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磁致伸缩材料及其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3058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113>轴向取向为主巨磁致伸缩材料及其制造工艺。化学成分:(Tb#-[1-x-y]Dy#-[x]R#-[y])(Fe#-[1-z-p]Be#-[z]M#-[p])#-[q],R为Ho、Er、Pr、Nd等,M为Ti、V、Cr、Co、Ni、Mn、Si、Ga、Al、等。x=0.65~0.80,y=0.0~0.15,g=1.75~2.55。材料中的附加元素为C,N,O,其含量为C小于400ppm,N小于600ppm,O小于1000ppm。制造工艺为轴向取向为取向样品的应变大,特别是低场性能好,更有利于应用;可以采用低纯原材料,使制造成本大大降低;制造设备简单,投资小,制造工艺适合于大批量生产,材料应用范围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以<113>轴向取向为主的巨磁致伸缩材料及其制造工艺。1972年美国克拉克(Clark)博士,首先发现TbFe2,DyFe2等二元稀土铁化合物在室温下具有很大的磁致伸缩系数。例如在室温下TbFe2的磁致伸缩系数λS=1800PPm,DyFe2的λS=430PPm。在低温下它们具有更高的λS。但饱和磁化场过高,没有实用价值。后来进一步发展了三元稀土铁化合物,它们的磁晶各向异性可补偿和相互抵消,使得这种(R1·R2)Fe2化合物在室温和低磁场下就可获得很大的磁致伸缩系数。例如Tb0.27Dy0.73Fe2的磁致伸缩系数(应变)可达到1500~2000PPm。由于这种材料的磁致伸缩应变比Ni基合金的大50倍,比压电陶瓷的大5~25倍,因此称为巨磁致伸缩材料或超磁致伸缩材料。这种材料的专利技术人是美国的A.E.Clark等人和H.T.Savage等人,他们已分别申请了美国专利,专利号分别为3949351和4308474。这两个专利专利技术的合金成分分别是RxFe1-x,R=Sm,Dy,Ho,Er,Tm等的单一元素或两个元素的复加,0.1<x<0.9和TbxDy1-xFe2-wTbxHo1-xFe2-w,SmxDy1-xFe2-w,SmxHo1-xFe2-w,TbxHoyDyzFe22-w和SmxHoyDyzFe2-w,0≤w≤2.0,x+y+z=1。这些材料在国际上已有商品,其中主要是TbxDy1-xFe2-w。其牌号为Terfenol-D。2001年,Snogdres等人又申请了一个添加众多稀土元素的稀土-过渡族金属磁致伸缩材料的专利,其中包括C,N,O含量。日本东芝公司在Terfenol-D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添加少量Mn取代Fe,得到一种含有少量Mn的超磁致伸缩材料。其成分为TbxDy1-x(Fe1-yMny)z,x=0.25~0.5,y=0~0.1,z=1.855~1.95。于1980年该公司已申请了专利,专利号为昭55-134150,到1991年该公司又申请另一项专利,专利号为平3-115540。该专利的合金成分为R(Fe1-y-zMnyMz)w,其中R为至少一种稀土元素,M为Mg,Al,Ga,Rn,Rh,Pd,Ag,Cd,In,Sn,Sb,Os,Ir,Pt,Au,Hg,Te和Pb等;0.005≤y≤0.5,0.005≤z≤0.2,1.5<w<2.5。上述各项专利所涉及的主要是合金的成分,制造工艺为采用复杂的设备生产,因此产品的价格昂贵。专利内容并没有涉及到最终样品(产品)的轴向取向,从到目前为止发表的论文来看,他们认为这种合金在定向结晶过程中的择优取向为<112>,此晶向与易磁化方向<111>的夹角为19.5°,其λS可以达到<111>的95%,所以西方国家都在生产<112>取向的磁致伸缩材料。北京科技大学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该材料的晶体取向是可以人是为地控制的,在此基础上专利技术了<110>轴向取向的稀土铁巨磁致伸缩材料并获得了自已的专利技术专利,专利号为ZL 98 1 01191.8。从Tb-Dy-Fe合金的粉末X射线衍射谱来看,其相对强度较高的衍射指数依次为<110>、<113>、<112>、<111>,既然<110>、<112>、<111>轴向取向的材料都有很高的磁致伸缩应变,那么<113>取向的材料是否也具有高的λ?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我们成功地研制出了<113>取向的巨磁致伸缩材料,其磁致伸缩应变超过了<112>轴向取向的材料。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113>轴向取向的巨磁致伸缩材料,其特征在于材料的成分主要由铽、镝、铁和铍等元素组成,其含量为Tb=0.2~0.35at%,优选值为0.25~0.32at%,Dy=0.65~0.8at%,优选值为0.67~0.73at%,Fe=1.75~2.45at%,优选值为1.9~2.0at%,Be=0.01~0.15at%,优选值为0.02~0.1at%。at%为原子百分比。