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钙网蛋白结合的多功能分子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0633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20
公开了多功能分子,其包括i)结合钙网蛋白的抗原结合结构域;以及以下的一项、两项或全部:(ii)免疫细胞衔接物(例如,选自NK细胞衔接物、T细胞衔接物、B细胞衔接物、树突细胞衔接物或巨噬细胞衔接物);(iii)细胞因子分子;和/或(iv)基质修饰部分。还公开了编码其的核酸、生产上述分子的方法和使用上述分子治疗癌症的方法。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与钙网蛋白结合的多功能分子及其用途
相关申请
[0001]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2月2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2/808,779、于2019年3月1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2/818,427和于2020年1月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2/956,866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序列表
[0002]本申请包含已以ASCII格式电子提交的序列表,并在此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所述ASCII副本——创建于2020年2月19日——命名为E2070

7021WO_SL.txt,大小为1,760,247字节。专利技术背景
[0003]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是一组导致骨髓中血细胞异常生长的病况。常见的骨髓增殖性肿瘤包括原发性或特发性骨髓纤维化(MF)、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和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血癌,其中骨髓中形成过多的瘢痕组织并损害其产生正常血细胞的能力。鉴于对骨髓增殖性肿瘤(如骨髓纤维化)的改进治疗的持续需要,非常需要靶向骨髓增殖性肿瘤的新型组合物和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内容尤其是涉及新型多特异性或多功能分子,其包含:(i)结合钙网蛋白(例如,野生型或突变型钙网蛋白)的抗原结合结构域;以下中的一个、两个或全部:(ii)免疫细胞衔接物(例如,选自NK细胞衔接物、T细胞衔接物、B细胞衔接物、树突细胞衔接物或巨噬细胞衔接物);(iii)细胞因子分子;和/或(iv)基质修饰部分。术语“多特异性”或“多功能”在本文中可互换使用。
[0005]不希望受理论束缚,预期本文公开的多特异性或多功能分子在表达钙网蛋白(例如,野生型或突变型钙网蛋白)的靶细胞、例如癌细胞中,靶向(例如,定位、桥接和/或激活)免疫细胞(例如,选自NK细胞、T细胞、B细胞、树突细胞或巨噬细胞的免疫效应细胞),和/或改变肿瘤间质,例如,改变癌症部位附近的肿瘤微环境。期望使用本文所述的多特异性分子增加免疫细胞的接近度(proximity)和/或活性来增强针对靶细胞(例如,癌细胞)的免疫应答,从而提供更有效的治疗(例如,更有效的癌症治疗)。不受理论束缚,据信针对靶细胞(例如,癌细胞)的靶向、定位性免疫应答降低本文所述的多特异性分子的全身毒性作用。
[0006]因此,本文提供尤其是包括上述部分的多特异性分子(例如,多特异性或多功能抗体分子)、编码其的核酸、生产上述分子的方法和使用上述分子治疗癌症的方法。
[0007]因此,在一个方面,本公开内容的特征在于一种多功能分子,其包含:(i)第一抗原结合结构域,其结合钙网蛋白(例如,野生型或突变型钙网蛋白),和(ii)结合TCRβV的第二抗原结合结构域,例如,表1A、表2A、表3A、表10A、表11A、表12A或表13A中任一个公开的抗TCRβV抗原结合结构域;或结合NKp30的第二抗原结合结构域,例如,表7

