外洩损坏机件和污染环境,蓄电池的外壳由带插标的壳体和插盖插接、热合密封而成。壳盖内有酸雾凝化室置于极板上方,酸雾凝化室可使酸雾凝化、回滴单体内,使其不外洩污染环境。蓄电池还设有防爆安全阀和电压监测装置及极柱防尘扣盖,以提高使用性能及确保安全。文档编号H01M10/06GK2530352SQ0220055公开日2003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15日专利技术者郜华, 郜玉亮 申请人:郜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密封蓄电池,由电池壳和其内的正、负极板与电解液组成,其特征在于蓄电池壳由带插标(5)的壳体(1)和壳盖(6)插接热合密封而成,壳盖(6)内有悬置于壳体(1)内各单体正、负极板(2)及单体隔壁(4)上方的酸雾凝化室(9),酸雾凝化室(9)外壁(8)为滤气塑料,底部有汽、水通孔(7),酸雾凝化室(9)顶部有防爆安全阀(11)和阻气通道(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郜华郜玉亮
申请(专利权)人:郜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