一种由铽、镝、铁和铍等元素组成具有<113>轴向取向的巨磁致伸缩材料,其特征在于材料的成分中加入了Pr,Pr含量为0.01-0.15at%,Pr成分的优选值为0.03-0.12at%。一种由铽、镝、铁和铍等元素组成具有<113>轴向取向的巨磁致伸缩材料,其特征在于材料的成分中加入了Nd,Nd含量为0.01-0.15at%,Nd成分的优选值为0.02-0.10at%。一种由铽、镝、铁和铍等元素组成具有<113>轴向取向的巨磁致伸缩材料,其特征在于材料的成分中加入了Ho,Ho含量为0.01-0.15at%,Ho成分的优选值为0.02-0.10at%。一种由铽、镝、铁和铍等元素组成具有<113>轴向取向的巨磁致伸缩材料,其特征在于材料的成分中加入了Er,Er含量为0.01-0.15at%,Er成分的优选值为0.02-0.10at%。一种由铽、镝、铁和铍等元素组成具有<113>轴向取向的巨磁致伸缩材料,其特征在于材料的成分中加入了Al,Al含量为0.01-0.15at%,Al成分的优选值为0.03-0.10at%。一种由铽、镝、铁和铍等元素组成具有<113>轴向取向的巨磁致伸缩材料,其特征在于材料的成分中加入了Mn,Mn含量为0.01-0.15at%,Mn成分的优选值为0.03-0.12at%。一种由铽、镝、铁和铍等元素组成具有<113>轴向取向的巨磁致伸缩材料,其特征在于材料的成分中加入了Ga,Ga含量为0.01-0.15at%,Ga成分的优选值为0.02-0.10at%。一种由铽、镝、铁和铍等元素组成具有<113>轴向取向的巨磁致伸缩材料,其特征在于材料的成分中加入了Si,Si含量为0.01-0.10at%,Si成分的优选值为0.02-0.08at%。一种由铽、镝、铁和铍等元素组成具有<113>轴向取向的巨磁致伸缩材料,其特征在于材料的成分中加入了Co,Co含量为0.01-0.15at%,Co成分的优选值为0.03-0.12at%。一种由铽、镝、铁和铍等元素组成具有<113>轴向取向的巨磁致伸缩材料,其特征在于材料的成分中加入了Ni,Ni含量为0.01-0.15at%,Ni成分的优选值为0.03-0.12at%。一种由铽、镝、铁和铍等元素组成具有<113>轴向取向的巨磁致伸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具有〈113〉轴向取向的巨磁致伸缩材料,其特征在于材料的成分主要由铽、镝、铁和铍等元素组成,其含量为:Tb=0.2~0.35at%,优选值为0.25~0.32at%,Dy=0.65~0.8at%,优选值为0.67~0.73at%,Fe=1.75~2.45at%,优选值为1.9~2.0at%,Be=0.01~0.15at%,优选值为0.02~0.1a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具有<113>轴向取向的巨磁致伸缩材料,其特征在于材料的成分主要由铽、镝、铁和铍等元素组成,其含量为Tb=0.2~0.35at%,优选值为0.25~0.32at%,Dy=0.65~0.8at%,优选值为0.67~0.73at%,Fe=1.75~2.45at%,优选值为1.9~2.0at%,Be=0.01~0.15at%,优选值为0.02~0.1at%。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巨磁致伸缩材料,其特征在于材料的成分中加入了Pr,Pr含量为0.01-0.15at%,Pr成分的优选值为0.03-0.12at%。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巨磁致伸缩材料,其特征在于材料的成分中加入了Nd,Nd含量为0.01-0.15at%,Nd成分的优选值为0.02-0.10at%。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巨磁致伸缩材料,其特征在于材料的成分中加入了Ho,Ho含量为0.01-0.15at%,Ho成分的优选值为0.02-0.10at%。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巨磁致伸缩材料,其特征在于材料的成分中加入了Er,Er含量为0.01-0.15at%,Er成分的优选值为0.02-0.10at%。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巨磁致伸缩材料,其特征在于材料的成分中加入了Al,Al含量为0.01-0.15at%,Al成分的优选值为0.03-0.10at%。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巨磁致伸缩材料,其特征在于材料的成分中加入了Mn,Mn含量为0.01-0.15at%,Mn成分的优选值为0.03-0.12at%。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巨磁致伸缩材料,其特征在于材料的成分中加入了Ga,Ga含量为0.01-0.15at%,Ga成分的优选值为0.02-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茂才高学绪周寿增史振华王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