10或18中公开的抗NKp30抗原结合结构域。
[000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抗原结合结构域结合TCRβV。
[000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抗原结合结构域激活T细胞或第二抗原结合结构域不激活T细胞。
[001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抗原结合结构域结合TCRβV12或TCRβV6(例如,包含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044)。
[001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抗原结合结构域包含表1A、表2A、表3A、表10A、表11A、表12A或表13A中列出的一个或多个氨基酸序列。
[001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抗原结合结构域包含:(a)重链可变区(VH)和/或轻链可变区(VL),其中:(i)VH包含:重链互补决定区1(VHCDR1),其具有表1A、表2A、表10A、表11A、表12A或表13A中的VHCDR1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VHCDR2,其具有表1A、表2A、表10A、表11A、表12A或表13A中的VHCDR2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和/或VHCDR3,其具有表1A、表2A、表10A、表11A、表12A或表13A中的VHCDR3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ii)VL包含:轻链互补决定区1(VLCDR1),其具有表1A、表2A、表10A、表11A、表12A或表13A中的VLCDR1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VLCDR2,其具有表1A、表2A、表10A、表11A、表12A或表13A中的VLCDR2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和/或VLCDR3,其具有表1A、表2A、表10A、表11A、表12A或表13A中的VLCDR3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b)重链可变区(VH)和/或轻链可变区(VL),其中:(i)VH包含:重链互补决定区1(VHCDR1)氨基酸序列SEQ ID NO:3(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VHCDR2氨基酸序列SEQ ID NO:4(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和/或VHCDR3氨基酸序列SEQ ID NO:5(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和/或(ii)VL包含:轻链互补决定区1(VHCDR1)氨基酸序列SEQ ID NO:6(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VHCDR2氨基酸序列SEQ ID NO:7(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和/或VHCDR3氨基酸序列SEQ ID NO:8(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c)重链可变区(VH)和/或轻链可变区(VL),其中:(i)VH包含:重链互补决定区1(VHCDR1)氨基酸序列SEQ ID NO:45(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VHCDR2氨基酸序列SEQ ID NO:46(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和/或VHCDR3氨基酸序列SEQ ID NO:47(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和/或(ii)VL包含:轻链互补决定区1(VHCDR1)氨基酸序列SEQ ID NO:51(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VHCDR2氨基酸序列SEQ ID NO:52(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和/或VHCDR3氨基酸序列SEQ ID NO:53(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和/或(d)重链可变区(VH)和/或轻链可变区(VL),其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多功能分子,包含:(i)第一抗原结合结构域,其结合钙网蛋白(例如,野生型或突变型钙网蛋白),和(ii)第二抗原结合结构域,其结合TCRβV,例如在表1A、表2A、表3A、表10A、表11A、表12A或表13A中的任一个公开的抗

TCRβV抗原结合结构域,或第二抗原结合结构域,其结合NKp30,例如在表7

10或18中公开的抗

NKp30抗原结合结构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分子,其中所述第二抗原结合结构域结合TCRβV。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分子,其中所述第二抗原结合结构域激活T细胞或所述第二抗原结合结构域不激活T细胞。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功能分子,其中所述第二抗原结合结构域结合TCRβV12或TCRβV6(例如,包含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044)。5.根据权利要求2

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分子,其中所述第二抗原结合结构域包含表1A、表2A、表3A、表10A、表11A、表12A或表13A中列出的一个或多个氨基酸序列。6.根据权利要求2

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分子,其中所述第二抗原结合结构域包含:(a)重链可变区(VH)和/或轻链可变区(VL),其中:(i)所述VH包含重链互补决定区1(VHCDR1),其具有表1A、表2A、表10A、表11A、表12A或表13A中的VHCDR1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VHCDR2,其具有表1A、表2A、表10A、表11A、表12A或表13A中的VHCDR2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和/或VHCDR3,其具有表1A、表2A、表10A、表11A、表12A或表13A中的VHCDR3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ii)所述VL包含轻链互补决定区1(VLCDR1),其具有表1A、表2A、表10A、表11A、表12A或表13A中的VLCDR1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VLCDR2,其具有表1A、表2A、表10A、表11A、表12A或表13A中的VLCDR2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和/或VLCDR3,其具有表1A、表2A、表10A、表11A、表12A或表13A中的VLCDR3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b)重链可变区(VH)和/或轻链可变区(VL),其中:(i)所述VH包含重链互补决定区1(VHCDR1)氨基酸序列SEQ ID NO:3(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VHCDR2氨基酸序列SEQ ID NO:4(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和/或VHCDR3氨基酸序列SEQ ID NO:5(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和/或(ii)所述VL包含轻链互补决定区1(VHCDR1)氨基酸序列SEQ ID NO:6(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VHCDR2氨基酸序列SEQ ID NO:7(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和/或VHCDR3氨基酸序列SEQ ID NO:8(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c)重链可变区(VH)和/或轻链可变区(VL),其中:(i)所述VH包含重链互补决定区1(VHCDR1)氨基酸序列SEQ ID NO:45(或具有不超过1、
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VHCDR2氨基酸序列SEQ ID NO:46(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和/或VHCDR3氨基酸序列SEQ ID NO:47(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和/或(ii)所述VL包含轻链互补决定区1(VHCDR1)氨基酸序列SEQ ID NO:51(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VHCDR2氨基酸序列SEQ ID NO:52(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和/或VHCDR3氨基酸序列SEQ ID NO:53(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和/或(d)重链可变区(VH)和/或轻链可变区(VL),其中:(i)所述VH包含重链互补决定区1(VHCDR1)氨基酸序列SEQ ID NO:48(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VHCDR2氨基酸序列SEQ ID NO:49(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和/或VHCDR3氨基酸序列SEQ ID NO:50(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和/或(ii)所述VL包含轻链互补决定区1(VHCDR1)氨基酸序列SEQ ID NO:54(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VHCDR2氨基酸序列SEQ ID NO:55(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和/或VHCDR3氨基酸序列SEQ ID NO:56(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7.根据权利要求2

