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溢料半导体器件塑封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0582 阅读:3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溢料半导体器件塑封模具,其由上、下模组成,下模中设有型腔和与型腔相连通的引线槽,其中引线槽设置在型腔两侧,所述的引线槽与型腔的连接处沿轴向设有一瓶颈部分,所述的瓶颈部分内壁圆滑,且是在以型腔为中心向外的轴向上,口径逐渐变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可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器件的塑封工序中。(*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小信号半导体器件的塑封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确定溢料带的断点位置,有利于准确去除溢料带的无溢料半导体器件塑封模具
技术介绍
小信号半导体器件的制造呈现出产品尺寸越来越小,对管脚溢料的质量要求及表面安装要求越来越高的趋势,因为器件管脚溢料的去除直接影响到器件的可焊接性能和元器件的其他性能。传统塑封模具产生的管脚溢料,在后续的去溢料工序中很难去除,已经成为小信号半导体器件生产和运用的严重障碍。目前小信号的半导体器件封装使用塑封模具,传统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如图1、图2所示,下模2’内设有型腔21’和与型腔相连通的引线槽22’,引线槽普遍采用等截面引流腔,在塑封时,塑封材料充满引线槽22’,在型腔中小信号半导体器件3’的管脚31’处形成溢料带4’,如长方体等形状,其应力均匀分布,在后续的电化学加高压水喷射等工艺去溢料过程中断点不易确定,因此无法保证管脚溢料的去除质量。这就需要较为精确的确定断点位置,以便准确的去除溢料。为此,有人采用“视觉检测定位+激光切割+电化学品+高压水喷射”的新工艺,此工艺引用视觉检测系统,对小信号半导体器件在框架的位置进行精定位,利用激光切割,形成断点,满足了小信号半导体器件去溢料的要求,但是,激光切割设备投资昂贵,维护费用极高,且应用此种工艺生产周期较长,因此寻找一种能够简便的确定溢料带的断点位置,利用一般技术即可准确的去除溢料带的工艺或工具,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定溢料带的断点位置,有利于准确去除溢料带的无溢料半导体器件塑封模具,该模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无溢料半导体器件塑封模具,由上、下模组成,下模中设有型腔和与型腔相连通的引线槽,其中引线槽设置在型腔两侧,所述的引线槽与型腔的连接处沿轴向设有一瓶颈部分,所述的瓶颈部分内壁圆滑,且是在以型腔为中心向外的轴向上,口径逐渐变大。所述引线槽瓶颈部分的横截面上宽下窄,可设置为倒梯形、弓形或浴盆形等形状。以使瓶颈进一步缩小,加大断点的应力集中,精确控制管脚两侧溢料的宽度,保证尺寸精度及溢料长度。本技术在每个引线槽与型腔的连接处采用“瓶颈”设计,使管脚溢料截面改变,产生应力集中,形成一个最薄弱点,即所要确定的断点,在外力作用时,只需普通的工艺即可轻松的将溢料彻底的去除。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引线槽采用变截面设计,在要确定的断点处,即引线槽的相应位置设置成“瓶颈”,使应力集中于此,以便精确的去除管脚溢料带。2、本技术仅仅通过改变模具的引线槽的形状,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难题,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3、本技术只需普通的工艺即可准确的完成去除溢料的任务,省去了传统工艺中去溢料前的处理工序,可降低成本,并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模具下模型腔与引线槽结构示意图;图2是传统模具与小信号半导体器件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下模型腔与引线槽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与小信号半导体器件装配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的A-A横截面为倒梯形时的剖视图;图6是图3的A-A横截面为弓形时的剖视图;图7是图3的A-A横截面为浴盆形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技术包括上模1、下模2,如图3所示,下模2内设有型腔21和引线槽22,在引线槽22与型腔21连接部位设有一瓶颈部分221,所述瓶颈部分内壁圆滑,且在与型腔连接处向外的轴向上,口径逐渐变大;图4所示的与小信号半导体器件的装配图中,放置小信号半导体器件3,其中小信号半导体器件管脚31处有溢料带4,图5所示的图3中的A-A横截面,引线槽设置为倒梯形,即位于下模引线槽底部的下底边小于上底边。如此,在瓶颈部分221的最窄处应力集中,形成断点,应用一般工艺,即可方便准确的去除溢料带。实施例2图6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瓶颈”的A-A横截面为弓形,且位于下模引线槽底部为弓背,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图7所示,所述的“瓶颈”的A-A横截面为浴盆形,其它与实施例1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溢料半导体器件塑封模具,由上、下模组成,下模中设有型腔和与型腔相连通的引线槽,其中引线槽设置在型腔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线槽与型腔的连接处沿轴向设有一瓶颈部分,所述的瓶颈部分内壁圆滑,且是在以型腔为中心向外的轴向上,口径逐渐变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溢料半导体器件塑封模具,由上、下模组成,下模中设有型腔和与型腔相连通的引线槽,其中引线槽设置在型腔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线槽与型腔的连接处沿轴向设有一瓶颈部分,所述的瓶颈部分内壁圆滑,且是在以型腔为中心向外的轴向上,口径逐渐变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溢料半导体器件塑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线槽瓶颈部分的横截面上宽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敬元王跃阮建华柯经元魏海黎代建武
申请(专利权)人:乐山—菲尼克斯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