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分子,其中所述第二抗原结合结构域包含:(a)重链可变区(VH)和/或轻链可变区(VL),其中:(i)所述VH包含表1A、表2A、表10A、表11A、表12A或表13A中的VH的氨基酸序列(或与其具有至少约77%、80%、85%、90%、95%或99%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和/或(ii)所述VL包含表1A、表2A、表10A、表11A、表12A或表13A中VL的氨基酸序列(或与其具有至少约77%、80%、85%、90%、95%或99%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iii)所述VH包含氨基酸序列SEQ ID NO:9(或与其具有至少约77%、80%、85%、90%、95%或99%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和/或(iv)所述VL包含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0(或与其具有至少约77%、80%、85%、90%、95%或99%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b)重链可变区(VH)和/或轻链可变区(VL),其中:(i)所述VH包含氨基酸序列SEQ ID NO:9(或与其具有至少约77%、80%、85%、90%、95%或99%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和/或(ii)所述VL包含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1(或与其具有至少约77%、80%、85%、90%、95%或99%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和/或(c)重链可变区(VH)和/或轻链可变区(VL),其中:(i)所述VH包含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312(或与其具有至少约77%、80%、85%、90%、95%或99%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和/或(ii)所述VL包含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314(或与其具有至少约77%、80%、85%、90%、95%或99%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8.根据权利要求2

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分子,其中所述第二抗原结合结构域包含:(a)重链可变区(VH)和/或轻链可变区(VL),其中:(i)所述VH包含重链互补决定区1(VHCDR1)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7(或具有不超过1、
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VHCDR2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8(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和/或VHCDR3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9(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和/或(ii)所述VL包含轻链互补决定区1(VHCDR1)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0(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VHCDR2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1(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和/或VHCDR3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2(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b)重链可变区(VH)和/或轻链可变区(VL),其中:(i)所述VH包含重链互补决定区1(VHCDR1)氨基酸序列SEQ ID NO:57(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VHCDR2氨基酸序列SEQ ID NO:58(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和/或VHCDR3氨基酸序列SEQ ID NO:59(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和/或(ii)所述VL包含轻链互补决定区1(VHCDR1)氨基酸序列SEQ ID NO:63(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VHCDR2氨基酸序列SEQ ID NO:64(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和/或VHCDR3氨基酸序列SEQ ID NO:65(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和/或(c)重链可变区(VH)和/或轻链可变区(VL),其中:(i)所述VH包含重链互补决定区1(VHCDR1)氨基酸序列SEQ ID NO:60(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VHCDR2氨基酸序列SEQ ID NO:61(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和/或VHCDR3氨基酸序列SEQ ID NO:62(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和/或(ii)所述VL包含轻链互补决定区1(VHCDR1)氨基酸序列SEQ ID NO:66(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VHCDR2氨基酸序列SEQ ID NO:67(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和/或VHCDR3氨基酸序列SEQ ID NO:68(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9.根据权利要求2

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分子,其中所述第二抗原结合结构域包含:(a)重链可变区(VH)和/或轻链可变区(VL),其中:(i)所述VH包含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5(或与其具有至少约77%、80%、85%、90%、95%或99%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和/或(ii)所述VL包含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6(或与其具有至少约77%、80%、85%、90%、95%或99%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和/或(b)重链可变区(VH)和/或轻链可变区(VL),其中:(i)所述VH包含: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3(或与其具有至少约77%、80%、85%、90%、95%或99%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4(或与其具有至少约77%、80%、85%、90%、95%或99%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或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5(或与其具有至少约77%、80%、85%、90%、95%或99%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和/或
(ii)所述VL包含: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6(或与其具有至少约77%、80%、85%、90%、95%或99%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7(或与其具有至少约77%、80%、85%、90%、95%或99%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8(或与其具有至少约77%、80%、85%、90%、95%或99%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9(或与其具有至少约77%、80%、85%、90%、95%或99%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或氨基酸序列SEQ ID NO:30(或与其具有至少约77%、80%、85%、90%、95%或99%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10.根据权利要求2

9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分子,包含:第一多肽,其包含例如自N

末端至C

末端,第一VL和第一CL;第二多肽,其包含例如自N

末端至C

末端,第一VH、第一CHl、第一二聚化结构域(例如,第一Fc)、和结合TCR(例如,TCRVβ)的第一部分(例如,与TCR(例如,TCRVβ)结合的第一scFv);第三多肽,其包含例如自N

末端至C

末端,第二VH、第二CH1、第二二聚化结构域(例如,第二Fc)、和任选地结合TCR(例如,TCRVβ)的第二部分(例如,结合TCR(例如,TCRVβ)的第二scFv);第四多肽,其包含例如自N

末端至C

末端,第二VL和第二CL,其中:所述第一VL和所述第一VH形成结合第一钙网蛋白的第一抗原结合结构域,并且所述第二VL和所述第二VH形成结合第二钙网蛋白的第三抗原结合结构域,任选地其中所述第一钙网蛋白和所述第二钙网蛋白包含氨基酸序列SEQ ID NO:6285或6286,任选地其中所述第一钙网蛋白和所述第二钙网蛋白突变蛋白各自独立地选自:包含氨基酸序列SEQ ID NO:6313的分子,或包含氨基酸序列SEQ ID NO:6314的分子,任选地其中所述多功能分子包含图3A或图3B的构型。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分子,其中所述第二抗原结合结构域结合NKp30。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功能分子,其中所述第二抗原结合结构域选自结合(例如,激活)NKp30的抗体分子(例如抗原结合结构域)或配体,例如,所述第二抗原结合结构域为结合(例如,激活)NKp30的抗体分子或配体。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多功能分子,其中所述第二抗原结合结构域包含:(i)重链可变区(VH),其包含:重链互补决定区1(VHCDR1),其具有表7、表9、表10或表18的VHCDR1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VHCDR2,其具有表7、表9、表10或表18的VHCDR2的氨基酸序列的(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和/或VHCDR3,其具有表7、表9、表10或表18的VHCDR3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和/或(ii)轻链可变区(VL),其包含:轻链互补决定区1(VLCDR1),其具有表8、表9、表10或表
18的VLCDR1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VLCDR2,其具有表8、表9、表10或表18的VLCDR2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和/或VLCDR3,其具有表8、表9、表10或表18的VLCDR3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功能分子,其中所述第二抗原结合结构域包含:(i)重链可变区(VH),其包含重链互补决定区1(VHCDR1)氨基酸序列SEQ ID NO:7313(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VHCDR2氨基酸序列SEQ ID NO:6001(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和/或VHCDR3氨基酸序列SEQ ID NO:7315(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和/或(ii)轻链可变区(VL),其包含轻链互补决定区1(VLCDR1)氨基酸序列SEQ ID NO:7326(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VLCDR2氨基酸序列SEQ ID NO:7327(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和/或VLCDR3氨基酸序列SEQ ID NO:7329(或具有不超过1、2、3或4个突变(例如置换、添加或缺失)的序列)。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多功能分子,其中所述第二抗原结合结构域包含:(i)VH,其包含SEQ ID NO:7298或7300

7304中的任一项的氨基酸序列(或与SEQ ID NO:7298或7300

7304中的任一项具有至少约75%、80%、85%、90%、95%或99%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和/或(ii)VL,其包含SEQ ID NO:7299或7305

7309中的任一项的氨基酸序列(或与SEQ ID NO:7299或7305

7309中的任一项具有至少约93%、95%或99%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16.根据权利要求13

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分子,其中所述第二抗原结合结构域包含:(i)VH,其包含SEQ ID NO:7302的氨基酸序列(或与7302具有至少约75%、80%、85%、90%、95%或99%序列同一性的氨基酸序列);以及VL,其包含SEQ ID NO:7305的氨基酸序列(或与7305具有至少约75%、80%、85%、90%、95%或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
申请(专利权)人:马伦戈治疗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